腫瘤是一種復雜的全身性疾病,無論哪種治療方式,都不代表一勞永逸的解決了所有的問題。因為初次治療時其他部位可能已經潛伏著癌灶了,當身體免疫力下降或者腫瘤細胞增殖旺盛,這些部位的癌灶就會卷土重來,出現復發或者轉移。
腫瘤復發轉移一直是影響癌癥治療的重要因素。像肺癌,肺是一個容易出現癌癥轉移的臟器,特別是中晚期肺癌和手術、化療后的患者,出現轉移的非常多,在臨床上屬于常見病。所以,如何通過早期癥狀來判斷或預測肺癌是否出現復發或轉移性的進展,就非常重要。對于肺癌患者來說,需要解決以下問題,如何判斷是否轉移和復發?如果出現轉移復發該怎么辦?復發和轉移可以預防嗎?
首先,轉移和復發不同。轉移是指癌細胞通過多種途徑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轉移既可以是初診時的情景,也可以是治療后復查新出現的情景。復發是指經手術、放療、化療等手段腫瘤消失,復查時發現病灶局部又出現新生癌組織。一般來說,復發是局部的,轉移是全身性的。
其次,影響復發和轉移的因素。一是治療時機的把握,治療越早,復發的幾率越低!二是肺癌的病理類型和分化程度(免疫組化),比如中分化腺癌(尤其是微乳頭型腺癌)和小細胞肺癌,是復發率高的病種。三是治療時的不徹底所造成的癌細胞在體內殘存,以及潛伏病灶,在治療時,就有一些癌細胞已經在患者體內落地生根,形成肉眼及影像學都無法看見的微小病灶,這些殘留的癌細胞及微小病灶是日后轉移或復發的元兇。
第三,復發轉移診斷。對于已然確診肺癌并腫瘤被切除的患者,需要定期復查。根據癌癥的類型的不同,需要檢查的項目也不盡相同。肺癌復查過程主要通過CT或者其他影像學檢查來判斷是否存在復發或者轉移。當患者出現一些異常癥狀時,就要再做檢查了。
臨床觀察,肺癌出現轉移時,大致會出現以下癥狀:
如果出現聲音嘶啞,說話不清楚,可能是侵犯到喉返神經。
出現前胸,面部浮腫和紅光滿面,頸部粗大的同時伴有呼吸困難,可能侵犯上腔靜脈,臨床上稱之為“上腔靜脈綜合征”,此時病情比較危重,要抓緊時間治療。
如果出現呼吸困難,可能是胸腔積液,侵犯到胸膜,此時,要及時拍片檢查。
上肢疼痛,活動不利,眼睛睜不開,眼瞼下垂,瞳孔縮小,眼球內陷,面部不出汗,可能是相應支配部位的神經受到侵犯。
出現頭痛,惡心,噴射性嘔吐,頭暈,看不清東西,走路不穩,可能是腦轉移。
腰、胸椎部位骨骼出現固定疼痛可能是骨轉移。
肝區出現疼痛可能是肝轉移。
前胸,后背,四肢等部位的皮膚摸到黃豆粒大小的結節,可能是皮下轉移。
縱膈及各部位淋巴結轉移出現淋巴結腫大。
除轉移到上述部位外,臨床還看到肺癌會轉移到心包,胃,腎,腸,胰腺,甲狀腺,腎上腺,脾,食管,卵巢,子宮等部位,并表現出相應的癥狀。肺癌的轉移部位是十分廣泛的。
手術:手術是肺癌最常用的治療方法,但是治療復發轉移肺癌,手術就需要慎重。要綜合考慮患者的年齡、身體狀況,能否承受得住手術,以及距離上次上述的時間不能太近。腫瘤比較小的情況下,還可以考慮其他微創治療手段:射頻消融、冷凍消融等介入治療,創傷小。
放化療:如果患者被認為不適合手術治療,就可以考慮放化療了。針對放化療的副作用,要積極采取對應的處理措施,緩解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中醫藥治療:中醫藥治療更多的是配合治療,主要用來緩解患者由于手術或放化療而產生的痛苦、副作用,也可以通過中藥來增強患者的抵抗力。
首先,肺癌的轉移和復發能否避免與患者病期的早晚、治療是否合理徹底、術后輔助治療方案選擇是否合理,以及患者是否能夠遵照醫囑定期復查等因素都有關系。
其次,如果病期早、治療得當、復查及時、生活方式健康、心態積極,復發的概率就低。但要明確,即便各方面都做得很好,也不能完全避免復發。
最后,對于患者來說,在做到積極配合治療的同時,一定不要背太大的思想包袱。不良心理因素可能引起癌癥加重。而心理平衡,才能維持各系統正常功能,增強應激反應能力,提高免疫功能,戰勝癌癥。
PS:文章轉載自“腫瘤科李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