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僅供學習、參考,不能替代醫囑和處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劑,必須在中醫師當面辨證指導下來借鑒、應用,切勿盲目嘗試。)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藏象生理學》、《中醫方劑學》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今天,我想和你說說,慢性支氣管炎的事兒。
我們學中醫內科的時候,老師曾講過,當中醫,最忌諱死心眼兒。比如說這氣管炎,你要是一門心思治肺,有時候就難以觸及根本。你得把眼光,放到腎、肝、脾這些臟腑上。
思路一變,療效就變了。
對此,還有一個典型的醫案故事。我給你說說吧。
話說有一個女子,28歲。
什么毛病呢?就是一到冬春季節,每每因為過勞或者外感,她都會出現咳嗽、咳痰、氣喘。后來到醫院檢查,被確診為慢性支氣管炎。該患者用藥無數,效果平平。
后來有一回,她又因故咳嗽上了。這一次,特別嚴重,痰雖然不多,但痰中帶有血絲,而且伴有明顯的胸悶。與此同時,她還全身乏力、咽喉干痛,眼睛干澀,腦袋昏沉。腰背酸困疼痛,大便偏干??傊?,渾身上下沒有舒服的地方。
到醫院去,大夫說了,還是慢性支氣管炎。這一次,患者堅決不再服西藥了,轉投中醫治療。
刻診,見患者脈沉細而稍數,舌苔黃厚,舌質發紅。
了解到這些情況以后,醫家書方一首。但見——
生地30克,白芨15克,沙參10克,麥冬10克,枸杞子15克,桑白皮15克,全瓜蔞15克,五味子9克,光杏仁9克,生甘草3克。
所有這些,水煎服,每日一劑。
結果如何?患者服用20多劑以后,咳嗽等現象消失,便干咽干、渾身乏力等感受也都幾乎沒有了。后來,醫家囑咐可以停藥,改麥味地黃丸善后。
這就是醫案的基本經過。我給你簡單復述了一遍。
其實,這里的道理,還是很簡單的。
你看,這個患者咳嗽多年,老慢支久治不愈。
中醫看,這就得把眼光放得遠一點了。
眼光一旦拉開,我們發現,她有明顯的陰虛傾向。
比如說就診當時,脈數,苔黃,舌紅,咽干眼干,大便也干,痰少而帶血。這很顯然,是陰虛有熱啊。虛熱灼傷血絡,所以她痰中帶血。
于是,我們不得不考慮,她的問題可能出在肝腎陰虛,而且主要是肝陰不足。
中醫講,肝屬木,肺屬金。正常來說,肺金可以克肝木。但是,如果肝陰不足,虛火上炎,這就會導致肝木反克肺金。于是,肝火就擾及肺,使得肺陰不足,有了虛火。肺本是嬌臟,乃輕靈空虛之體,要一塵不染才對?,F在,你那里冒煙咕咚的,患者怎么可能不咳嗽呢?
因此,要想解決問題,必須滋補肝陰,清降肺火。這才是關鍵。
來看看當時醫家用的配伍——
生地30克,白芨15克,沙參10克,麥冬10克,枸杞子15克,桑白皮15克,全瓜蔞15克,五味子9克,光杏仁9克,生甘草3克。
這里頭,生地、沙參、麥冬、枸杞子,顯然是在補陰。生地滋補肝腎之陰,枸杞子補腎陰。沙參和麥冬滋補肺胃之陰。上中下三焦之陰給你補了個遍,還愁肝陰不足嗎?
在這個從基礎上,桑白皮清肺熱,全瓜蔞滌痰清熱,杏仁利肺氣,五味子斂肺止咳。白芨,用于止血。你看,這么一來,患者的問題不就徹底解決了嗎?
等患者癥狀大大改善以后,用麥味地黃丸善后。麥味地黃丸,滋補肺腎之陰。
這里頭用到的,其實是一貫煎加減。一貫煎,基本構成是沙參、麥冬、地黃、當歸、枸杞子和川楝子。它的主治,就是肝腎陰虛,氣滯不運。實戰中,由于患者沒有脅痛等問題,所以拿掉了疏肝理氣的川楝子。如此,就起到了滋補肝腎之陰,解決病根兒的作用。
總之,你會發現,這個老慢支引發的頑固咳嗽,用中醫視角看,未必只是肺的毛病。肝腎陰虛、肝陰不足、虛火灼傷于肺,也是很普遍的因素。我們務必加以注意。
前幾天,還有讀者跟我說,只要一旦情緒緊張,就咳嗽。我認為,這也要考慮肝和肺之間的關系。肝主情志。情緒緊張激動,肝氣失和,令肺氣失常,這是常有的事兒。
好了,關于這個問題,我就說這么多吧。文中配伍,非專業讀者,務必在中醫師辨證指導下來借鑒、應用。
全文完。我感謝你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