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的主色調以藍白為主,這主要是受波斯文化的影響。因為蒙古人喜歡白和藍,而藍色又是伊斯蘭文化的主色調。
目前,對于元青花的研究,我們國內的實物資料相比國外要多,應該說已經走在世界的前面,但民間的研究仍不可忽視。因此,普及元青花收藏鑒賞知識、提醒收藏誤區和陷阱以及提高民間收藏研究保護意識,是元青花愛好者和收藏者共同的責任。
元青花也用于商業貿易,但不是尋常百姓可以擁有的。元代對青花瓷的質量和數量有相應的控制,專 供海外宮廷貴 族賞玩的元青花不可避免帶有官窯性質。
元青花出現以前,藍色并不是中華文明的傳統色調,甚至一度被認為是不吉祥的顏色。宋釉追求的是自然屬性的色澤,注重“雨過青天云破處”的天青色.
1993年至1996年,英國牛津大學考古系博士蔣奇棲,曾考察土耳其、伊朗、日本等地博物館后,得出結論:現在所知的(元青花)只有300件。此后,這句話被誤傳為“全世界只有300件,激發了人們的淘寶熱情。”王春城認為,蔣奇棲的考察是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在此之后,國內一些地方也有元青花出土。
掂量瓷器輕重。如果被鑒賞瓷器掂在手里很重,基本可排除是元青花瓷的可能了。因為元青花瓷胎體為礦物泥和高嶺土混合而成,混合土質地疏松,經過高溫燒造,瓷 器胎體流失大部分水分,燒造完成后的瓷器多半重量很輕,就是大件瓷器,也很少有重量超過五公斤的。 三、觀察瓷器上的圖案。青花瓷中比較常見的圖案有山水、人物、動物等,元青花瓷中繪有人物圖案的最為珍貴,其次是龍紋。
研究元青花,目前基本沒有權 威的古代資料來源,主要靠實物資料。在嚴肅的考古研究領域,實物最 具有說服力。一個觀點可能長期爭論不休,一旦這一觀點在某個偶然機會中被最 具說服力的實物旁證,爭論立刻戛然而止。同理,實物例證在元青花研究中具有決定性的作用。著 名的延祐型元青花的定論,在那件著 名的塔式蓋罐被專家撿測出鐵而無鈷料成分,立刻被廢止了。所以我們要重視窯址、墓葬、居住遺址、窯藏、沉船等多途徑提供的實物,哪怕只是瓷片標本。 六、元青花官民窯問題。 現在還有不少人在爭論元青花的官窯民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