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弟弟很可愛,但姐姐快跑!
同手同腳 溫嵐


《我的姐姐》,是一個倒霉姐姐的故事(本文有劇透)。
張子楓飾演的安然成長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父母為了二胎生兒子,讓女兒假扮殘疾,要到了生育指標。安然報考大學,本來可以成為醫生,父母私心希望她離家近一點,能照顧家庭、照顧年幼的弟弟,偷改了她的志愿,使她成為一名護士。
安然讀大學、工作,父母因為有了可愛的弟弟,對安然的情感需求減少;安然因為原生家庭的陰影,對父母之愛不抱希望。
從弟弟出生,安然就沒回過幾次家,也沒跟這個弟弟相處幾次。
這種情況,在很多重男輕女、父母高齡拼二胎家庭里并不鮮見。在電影里,一場意外打破了平衡。父母意外離世,準備去北京讀研的安然,不得不面臨撫養還在上幼兒園的弟弟的問題。
“姐姐天生的母職”,擺在了這個二十四五歲姑娘的面前。
電影的故事原型是2013年天涯八卦論壇的一個帖子。樓主21歲已經離家讀大學,父母為了“排解寂寞”給她生了一個弟弟。她23歲,弟弟只有2歲,父母意外去世。
原帖里,也有姑媽、舅舅,還有一個大姨,他們罵樓主不管弟弟,但這個2歲的孩子被親戚接走,在姑媽、舅舅、大姨家輾轉了僅僅一周,就又被送回姐姐身邊。
親戚們表面的理由是:“你這最親近的姐姐都不管,我們更沒有義務管”;深層的理由當然是誰都知道2歲的孩子有多難帶,他不是天使,而是一個巨大的負擔。
樓主最后的選擇比電影里的姐姐極端、堅決。
她把弟弟交給一戶特別想要兒子的農村人家撫養,在她所在的小地方,很多人家為了領養男孩,甚至不惜倒貼錢。
樓主沒要錢,但她主動提出今后與弟弟永不相見,讓養父母安心。
給弟弟找到領養家庭后,樓主把父母留下的兩套房子賣了,繼續讀大學。大學畢業后,用賣房的錢在一線城市付了首付,結婚。
去天涯發帖的時候,她女兒已經出生。
樓主寫到:我很慶幸選擇了放棄這個所謂的親弟弟,很簡單,如果選了他,就毀了我自己的一生。
這個帖子下面,大部分網友都在罵樓主狠心,只有少數人支持她。
罵她狠心的人,無非是覺得她不應該拿父母的房子,卻不撫養弟弟。但換個角度,弟弟只有2歲,他最需要的不是錢,而是親情、愛、照料。當他在新的家庭里有了新的生活,姐姐繼承已故父母的房產又有多大的不妥呢。
在這個事件中,真正失去家人,無法重新開始的是姐姐,除非大家認為女孩天生不配繼承父母的財產。
《我的姐姐》保留了這個帖子的框架。讓弟弟從2歲變成了6歲,因為6歲的孩子已經會表達情感了。這個小小的改動,為后來安然與安子恒的情感互動,安子恒感動安然,讓她陷入左右為難,埋下了伏筆。
收養那一段,也把原帖中,姐姐主動放棄與弟弟見面,改成了領養家庭要求姐姐放棄與弟弟見面,導致了更劇烈的戲劇沖突,并且呈現一個開放式的結局。
這個結局,有觀眾看完認為姐姐最后的哭,是與弟弟永別,她最終在協議上簽了字,答應與弟弟不再相見。
也有觀眾認為姐姐的哭,是舍不得弟弟,她沒有答應這個條件,決定帶弟弟去北京讀書。
對于這個開放式結局,編劇游曉穎說:“告訴女性應該怎么做,是不公平的。我們一直強調支持,而不是支配。”
我同意游曉穎。擺在姐姐面前的每條路,都不容易,任何一個強制性的選擇,都是給倒霉的姐姐雪上加霜。
在放棄弟弟后,一生的內疚,與帶著弟弟生活,一時的辛苦之間,只有自己的選擇,而沒有完美的選擇。公眾給予這些倒霉姐姐最好的支持,不是你要堅強、冷酷,或者你要溫柔、母性,而是無論你怎么做,我都支持你——弟弟的出生,不是你的決定;現在擺在面前的生活,你有作主的權利。
從弟弟們出生的那一天,姐姐們的命運就被改變了。
選擇權不是姐姐或者弟弟,而是父母。類似《我的姐姐》這樣的故事里,無論姐姐還是弟弟,本質上都是受害人,你讓兩個受害人之間誰讓著誰呢……
之所以姐姐的境遇更值得同情,姐姐也顯得更加倒霉,是因為我們這個時代,女性正在全面覺醒,而整個時代的意識,尚未匹配這種覺醒的速度。
2013年“天涯”那個“23歲的姐姐把2歲弟弟送人”的帖子引發熱議的時候,我還在給傳統紙媒撰稿。跟編輯們討論這個話題,我忍不住問,如果這個故事,不是姐姐,而是哥哥呢?
首先,不一定會有這個弟弟。很多父母不愿意承認自己冒著高齡、罰款的風險生二胎,是為了追兒子,但實際上這種情況,十有八九就是為了生兒子。所以,如果不是姐姐而是哥哥,很可能就沒有這個弟弟,那么悲劇就從源頭切斷了。
第二,如果是哥哥,這家的親戚十有八九會有人站出來撫養弟弟。即使哥哥拿了父母的兩套房子也天經地義,不會因此約定俗成地有了撫養弟弟的義務。我們的社會對姐姐的要求是“天然母職”,對于哥哥的要求是,能管好自己就不錯了。
那時候跟我合作最多的編輯是《女報時尚》的主編楊小果,她家女兒剛出生不久,當年深圳也有很多人去香港生二胎。問她有沒有這個打算,她的回答是,不生,我不舍得讓女兒當姐姐。
“姐姐”這個身份,從出生那一天起,就被賦予了太多不恰當的責任。如果你頭胎生了女兒,并且真心實意地愛她,即使沒有像楊小果那樣果斷,至少也會考慮一下,是否讓這個女孩,沒有選擇地變成一個姐姐。
如果她下面是妹妹還好說,最多姐姐妹妹闖天下,甚至可以像大S與小S那樣,姐姐處處壓妹妹一頭;如果是弟弟,那可不得了,她必須處處相讓,做個稱職的“小媽媽”。
有時候,時代的進步讓我們歡呼雀躍;有時候,傳統的堅硬又讓我們心生悲涼。
在姐姐與弟弟這個問題上,姐姐天然包含著某種成分的奉獻。然而,如果這個身份變成哥哥,就成了某種特權。他不僅可以享受父母更多的愛、更多的資源,而且哥哥這一身份,還被賦予了天然的權威。
羊哥在這里扔個送命題,大家一定要摸著良心回答,不能作弊哦。
如果你懷了一對龍鳳胎,明天就要剖腹產,醫生讓你們商量先拿男孩還是女孩,這關系到他們是哥哥妹妹或者姐姐弟弟。
這時候,家人的態度會是怎樣?你的態度又會是怎樣?
100%的老人(包括親戚)會建議先拿女兒。因為家里多個“姐姐”,意味著她能為父母分憂解難,一個家庭有了姐姐,大家的心都放下一半。
99%的父親,會選擇支持先拿女兒。有姐姐的中國壯年男子,都享過姐姐的福,希望自己的兒子繼續享福;沒有姐姐的他們,從小就夢想有一個姐姐,這個愿望在兒子身上實現,也不錯。
90%以上的母親,也會支持這個想法。雙胞胎的出生會導致媽媽的生活質量嚴重下降,她從骨子里期待姐姐可以早熟、懂事,最好從出生的那一刻就有姐姐的樣子,不哭不鬧不搶,小時候讓媽媽省心,長大為媽媽分憂。
潛移默化的重男輕女思想,以及男女分工的畸形,使很多家庭形成了一種奇妙的怪圈:覺得男孩有用,卻不舍得用,寵著護著;覺得女孩沒用,真正用起來卻毫不手軟,讓她挑大梁。
導演李玉1996年拍過一部20分鐘的紀錄片《姐姐》。
姐姐是龍鳳胎中,經過全家商議先拿出來的那一個,她的出生,就是為了“照顧弟弟”,所以在成長過程,她一直被這樣要求。
弟弟跟媽媽撒嬌,她只能懂事地呆在一邊,因為媽媽很累,承受不了兩個孩子同時撒嬌,所以弟弟撒嬌是可愛,姐姐撒嬌是不懂事。
她不僅被要求讓著弟弟,而且必須對弟弟有求必應,哪怕弟弟玩的東西,她不感興趣,因為“你是個姐姐你陪弟弟玩一會兒”。
當姐姐與弟弟爭玩具,母親會用實際行動告訴她,你要怎樣做一個姐姐。
紀錄片播出后,很多人牽掛姐姐,導演李玉回應過一次。她說這個家庭承受了一些壓力甚至責問。但這也促使他們開始反思自己的問題,調整對姐弟的教育方式,給了姐姐更多的關愛與尊重。
有些大家已經習慣的事情,只能放置到一個狗血事件或者特殊場景中,我們才能意識到,看似平常的小事,背后詭異的邏輯以及巨大的不公。
希望《我的姐姐》這樣的電影再多一點,更希望去看這部電影的不僅僅是女性,以及對此感同身受的姐 姐。
讓更多“家有姐姐”的父母走進電影院,更多的弟弟走進電影院,我更希望他們在電影中得到反思。當一個女孩沒有選擇地成為姐姐,她首先是一個人,然后是一個女孩,最后才是姐姐,姐姐這個身份是她身上最微不足道的標簽。
我希望每位父母、弟弟都能支持家里的姐姐,做個“反姐姐”的英雄。懂得索取愛而不是被強加奉獻。姐姐在愛中成長為一個強大的個體,再決定是否給予他人足夠的愛與奉獻,愛或不愛,她有自由。
當姐姐掌握了人生,世間不再有“扶弟魔”,弟弟們才能成為真正的男人。每個人造福自我、造福社會的原動力,是真正成為他自己,不被依賴和強加任何其它標簽。
那些只知道告訴“你是一個姐姐”,卻不對父母、弟弟做任何約束的家庭,我的建議是,姐姐,快跑!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養兒防老年邁方知全變了味,今天告訴大家:生男生女真不一樣
姐姐的路,就該讓她們自己選
父母偏愛某個孩子,會讓手足關系緊張
家有兩寶,護大不護小
“6套房子都寫我哥的名字,我爸說這是中國傳統”
二胎如“二奶”,你若安好,那還得了!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淅川县| 高州市| 芦溪县| 长岭县| 胶州市| 平山县| 淮滨县| 新乡县| 宁德市| 红河县| 日照市| 宜川县| 莱西市| 民和| 揭东县| 观塘区| 温州市| 荔浦县| 格尔木市| 宝应县| 汉川市| 綦江县| 通道| 襄垣县| 营口市| 淮北市| 新建县| 嵊州市| 梅河口市| 元谋县| 稻城县| 岚皋县| 古浪县| 奎屯市| 萨迦县| 西宁市| 长顺县| 河池市| 河南省| 苍南县| 乌苏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