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封制
西周王室把疆域土地分封給同姓宗族或異性功臣、姻親,建立各小的諸侯國。西周諸侯在自己的分封國內,把大部分土地又分封給屬下的卿大夫作為“采邑”,卿大夫再把“采邑”分封給屬下的士作為“食地”,這就是西周的分封制。這一制度自周建國以來就開始實施,但是大規模的的分封是在武王克商以后和周公攝政期間。相傳周初先后分封了71個國,姬姓獨占53個。
其中,魯、衛、晉、齊、燕等諸侯國最為重要。經
過分封,西周的疆域比商代大有拓展,各諸侯都以周天子為天下之主,形成了“封建親戚,以藩屏周”的統治格局,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王權相對前朝更為集中,這對鞏固統治起到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