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日,己亥年三月廿七,勞動節(jié),星期三,晴9°/20°。
爸爸媽媽老公和我四個人一起去南通看望小嬸嬸。一路上,三十八九年的故事,像放電影似的在腦海里重播。
鏡頭一:我寄宿在學校,是誰告訴我叔叔談對象的消息?媽媽,還是姐姐?反正是有人告訴我這件事。我按照別人的描述,帶著好奇,試著去小嬸工作的地方,悄悄地看了她,她是個會計,正在工作,她不知道我是誰。
小叔是什么時候結婚的,我一點印象都沒有,可能我壓根兒就沒參加。我在家兄妹排行是老小,盡管我當時十八九歲了,仍然是家中老小,也許在大人想來,小孩子嘛,參加叔的婚禮沒有讀書重要。那時對我來說,讀書第一重要。
鏡頭二:小嬸生了小弟弟,是因為寶貝,還是因為磨難重(小孩有個小病小痛的)?媽媽抱著弟弟去人家算命,我充當車夫一起去的。開書算命。先生說弟弟的命如何,我已經不記得了?;貋砗?,請人給弟取名小虎,好像借虎氣,給小弟帶來力量的寓意。
先生說媽,越老越不少債,越吃得少越跑得快。意思是說她勞碌命。她果然勞碌,現在還是,好處是身體倍兒棒。
先生說我,有得吃有得穿,快活如神仙。又說,如果從事農業(yè),將來能做官。爸爸不迷信,我高考填志愿時爸沒到場,也沒建議,我和好友商量報了同一學校同一專業(yè),沒有從事農業(yè),也沒做官。活得沒心沒肺,糊日子。
鏡頭三:在雙甸,叔叔嬸嬸告訴我,小弟大學在校情況,并說要讀研究生,我很高興。我和老公起勁勸說叔嬸,無論多艱難,都要讓小弟上學。沒想到他后來都跑到清華去讀博士了。呵,我一直引以為傲。他優(yōu)秀又不代表我優(yōu)秀,但有時還會得瑟。
鏡頭四:在雙甸。兒子上大學前,全家五個人去小叔家看奶奶。叔叔嬸嬸陪我們在客廳聊天,兒子一人在房里陪奶奶說話,然后兒子出來說太太想吃牛奶,他上街買來牛奶。兒子是8月20號開學,奶奶8月25日去世。奶奶到死頭腦不糊涂,這點怕是兒孫們很難達到了。兒子從小老少無欺,跟人挺投緣。
鏡頭五:小姑家請客,小叔讓我們一定要將兒子結婚的消息告訴他們。兒子結婚,我們登門請,他們參加兒子婚禮。
鏡頭六:在老家門口,爸爸生病,我開車送爸去醫(yī)院,叔嬸兩人散步路過,我在駕駛位看到,彼此打過招呼。
鏡頭七:一次帶父母回老家,叔嬸看望。事后聽鄰居說,好多天,叔叔每天路過我家門口,向她打聽我爸身體情況。聽后感動,年紀大了,各自都奔子女了,老兄妹們難得見一面了。
鏡頭八:后來有事聚會,嬸嬸情況不太好,叔叔牽著嬸嬸手走路。
雖說是至親,因為我出去上學在外工作,見面機會并不多。
至于弟弟小虎,我們沒有正面交流過,消息都是從奶奶和叔叔嬸嬸爸爸媽媽那兒傳來的:小虎省三好學生了,考取大學了,考研究生了,考博士了,工作了,帥氣了……
今天再見嬸嬸,已經是在護理院了。原來只是從小姑那兒知道嬸嬸身體不好,今天才聽叔叔說,嬸嬸經歷生死大劫,多虧小弟孝順,逃過大難。為小弟點贊。
聽叔叔說,我一同事在護理院門口開店,進去看看,室內裝飾雅致,是一專業(yè)書店。同事一別十多年,今日得見,意外收獲。
下午回到家,大寶說眼睛疼,陪他去醫(yī)院。眼科是崔金娣值班,她說是角膜炎,開了四支藥水兩盒藥。
再到家時,快五點了,準備晚飯。
大家都在看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