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05年,英國人朱塞佩·埃斯肯納齊花了2.3個億買下了“鬼谷子下山罐”元青花之后。這種曾經不被中國認可的青花瓷,被外國人帶成了香餑餑,彷佛一夜之間,元青花出現在了各大古玩市場。
一件真正好的藏品、從它的身上體現出來的是藝術感!每一件精美的瓷器都是搭載了當時名家滴創作靈感、尤其是官窯元青花那絕 對是最值得收藏滴!元青花很貴、但是并不是什么樣的元青花都很貴……很多畫工歪歪扭扭滴、瓷質差的元青花~我想真正的大玩家和收藏家不玩吧!一件好的瓷器~從它身上反應了一個時代的經濟、政治、文化特點;它是文化的延續、藝術的結晶;創造者靈魂的凝聚……只有這樣的藏品、才值得擁有和收藏!
任何古陶瓷鑒定都不是單一的一個方面,需要對器物進行綜合判斷之后,才可以最終下結論。元青花瓷器也是如此,而且要更加注重綜合判斷,才能符合其鑒定標準。以前人們往往不注重核心的胎體和成型工藝,只把標準定在青花是否有透明感,是否有暈散,是否有大小分布的顆粒狀,是否有下榻吃胎骨的聚集坑點等等,好像只要具備這些因素就可以認定是否是元青花。其實這是一個嚴重的誤區,就最 好的湛藍型(頂頭青料)元青花青花特征因燒煉精細和除鐵干凈,并不具備這些特征。還有現在景德鎮的地下高端仿家,也使用西亞進口鈷礦料,對這些特征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攻克。真正的高仿元青花,不是資深人士,單純的依據這些絕 對會吃大虧。
蘇麻離青引入應用后,元青花瓷的青花發色有更艷麗更穩定的可嘉效果,因為有進口青花料,元代青花瓷的工藝技術更加精湛,更能討國內外貴 族的喜愛、珍惜。
元代歷史較短只有97年,然而一出生就風華正茂。元青花的出現,讓我們對青花瓷的認識向前推到元代,但元青花真的是一蹴而就?
元代瓷器市場以大件青花瓷器最為名貴,有越大越精之趨向,在市場上,元代青花瓷器的價格多以造型,紋飾的發色以及畫工品相等作為決定價格的主要因素。與后代青花瓷器相比,元青花的繪畫筆法最令人震撼。它揮灑自如,有時鋒芒太露、不究細節,一筆點化往往越出邊線。尤其是人物,運筆急速,但求神似。但其沉著痛快、爽利勁健卻為后世青花遠遠不及。
元青花完整器十分稀 少 元青花的異常珍貴與它的稀 少大有關系。目前學術界公認的說法是全世界元青花完整器存世量約三四百件。在此次元青花大展中我們看到,首都博物館的“鳳首扁壺”、山東青州市博物館的“青花鹿紋盤”和安徽省博物館的“折枝花卉紋象耳瓶”等都是出土殘件,但即便如此,也都被視為難得一見的文物。特別是首博的“鳳首扁壺”,在1970年北京市鼓摟大街豁口元代窖藏出土時曾碎為48片,因這種器型在出土元青花中尚不多見,后經巧妙修補復原。沒有參加此次專題展的首都博物館的另一件重量級元青花——“昭君出塞罐”也是殘裂拼接而成的,從中不難看出,完整器的元青花有多么珍貴!這也就是“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拍出創紀錄天價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