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講一個憂桑的故事~
A籌備良久,計劃在三線城市入手一套二手房,滿打滿算終于把購房存款(27萬)湊足,首付三成,剩余一點錢作為中介費。
看房看了幾個月后,終于找到一戶合適的,然而快要簽合同時,中介給他大概算了一筆賬,瞬間懵了:
首期購房費用和原計劃相差6萬!為什么會超預算了?
其實看上表也不難解釋,除了首付和中介費,買賣二手房還要支付各種雜七雜八的費用 ╮(╯_╰)╭
我們來詳細算一下:
一般購買二手房需要支付四巨頭,分別是:契稅、個稅、增值稅和中介費,其他的瑣碎項目加起來就兩千多些,不是個大問題,所以今天重點講一下這四巨頭——
注:以下所提到的稅率會因各地而已。
1、契稅
根據國家規定,房屋買賣要向國家繳納契稅,不論房產什么情況都需要征收全額契稅。計稅條件如下:
2、個人所得稅
有留意過二手房交易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滿五唯一”是很多銷售商打出的售房招牌,如下圖
“滿五”是指賣家房產購置滿5年(“滿2”則是購置滿兩年,可免增值稅),“唯一”是指房子是賣家家庭唯一住房。
如果能同時滿足“滿五唯一”兩個條件,就可以免征個人所得稅和增值稅。
像A,因為他挑選的房子沒有滿足這倆條件,因而要多交5.37W元!
而“滿五唯一”任何一個條件都不滿足的話,必須繳納個人所得稅,稅率的計算是:差額×20%
這個差額就是指房屋總價-該房屋當時買入價格-轉讓過程中繳納的稅金-合理費用
如果想繳納的個稅盡可能的少,那就要讓這個“合理費用”盡可能地多,比如裝修費、已付的貸款利息等。
賣家只要不嫌麻煩,都請他盡可能地幫忙提供各項證明,以降低個稅。
但有個大前提,賣家必須提供當初的購房憑證,如果資料不全,可以采用另一種方式納稅:
普通住房屋總價×1%,非普通住宅房屋總價×2%,比如A的方案就是按照這種方式。
3、增值稅
從上面的二手房標簽可以看到,“滿2”也是一大賣點,因為滿足這一條件,在增值稅這塊會有優惠,具體費率如下:
或許有朋友會感到奇怪,自己買房為什么要交個人所得稅和增值稅?
其實按照正規交易規則來說,這兩項稅費是由賣方負責的。但如果在賣方市場,業主根本不愁房子賣不出去,買方為了能買到房子,只好自掏腰包幫房主給這兩份錢。
如果你能遇到一位好房主,愿意幫你省下這兩巨頭那就最好不過了。
4、中介費
各個地方不一樣,一般是2%左右。
上面說的三巨頭都是定量的,該交多少就多少,沒得說,除非你和房主商量一個“陰陽合同”,這事比較敏感,為免封號,就不說了。
而中介費這一塊的商量余地還是有的,但就比較考驗買房者的交際能力了。
法定中介費是要由買賣雙方共同承擔的,但在賣方市場上,往往也是由買家一力承擔。
有些朋友想繞過中介直接找房主,但這事需要耗費的時間和精力是很大的,而且還有風險。其實找中介也算是買房子的一個保險,可以的話還是建議大家找個大公司的中介吧。
5、其他費用
剛剛講的是四巨頭,但如果要細說的話,二手房交易的費用可以多達十來項——
交易手續費:3元/平米×面積,買賣雙方都要付;
評估費:辦理銀行貸款的需要交納評估費,一千左右,可跟評估機構協商;
貸款抵押登記費:100元;
公證費:300元左右;
貼花:5元/本;
產權登記費:80元/本;
公共維修基金:需要雙方協商決定;
......
如果紅本不在手的話,還要另外支付贖樓費,又或者首付很高(不止三成),得幫業主先還清貸款再過戶,所以很麻煩,建議首選滿五唯一紅本在手的房子。
不過也有一些賣家仗著自己的房子“滿五唯一”稅費低,房價會相對高一些,在選房時我們要好好衡量一下。
綜合來看,像A想買的那套房子,總價84萬,不滿兩年,那在所有稅費無法避免的情況下,滿打滿算還要準備6.5W元。
如果大家記不住上面說到的稅率、交稅條件什么的,完全沒問題,在網上百度一個“買房稅費計算器”,一鍵生成,簡單的不要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