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包羅萬千,其中的一個分支便是俗話。她通俗易懂,言簡意賅,在坊間廣為流傳,告訴我們那些事可以做,那些事不能做,如果必須要做又應該怎樣去做?等等這些知識,讓我們少走或不走彎路、受益匪淺!
能相傳到今天的俗語,既是經典的,也是實用的。隨著時代的發展、技術的革新,有些俗語以我們現代人的思維去看,則有些不理解,已經淘汰了。而有些俗話,取材于生活,用于生活,非常接地氣,例如“娶媳婦娶三兒,揀豆腐揀邊兒”。
一、娶媳婦娶三兒
眾所周知,生活中隨時隨地充滿了各種選擇,小到一塊豆腐,大到擇偶娶妻,各人的位置不同,選擇也有不同,同樣最后取得的結果也是不同,所以你無論是做哪種選擇,都要小心翼翼、慎之又慎,比如俗話“娶媳婦娶三兒”,為什么呢?
娶媳婦娶三兒,什么理由?我們先看看幾句俗話:“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見是老二”、“老大傻,老二尖,家家有個壞老三”、“邊兒胖,三兒浪”、“娶媳婦娶三兒,揀豆腐揀邊兒”等等,這些都是說三兒的,說明三兒已深入人心。
1.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見是老二
我們知道以前一個家庭里有多個孩子,有一個規律,一般的老大不論男孩女孩往往比較實誠,因為他得照顧弟弟妹妹,替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到能打工時,就得去賺錢養家了。所以父母對老大很期待,到老了走不動了,養老也是靠老大。
而老二則往往比較油滑,在中間會被忽視,在教育上、物質待遇上有時也會受一些委屈。而到了第三個孩子,往往是父母年齡大了得到的孩子,比較疼愛,而且一般父母還有其他長輩之類的都是最喜歡最小的,所以得到的寵愛都是最多的。
2.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
做老大不易,既要幫助父母,又要照顧弟弟妹妹,承擔的責任多,顯得很懂事,而這種懂事會被認為是一種“傻”,也就是“老大傻”。而老二一般只要他不講話,就相當于是空氣,但他會想出一些主意,顯得左右逢源,所以說“老二奸”。
為什么叫壞老三?因為老三是父母比較疼愛的,他的一舉一動都被父母記在心里,同樣老三也養成了察言觀色的習慣,無論發生了什么事,他都寵辱不驚、不爭不寵,因為反正他是很受寵愛,這樣反而顯得精明,因此說“家家有個壞老三”。
3.邊兒胖,三兒浪
這一句俗話指的是家里排行老三的姑娘一般都比較漂亮活潑、古靈情怪。因為家里有什么事情都是老大做了,即便老大完成不了,還有一個老二,上面有兩個姐姐照顧著,家里有什么好吃的都是可著三姑娘來,老三只要負責長大享受就行!
4.娶媳婦娶三兒
為什娶媳婦要娶三兒?因為她是一個“疼老三”、“壞老三”,也是一個“浪三兒”。娶一個聚萬千寵愛于一身的老三,人生也要少奮斗幾年,姐姐們對她很照顧,父母又對她很疼愛,家里的事很少要她去做,而吃的用的一樣也少不了她。
對這個女婿也是同樣的照顧、疼愛,愛屋及烏嘛!所以人們娶媳婦也愿意娶家里的小姑娘,如果娶了大姑娘,那將來就是大姐夫,一家子的事情都得管;如果娶了二姑娘,在家里不受待見,有也可,無也可;但當小妹夫就不一樣,專受寵!
二、揀豆腐揀邊兒
對于這句俗話大多數人可能不理解,現在的豆腐不是中間的軟嫩可口嗎?為什么要揀邊兒吃呢?我想了許久才知道,因為制作方法決定了豆腐的中間軟嫩,邊兒的水分含量低且有點胖,質量比中間的要多一點,花同樣的錢,當然要選多的。
豆腐大家都喜歡吃,比如:麻婆豆腐、魚香豆腐、豆腐乳、臭豆腐等。根據《本草綱目》的記載:“豆腐之法,始于漢淮南王劉安”。豆腐是由劉邦之孫劉安發明的,之后豆腐的口味被不斷改善,如今更加營養美味,而且有各種烹飪方法。
古人賣豆腐是按塊賣,現在是一塊2元錢,上世紀八十年代一塊1毛錢?,F在制作豆腐也是沿于古法,把豆腐倒往容器里,用石頭壓二個小時后,再切開成一塊一塊四四方方的。沒有經驗的人,都是想買中間的,但有經驗的人會買邊上的。
除此之外,豆腐也有南北之分,南豆腐便是水豆腐,而北豆腐則是老豆腐。有的地方去掉豆腐渣,吃起來非常水嫩可口;而有的地方則不去豆腐渣,做出來也是好吃。而關于豆腐的俗話也有很多,例如“人生有三苦:撐船、打鐵、賣豆腐”。
三、小小總結
俗話說“娶媳婦娶三兒,揀豆腐揀邊兒”,為啥這么說?有什么理由?看了上面的解釋,相信各位有了一個大致的理解,這句俗話說的是,無論做什么都會有一個選擇,既然如此,那為何不選一個好的?那什么是好的?比如:三兒和邊兒。
對于三兒和邊兒,如果不是看到了這句俗話,我一直認為他們是一點都不重要,是可有可無的,因為能用得到他們的時候很少!就拿邊兒來說,如果顧客買的東西比較多,做生意的老板會送一些不重要的東西,比如送一些邊角料,不值錢!
但現在知道了他們的重要性,給我提了一個醒,不要小看任何一物!因為地球上的萬物都有他一定的作用,也許平時你一個不在意的東西,有一天突然給了你很大的幫助,還是非他不可!所以我們要盡可能了解能了解的人和物,與之為善!
寫于湘南千年水鄉古鎮大浦
2023.6.2.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