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黑皮書,一項有關攝影的發明

  出品

本文來自《中國攝影》5月刊“現場”欄目

“攝影黑皮書暨封面原作收藏展”入口處墻上展示的 196 本黑皮書。(還有一本因開關位置未放入其中,不過現場還另備有一套供觀者翻閱。)映 Studio 供圖

2020年的這個春天,經過艱苦的斗爭,新冠疫情在中國已經被基本控制住,但是非常時期并沒有結束。2020年3月9日,杭州西湖區的“攝影黑皮書暨封面原作收藏展”,為經過了漫長寒冬的影像藝術展拉開了序幕,展期至7月31日。

“攝影黑皮書暨封面原作收藏展”展覽現場。映 Studio 供圖

“攝影黑皮書暨封面原作收藏展”展覽現場。映 Studio 供圖

可能是因為法語語言與中國的距離,攝影黑皮書叢書對于廣大中國攝影人來說還比較陌生。有幸的是,杭州的攝影機構“映Studio”不僅做了叢書的全面收藏,更進行了較長時間的相關資料的收集,對這套叢書的出版及很多專輯的攝影師、攝影作品都展開研究。他們的公眾號“螞蟻攝影”發表了不少值得學習的文章。映Studio舉辦的這場展覽是黑皮書在中國的首次展覽,展出了全套197本“攝影黑皮書”,另有33本攝影師簽名版“攝影黑皮書”,還展出了該機構收藏的42幅黑皮書相關作品原作。映Studio畫廊一百余平方米的空間分割成幾個區域。展覽入口的第一面墻是黑色書墻,197本黑皮書排列整齊,展示出它們匯聚起來的力量。順著延展的展墻,掛著一幅幅簽名攝影原作,經典無酸卡紙配備頂級博物館級無反亞克力保護面,裝裱簡潔莊重,讓觀眾忽略裝裱而與原作無限靠近,去感受影像的靈光。在每幅作品旁邊,是以該作品為封面的攝影黑皮書展示。同一幅畫面,在書的載體上和原作裝框呈現是完全不同的效果,這樣的展示為觀眾提供了解讀影像的獨特空間。展廳中間有兩個大展示柜,里面陳列的是一本本打開的攝影黑皮書,書的作者—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攝影大家在扉頁上洋洋灑灑的親筆簽名讓那些書有了特別的意義。展覽上的42幅原作,尺寸從30×40cm、40×50cm、50×60cm不一而足,其中32幅是封面作品原作,還有10幅不是封面作品,不過是書作者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作品,比如亨利·卡蒂埃-布勒松的《打酒回家的小男孩》、溫納·比肖夫的《吹笛的少年》、細江英公的《薔薇刑》、羅伯特·卡帕的《諾曼底登陸》、吳家林的《拉家常》。特別值得欣賞的是細江英公的《薔薇刑》作品,150×100cm的巨大尺寸,是該作品唯一的AP版,1961年拍攝完成后印制。這張珍品,在展廳的縱深處擺放,震撼人心!

 “攝影黑皮書暨封面原作收藏展”展覽現場。映 Studio 供圖

作為一個收藏展,這個展覽是藝術品創作者的思想和收藏者思想的疊加,可以給公眾對攝影黑皮書有一個較為全面清晰而感性的認識,讓我們更好地了解世界攝影寬廣多樣的面貌,了解專業攝影出版的面貌,是中國攝影界的一大幸事。筆者也想借此展覽,談談攝影黑皮書的來龍去脈,以及它對攝影乃至出版的影響。

“攝影黑皮書暨封面原作收藏展”展覽現場。映 Studio 供圖

攝影史上最成功的攝影叢書

“Photo Poche”系列,中文直譯為攝影口袋書,因封皮為黑色,也被稱為“攝影黑皮書”。這套國際攝影界公認的攝影史上最成功的攝影叢書,自1982年開始,38年來已出版197本。在內容上,攝影黑皮書以嚴肅的專業精神與品味,建構了一個多元的攝影文化世界;在商品的屬性方面,其印刷精美,設計簡潔小巧,可放在大衣口袋里,便于攜帶與翻閱,價格低廉。攝影黑皮書開創了影像畫冊大眾化的先河,在世界藝術書出版方面都具有引領作用。攝影黑皮書曾在1984年獲得法國納達爾國家出版獎(Prix Nadar)、1985年獲得美國紐約國際攝影中心的無限獎(ICP Infinity Award)。

“東京地鐵”系列,日本,1996 布魯斯·吉爾登 ?Bruce Gilden,Magnum Photos,攝影黑皮書 No.148《布魯斯·吉爾登》封面作品

攝影黑皮書共分四大系列,“主系列”有157本,以攝影各個風格流派的攝影家個人專輯為主;“H”打頭的歷史系列,共12本,是以歷史人物或重大歷史事件為主題的多位攝影師的作品合集,如《切·格瓦拉》《毛澤東》《甘地》《戰爭:14-18》;“S”打頭的社會系列,共19本,展現不同地域人群狀態的紀實攝影作品集,如羅杰·拜倫的《這樣的非洲》和吳家林的《中國邊陲》。Note專題系列,灰色封面,不編號,共9本,是以聚焦社會事件或話題的攝影專題圖書,例如卡蒂埃-布勒松的《另一個中國》、尤金·史密斯的《水俁病》、約瑟夫·寇德卡的《布拉格,1968》等。這套叢書中,法國、美國的攝影師和團體,以及與他們相關主題的書占了一半。這兩個國家攝影創作的繁盛與強大,不僅體現在攝影師及其作品的優秀,更體現在出版媒介對他們的有效推廣與傳播,為其提高知名度作出的專業性、文化性貢獻。攝影黑皮書叢書中編號S15《中國邊陲》于2006年出版,作者吳家林是唯一一位入選這套叢書的中國攝影師。吳家林的作品深得法國攝影師馬克·呂布的贊賞,經推薦加入到攝影黑皮書系列,成為歐美認識中國攝影界的一個有效的窗口。這套叢書共選編了四位日本攝影師(荒木經惟、植田正治、細江英公、森山大道)作品出版。而整個亞洲地區就沒有其他國家的攝影師被選入。這也能看到亞洲攝影與歐美攝影的交流還遠遠不夠,從一個側面顯現出中國攝影還沒有參與到歐美主流攝影體系中。

我們的媽媽,1950  植田正治 ? 植田正治,攝影黑皮書 No.117《植田正治》封面作品
“鐮鼬”系列,1965 細江英公 ? 細江英公,攝影黑皮書 No.154《細江英公》封面作品
“日本劇場寫真”系列,1966  森山大道 ? 森山大道,攝影黑皮書 No.141《森山大道》封面作品

攝影黑皮書在出版商業領域同樣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它的出版經歷了法國的4個機構,從最初的法國國家攝影基金會到法國國家攝影中心,然后是Nathan出版社,再到后來的Actes Sud出版社,印刷技術也在變化。攝影黑皮書最暢銷的是“No.2《亨利·卡蒂埃-布勒松》”,堪稱攝影黑皮書的“活化石”,再版16次之多,已經賣出近200萬本。它見證了攝影黑皮書各個時期的裝訂、印刷。No.5《羅伯特·杜瓦諾》、No.55《塞巴斯蒂安·薩爾加多》和No.26《赫爾穆特·紐頓》也都有長久的銷售和驚人的銷量。因為這套書的出版歷程成為一個歷史的傳奇,攝影黑皮書也就具有了收藏價值。特別是早期版本和一些絕版書,成為收藏市場上的熱門。據悉,2019年底上海博古齋拍賣行有一套成功拍賣,最后成交價超過7萬元。

攝影伯樂羅伯特·戴樂比爾

這套成功的出版物“攝影黑皮書”,是法國著名的藝術出版人羅伯特·戴樂比爾(Robert Delpire,1926-2017)的杰作。

 比利時,1993 米歇爾·范登·埃克豪特 ?Michel Vanden Eeckhoudt,Camera Obscura,攝影黑皮書 No.110《米歇爾·范登·埃克豪特》封面作品

戴樂比爾的身份多樣,他是出版人、編輯、策展人、電影制片人。他在1951年創辦戴樂比爾出版社,1958年他第一個將羅伯特·弗蘭克的作品《美國人》在法國付諸出版,為世界攝影語言與風格的轉變指出了方向。1982-1996年間,戴樂比爾擔任法國國家攝影中心主席,他為法國乃至世界的攝影發展都做出了杰出的貢獻。黑皮書就是他擔任官方攝影領導職務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并且以此作為畢生的事業。戴樂比爾是世界攝影界的伯樂。寇德卡的《吉普賽人》以及《寇德卡攝影全集》是由戴樂比爾策劃、選片、編輯并出版。他是卡蒂埃-布勒松的終生藝術顧問,策劃執行了所有的攝影展覽和畫冊,包括卡蒂埃-布勒松去世后的全集。戴樂比爾還擁有自己的畫廊,電影公司以及廣告公司,合作伙伴包括赫爾穆特·紐頓、莎拉·莫恩(Sarah Moon)、威廉·克萊因等攝影大師,而客戶則包括巴黎歐萊雅、雪鐵龍等大型企業。戴樂比爾制作了威廉·克萊因導演的三部電影,也導演并參與了卡蒂埃-布勒松、寇德卡的紀錄片。戴樂比爾幫助建立了卡蒂埃-布勒松基金會,這是法國第一個致力于攝影的私人基金會,現已發展成為法國重要的藝術機構之一。

1982年戴樂比爾借助國家力量,開啟黑皮書的出版。現在戴樂比爾也已經去世,但是攝影黑皮書出版仍然繼續。這既體現戴樂比爾把這個系列作為一項事業在從事,有著讓人敬仰的堅定意志力,也能夠看到法國出版界的能力與胸懷,在平衡經濟和文化價值方面做出的努力。

攝影黑皮書的出版理念

與其說戴樂比爾是攝影黑皮書的出版人,不如說是發明人。這套叢書是戴樂比爾的一項發明創造。

芬蘭赫爾辛基,2002  彭蒂·薩馬拉蒂 ?Pentti Sammallahti,Camera Obscura ,攝影黑皮書 No.103《彭蒂·薩馬拉蒂》封面作品

戴樂比爾曾經在采訪中說:“攝影黑皮書的構思來自一種失望。我上大學的時候買不起攝影書,因為這些書很貴。”所以他做了出版工作之后,就希望能夠給大學生們出版廉價攝影書。當時的國際出版界完全沒有范本可以參照,戴樂比爾自豪地說:“我發明了袖珍攝影書。”他把書設計為口袋尺寸,封面為鑲有白邊照片的黑色書皮,每本都是固定的8至9頁文字,64張照片。書中一張照片占一頁紙,如果照片是橫幅的,那么讀者需要將手中的書轉過來看。這樣的設計充分利用紙張尺幅,畫面做到最大,增強觀賞性。這種袖珍的尺寸降低印刷成本,從而能夠實現低廉的定價。另一方面,戴樂比爾堅持影像的精良印刷,追求叢書的專業性和嚴肅性。近40年來,黑皮書保持了初衷,除了新添的少量跨頁以外,該叢書的版面設計沒有絲毫變動。戴樂比爾表示,對書的定位、風格都不希望有變化,始終做物美價廉的攝影書。

戴樂比爾編輯黑皮書的方法

戴樂比爾曾經表示,攝影黑皮書叢書中的攝影師,有的攝影師作品他很喜歡,有的則不太喜歡,但是選入叢書是因為在攝影歷史上應該有他的一席之地。

“彝寨”,云南富寧,1992 吳家林 ? 吳家林,攝影黑皮書 S-15《中國邊陲 - 吳家林》封面作品

戴樂比爾作為一名知名的編輯和出版人,他與攝影師的合作被傳為佳話。戴樂比爾說,出版人首先要贏得攝影師信任,才能形成工作中的默契。他介紹和卡蒂埃-布勒松的工作方法:“你,亨利,你是攝影師,你有權利選擇照片。我作為出版商,在書籍裝幀和照片排序方面有干涉的權利。”(摘自2006年法國《攝影問答》雜志對羅伯特·戴樂比爾的訪談)。在編輯的創作性工作中,戴樂比爾認為一本書里面的作品順序,不需要按創作時間的順序,而應該以一個編輯的認知與思考,在作品的內部往返,追求作品在視覺上形成的本能的連貫性。戴樂比爾承認自己是憑直覺工作的,當他挑選照片,建構一個系列時,是情感化而非理智型。另外,戴樂比爾對照片配備文字“十分謹慎”。他認為:“一般情況下,好照片不需要文字,甚至連標題都不需要。”在做書的時候,戴樂比爾會尋找和攝影師心靈默契的作者寫文字,以建立讀者與作品之間合適的橋梁。比如《中國邊陲-吳家林》這本的前言就是馬克·呂布寫的。

攝影黑皮書建構世界攝影文化的多元框架

戴樂比爾出版的攝影黑皮書,從攝影風格流派、社會話題、歷史事件、攝影技術、大眾文化等多維度、多層面來展現攝影家的創作,他通過對攝影師和專題的選編,建構了攝影文化的多元框架,也是一種攝影史框架的搭建模式。197本攝影黑皮書匯集在一起,起到了“攝影大詞典”的作用。首先,攝影黑皮書系列出版大家熟悉的歷史經典,即著名攝影師、著名機構與團體的代表作品,如No.1《納達爾》和No.2《亨利·卡蒂埃-布勒松》。這樣的書,體現攝影傳統魅力,是經典的傳承。從銷售量也能證明大眾對經典影像的認可與熱愛。

攝影黑皮書可貴的是它多元的攝影審美觀。攝影師專輯從歷史到今天,跨時代、跨攝影類型,提供了一個具有前沿性、開拓性的攝影藝術認知的視野。在157本“主系列”中,1950年以后出生的攝影師專輯有8位,他們中有美國上世紀60年代后現代影像先鋒人物李斯·克林姆(Les Krims)、創造“比小說更離奇”的虛構語言的當代影像藝術家胡安·方庫貝爾塔(Joan Fontcuberta)、馬格南圖片社聚焦中國主題的紀實攝影師帕特里克·扎克曼(Patrick Zachmann)、中美洲魔幻現實主義風格的墨西哥女性攝影師弗洛·嘉多娜(Flor Garduno)......我們可以把整套書看做戴樂比爾策劃的一個大型展覽,他給我們展現了一個開放的、嚴肅的、在藝術層面不斷拓展其美學表達的攝影藝術世界。

美國紐約,1969 詹尼·貝倫戈·蓋丁 ?Gianni Berengo Gardin ,Contrasto Galleria Milano,攝影黑皮書 No.102《詹尼·貝倫戈·蓋丁》封面作品
墨西哥亞拉拉格,1983 弗洛·嘉多娜 ?Flor Gardun?o,攝影黑皮書 No.155《弗洛·嘉多娜》封面作品

攝影黑皮書所架構的多維度的攝影世界還包括探討藝術與攝影關系的書籍:《我不是攝影師》《攝影師的自拍》《攝影師拍攝影師》《匿名照片》;呈現科技與攝影的對話:《針孔攝影》《奧托克羅姆(Autochrome)—天然彩色相片技術》《另一個世界的形象—科學攝影》《人—當代生物醫學成像》《天文攝影》。攝影黑皮書向歷史的深處去尋找攝影的價值,揭開歷史的塵埃,借助陌生的影像把歷史拉回到今天重新解讀,如《偉大的作品(1860-1900年期間法國大建設的攝影)》《慢悠悠歲月里的美國(1900-1920)明信片攝影》《奇特的外國人-攝影與異域風情(1850年-1910年)》。

比利時,1981  哈利·格魯亞特 ?Harry Gruyaert,Magnum Photos,攝影黑皮書 No.108《哈利·格魯亞特》封面作品

入選這套叢書的攝影師,有攝影史繞不過去的經典名家,也有不為人所知的新面孔、新風格。正是由于整體叢書的學術價值、專業水準以及公眾的認可度的積累,進入此書的攝影師在某種意義上就成為了一種進入世界頂級殿堂的標志。但同時,攝影黑皮書小巧、低調,完全摒棄高高在上的藝術貴族的炫耀感。戴樂比爾的出版訴求不是為了樹立權威,而是為了開拓攝影。這套書,也不能簡單地說是在做攝影史。史必須要嚴謹,需要有完整的框架和全面的內容。這套書做的是攝影的可能,是匯聚攝影人的智慧與藝術的創造力建構深厚而偉大的攝影文化。

意大利,1982 理查得·卡瓦爾 ?Richard Kalvar,Magnum Photos,攝影黑皮書 No.158《理查得·卡瓦爾》封面作品
馬里巴馬科,1940 賽杜·凱塔 ?Seydou Kei?ta,SKPEAC,攝影黑皮書 No.63《賽杜·凱塔》封面作品

攝影黑皮書對世界藝術出版的影響

攝影黑皮書叢書從理念到編輯策略都為世界藝術出版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開創并帶動了世界藝術書的大眾化發展。世界各國現在也都出現了袖珍版的藝術書,印制精良又物美價廉,對廣大的藝術愛好者是無比幸福的事情。英國老牌出版社費頓(PHAIDON),國際頂級的藝術圖書出版社,也已經推出“PHAIDON55”攝影袖珍書叢書。法國版的黑皮書系列也與英國、日本等國出版社合作,出版了多種語言的袖珍攝影圖書。

自拍照,1999 吉爾伯特·加辛 ?Gilbert Garcin,Camera Obscura,攝影黑皮書 No.157《吉爾伯特·加辛》封面作品

其實中國攝影界對攝影黑皮書早有認知和學習。2002至2006年間,中國工人出版社陸續出版了一套“中國攝影家叢書”,由李媚和阮義忠主編,書的開本尺寸與黑皮書極為相近,深灰色帶照片的樸素封面,介紹了從沙飛到劉錚等22位中國攝影師的創作。2015年以來,藝術家劉錚主編的《中國當代攝影圖錄》,也是一套借鑒了攝影黑皮書學術理念的中國攝影出版物,體現著出版人建構中國攝影文化的宏大野心。

戴樂比爾的攝影黑皮書是一套了不起的攝影書,也是一項有關攝影的發明,讓攝影藝術與大眾靠得更近。

朱炯,北京電影學院副教授,影像文化研究者,策展人。

 本文受2019年北京高校高精尖學科建設項目(北京電影學院—藝術學理論)資助

更多內容請持續關注更新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攝影黑皮書】系列-089 阿爾伯特·倫格-帕契
歐洲攝影界的“上帝”和《黑皮書》
吳家林攝影生命中的重要節點
“攝影黑皮書”封面作品賞析01-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攝影黑皮書】系列 001-010合集
【攝影黑皮書】001-050合集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唐山市| 宁明县| 屯门区| 横峰县| 宣威市| 务川| 蒲城县| 渝中区| 海伦市| 普陀区| 陇南市| 广饶县| 高淳县| 渝中区| 车险| 监利县| 芮城县| 贺州市| 赤峰市| 惠州市| 香港 | 孟村| 那坡县| 巨鹿县| 灵山县| 涪陵区| 商洛市| 行唐县| 奉新县| 阆中市| 天峻县| 穆棱市| 衡山县| 稻城县| 屏东市| 长治市| 西畴县| 滦南县| 隆林| 阳城县| 临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