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伯豪森國際短片電影節(Oberhausen International Short Film Festival)創立于1954年,是歐洲頗有影響力,被譽為國際最好的短片電影節之一。奧伯豪森展映的影片在形式和類型上的多樣性絕無僅有,同時也以其開放、實驗與藝術精神著稱。
奧伯豪森旨在促進世界各國電影工作者的密切聯系與友好合作,探討國際短片的發展情況和最新傾向,特別注重介紹反映社會問題的短片、動畫片、學生習作和處女作。除了設置不同的展映單元,電影節還設有裝備精良的錄像圖書館,提供非盈利性質的短片租賃服務,擁有一個收錄50余年電影史中眾多短片的獨特資料庫。
曾憑借《鋼琴師》獲得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的羅曼·波蘭斯基曾說“拍攝短片是一個新人導演的重要起始,這就是我導演工作的開始,奧伯豪森幫助我完成了這重要的一步”。
另外,花樣繁多、奇思異想的專題展映也是奧伯豪森電影節的亮點之一。
例如2010年的專題展“來自海底”取材于1918年之前的早期電影,2011年的“動物電影院”則展示了一部藝術類和科普類動物影片的歷史。還有以'非真實的亞洲'為主題的單元,其中包括來自多個亞洲國家的30部電影,展示人們在亞洲各個大都市中矛盾的生活狀態。
競賽單元
短片電影更區別于傳統的敘述性電影,短片的用意更在于探索世界以及探究生活這個世界上的人。往往是瞬間的鏡頭,荒誕的畫面,將人們習以為常的事物顛倒過來,以獲得一種對日常生活的新視角。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短片電影曾是未來電影人的名片。青年藝術家首先嘗試拍攝短片。如果他們的作品在電影節上獲獎,那么他們以后可能會拍一部故事片。
奧伯豪森每年平均迎來超過6000部影片參選,500部左右的影片獲得公開展映,1100左右的影片獲得業內專家的關注。在征片中,奧伯豪森憑借其精準的模式和先鋒性的選片傾向,讓自身在世界短片電影節中樹立了不可撼動的頂級地位。
奧伯豪森國際短片電影節設有國際競賽單元、德國競賽單元、兒童和青少年電影競賽單元、專為德國最佳音樂片而設的MuVi音樂片大獎以及北威州作品競賽單元。主要獎項設有:奧伯豪森城市獎(大獎);評委會特別獎;國際電影評論獎(分為三等)。
中國短片在奧伯豪森
在2018年剛剛結束的第64屆奧伯豪森國際短片電影節上,中國導演鐘甦的作品《華麗的癡迷》獲得了評委會特別獎。
評審團對該片的評價:“《華麗的癡迷》是我們這個時代政治和社會問題的集中表達,是作為個體尋求知識和超越的故事,并在追求的過程中探索和改造現實,是一部史詩般的短片藝術作品。”
中國導演崔誼的《秋》,曾獲得了第63屆奧伯豪森國際短片電影節“奧伯豪森城市首獎”,也是電影節最有價值的獎項,電影拍攝了一個有著數百年歷史的北京劇院作為現代空間的化身短片。
2015年,第62屆奧伯豪森國際短片電影節舉辦了中國導演孫遜作品回顧展,播放了《新中國》《魔術師與死烏鴉》等片。
在2017年,“城市的聲影—德國奧伯豪森國際短片暨轉媒體藝術展”還曾在武漢展映了上百部的電影節獲獎短片。2011年,德國奧伯豪森國際短片電影節也應邀舉辦了“中國行”活動,來到北京、南京和重慶,展映2011年國際競賽單元和德國競賽單元的共計12部最佳短片。
參賽規則與遞交
奧伯豪森現目前正在接受第65屆比賽的影片提交。國際競賽單元致力于尋找最具藝術價值和時代新風的作品,關注來自全球各國的影片,且不限制風格與類型。
國際比賽
- 影片提交截止日期 :2019年2月1日
- 影片是在2018年1月1日之后完成的作品
- 影片時長不超過35分鐘
- 未在奧伯豪森之外的任何德國電影節放映
- 所有參加國際競賽單元的作品將視為自愿參與青少年組競賽單元
- 獎勵總額為25,500歐元
- 所有參加國際短片電影節的作品必須通過官網提交。如果無法在線上傳,請完成網上提交表格,并且以DVD的方式郵寄給主辦方。組委會只接受DVD和preview格式的數據文件
-- 接受的放映版本為35mm膠片,16mm膠片和超8mm膠片,以及數字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