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定西市國家稅務局“普法教育基地”揭牌儀式在安定區國家稅務局內官稅務分局隆重舉行。省政府法制辦主任盧效東、省司法廳副廳長馬馳、省國稅局黨組成員、總經濟師董濤、定西市政府副市長陳尊峰、安定區市委常委、副區長常正貴、政法委書記楊振軍,以及市、區法制辦、司法局等省、市、區各級領導30余人參加了揭牌儀式。 在揭牌儀式上,定西市國稅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楊賢作了熱情洋溢的致辭。楊局長說,“普法教育基地的落成啟用,是我們定西國稅進一步落實依法治市方針、推進依法治稅進程、服務科學發展的又一舉措,標志著定西國稅在加快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型國稅的進程中又邁出了新的步伐。我們將把普法教育基地作為全市國稅系統開展社會主義法治教育、普及和提高法制意識的重要平臺,作為面向社會開展稅法宣傳的重要載體,作為優化納稅服務、提高納稅人稅法遵從度、構建和諧征納關系的重要窗口。我們堅信:在今后的稅收工作中,只要我們不斷弘揚法治精神,發揚定西三苦精神,通過普法教育基地的帶動、輻射,通過廣大國稅干部的不懈努力,通過廣大納稅人的誠信納稅,稅收法治環境將進一步優化,稅收執法將更加規范,征納關系也將更加和諧。全市國稅干部將牢記宗旨,履行職責,為推進定西國稅事業科學發展、服務全市經濟建設再創新業績,再做新貢獻。” 省司法廳副廳長馬馳、省國稅局董濤總經濟師、定西市政府陳尊峰副市長作了重要講話,熱烈祝賀普法教育基地落成,同時對全市國稅系統加強普法教育、推進依法治稅、優化納稅服務、和諧征納關系、促進科學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給予了新的希望。 省司法廳副廳長馬馳在講話時說,建立普法教育基地是國稅系統開展法制教育工作的有效平臺和載體,對于進一步深化國稅系統法制教育、提高國稅干部法律素質、促進依法治稅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全省國稅系統在國家稅務總局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法制教育和依法治稅工作領導重視、重點突出、形式多樣、成效明顯,創造了不少好經驗、好做法,有八個市(州)和一個縣國稅局被評為全省“五五”普法中期工作先進單位。2009年,省國稅局又在全省14個市(州)普遍建立了普法教育基地,這是對普法工作的不斷創新和深入推進。馬馳副廳長希望國稅部門進一步提高認識,增強做好法制教育的緊迫感;希望進一步突出重點,提高法制教育工作的實效;希望進一步創新形式,增強法制教育的針對性,充分發揮稅收普法教育基地總用,總結推廣法制教育的新鮮經驗,不斷提高法制教育的質量和水平,使全省國稅系統法制教育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新貢獻。 董濤總經濟師在講話中指出,近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全體國稅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全省國稅系統緊緊圍繞“服務科學發展,共建和諧稅收”主題,堅持公正文明執法,稅收普法工作成效顯著,依法行政能力不斷提高,依法治稅進程不斷加快。定西市國稅局普法工作領導重視,保障有力,在‘四五’普法獲得全省先進單位之后,‘五五’普法工作又獲全市中期先進單位,系統上下要鞏固成果,發揚成績,積極進取,不斷創新。 董濤總經濟師在參觀普法教育基地后認為,普法教育基地建設組織周密、主題突出、內容豐富、特色鮮明,高質量地完成了建設任務,給定西國稅系統推進稅收法制增添了一個新的平臺。董總希望定西國稅以基地的創建為新的起點,堅持普治并舉,重在治內,以內促外的方針,弘揚法制精神,推進依法治稅,努力做到以學法促用法,以用法促守法,確保普法依法治理各項工作全面有序推進,切實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具體做到:在轉變稅收執法觀念上下功夫,在創新普法宣傳形式上拓思路,在提升納稅服務水平上求實效,在搞好“五五”普法宣傳中樹典范。 陳尊峰副市長對定西國稅工作給予了肯定,認為“全市國稅工作在省國稅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廣大國稅干部發揚能吃苦、能戰斗的精神,把執法、管理、服務有機融合到稅收工作的各個方面,稅收任務連年完成,稅收工作一年一個臺階,在服務全市項目建設,支持地方經濟發展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陳市長希望各級國稅部門以普法教育基地的建成為契機,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樹立法治理念、培育法治精神、形成法治風尚、弘揚法治文化,結合稅收工作特點,創新形式抓普法,強化監督抓規范,典型示范抓宣傳,優化服務促和諧,上下互促,征納互動,努力構建國稅部門、納稅人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大普法格局,不斷開創普法教育工作新局面,為構建和諧征納關系,營造依法誠信納稅環境做出新的努力,取得新的成績。” 在揭牌儀式上,省司法廳還給普法教育基地贈送了法律圖書;省政府法制辦主任盧效東、市政府副市長陳尊峰為普法教育基地揭牌。 揭牌儀式后,各級領導參觀了普法教育基地,盧效東、馬馳、董濤、陳尊峰等領導先后為普法教育基地題詞。 定西市國家稅務局普法教育基地,由“法律法規”和“稅收法制”兩部分組成,以圖文并茂的形式進行正、反兩方面普法教育。“法律法規”部分主要有四大版塊(法制淵源篇、法制運行篇、法制展望篇、普法歷程篇),以《憲法》為主導,從立法、執法、違法、普法等一系列程序教育廣大干部和公民遵法、守法、護法;“稅收法制”部分有四大版塊(稅收檔案篇、稅收法制篇、行政法規篇、稅收征管篇),講述從古代稅收(貢、助、徹)的雛形到新中國成立后60年稅制改革經歷三個歷史時期的發展變化和取得的成就。整個普法教育基地呈現三個特點。一是領導重視,組織得力。創建工作得到了地方政府法制、司法部門的指導幫助,各級國稅機關領導高度重視創建工作,為普法教育基地的建設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財力、物力保障。二是主題突出,特色鮮明。利用農村稅務分局這一普法教育基地,擴大了普法教育的范圍,增強了普法教育的力量,體現了從普法教育薄弱環節入手教育。三是教育引導,意義深遠。市、區國稅機關將以普法教育基地為平臺,與稅收宣傳日常相結合、與稅收宣傳月活動相結合、與國稅系統大宣教格局相結合、與廉政教育基地建設相結合,深入持久地開展多種形式的稅收法律宣傳普及教育活動,對于推動全市國稅系統依法治稅水平,展示全市國稅系統文明行業新形象,推進全市普法教育工作,將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