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啥意思﹖有什么道理﹖的確,這個是啥意思﹖有點讓人迷糊,畢竟“食色性也”,飲食男女,誰又不好這一口﹖和尚尼姑在沒出家前也是吃五谷雜糧,色,人之欲也!所以才有了道德規范,才有了法律制約!
男人好色,是男人之所以愛女人、視女人為天使的根源,是社會發展最原始的動力之一,也是人類能傳承萬年的一個基礎。所以在人類的發展過程中,為了社會的和諧安定,人民的幸福安康,對此進行了道德規范,立了法律,要縱之有度,不影響別人!
好色和飲食被列為男人天性的第一位,難怪古人說“食色性也”,如果一個男人見到漂亮的女人來了,坐懷不亂,甚至沒有任何感覺,那恐怕是身體真有毛病。不是有這樣一個笑話:你煙也不抽、酒也不喝,現在色也不好了,你這個男人還有什么用﹖
的確,如果男人連色都不好了,那對女人的價值也就失去了,你讓女人這天天晚上守著活寡,這漫漫長夜是多難熬,這不是占了毛坑不拉屎嗎﹖那還不如早早離開你的女人,讓她的生活也豐富一點,魚水之歡并不是男人的專利,女人也是一樣有需要啊!
是的,去當一個和尚吧!相信大家都看過《酒色財氣歌》:“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財是下山猛虎,氣是惹禍根苗;看來四字有害,不如一筆勾銷!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無財世路難行,無氣倒被人欺;看來四字有用,勸君量體裁衣。”
這《酒色財氣歌》出自北宋,話說蘇東坡有一次去大相國寺看佛印和尚,在喝酒時,無意中一抬頭看到了一首詩:“酒色財氣四堵墻,人人都在里邊藏;誰能跳出圈外頭,不活百歲壽也長。”這首詩的意思很明確,其實就是勸人要戒掉酒、色、財、氣!
蘇東坡覺得說得太過了一點,于是就也做了一首:“飲酒不醉是英豪,戀色不迷最為高;不義之財不可取,有氣不生氣自消。”蘇東坡的意思簡單:酒可以喝,不醉就行;色可以戀,不迷便可;財可以取,正當之財;至于氣,自己不生氣,氣自然就消!
不久,宋神宗也去了大相國寺,看到了這兩首詩,覺得有些意思,說得在理,不過得規范一下,就讓王安石也作了一首詩:“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無財民不奮發,無氣國無生機。”這就是從國家的角度思考酒色財氣的,也是說得比較有道理。
看來在北宋時,從皇帝到和尚都知道“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這種思想已經很普及了,大家都知道色是要有一個度,不能不好,畢竟欲望還得滿足、人類還得繁育。但又不能太好,是你的就是你的,別人的就不要去想,君子好色,縱之有度!
有一個現代笑話,一個經理經常與女下屬有一些風流韻事,董事長經常接到一些舉報。董事長感覺影響太壞,便找他談話,要他注意影響。在受到一頓猛批之后,經理囁嚅著對董事長說:“俺就好那一口,你說咋辦?”董事長叱責道:“你好?誰不好?”
是的,色,誰不好﹖可經理你這樣做可不行,影響了公司的風氣,影響了公司的基石,你讓女下屬的男人們知道了怎么辦﹖是對你大打出手﹖還是抓你進入牢房﹖這兔子還不吃窩邊草,你色都亂成了這樣﹖這個欲望怎么就不能隱一隱﹖你想后宮三千嗎﹖
后宮三千﹖現在的社會已是不可能了!不過“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古話還是非常有道理,倘若不色的話,就會造成人煙稀少,要是沒有留下后代的話,那么就是非常不孝的行為,比如,李治當年就是因為自己的王皇后不能生育,廢除了她。
三國時,王允使出的美人計,讓貂蟬先誘惑呂布,再又誘惑董卓,讓他們父子兩人先后愛上貂蟬。這樣讓呂布受色所困,按不下心中的憤怒,沖冠一怒,兵戎相見。所以說即使是再強大的男人,在面對色這個問題,一旦過度沉迷的話,最后就會一敗涂地。
縱觀歷史,這“色”是讓很多人受到了傷害,唐玄宗沉迷于楊玉環的美色,從此君王不早朝,引發了“安史之亂”,讓人民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正所謂“色是刮骨鋼刀”,“色字頭上一把刀”,所以君子好色,只有縱之有度,才能社會安定,大家幸福!
其實,我們在做任何事時,都要掌握一個度,只有把握好這一個度,掌握好自己的分寸,做到讓大家都滿意,才是最正確的方式。不然,一旦出了這一個度,不是讓這個不滿,就是讓那個不滿,引起連鎖反映,讓人措手不及,難以應付,一切都亂套了!
古語:“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那這個度怎樣掌握﹖是的,君子好色,縱之有度,你們是怎么看﹖
寫于湘南千年水鄉古鎮大浦
2021.10.29.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