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誕生,意味著人類的信息傳播系統邁出了體外化的重要一步,從只能靠肢體和口舌交流的階段,邁入了遠距離、跨時空的新交流時代。在人類的諸多文字中,漢字可以說是歷史最為悠久的一種,也是極具代表性的“形意文字”。今天我們要講的字是“毒”,它是一個合成字,部首為“母”,母親常和偉大、無私等字眼相連,而毒的含義則多為負面的!
那么,為什么母字會和毒字相關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六書——漢字造字的六種基本方法
在具體的討論毒和母兩個字的聯系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來了解一下漢字造字的六種方法,這樣才能夠更好地理解不同漢字的含義和由來。漢字造字有六種方法,分別是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統稱為六書。雖然漢字最早是從象形文字中發展起來的,但形聲字卻后來居上、更為主流,在《說文解字》中占比高達八成。
象形字屬于獨體造字法,使用線條描繪出事物的具體特征,文字和事物之間的象征關系最為直接。比如,草的本字艸,就是兩棵草的樣子,月字的形態則和天上彎彎的月亮如出一轍。不過,象形字的局限性太強,只能表示一些簡單具體的事物,大部分對象是無法用線條勾畫出來的。
指事字與象形字相比,要更加抽象,但同樣帶有象形的成分,比如“刃”字就是在“刀”的基礎上加了一個點,而“兇”字則是在一個表示陷阱的框內打了個叉,這樣的文字往往是抽象和具體的結合。形聲字屬于合體造字法,由聲旁和形旁組成,聲旁用來提示讀音,形旁則用來提示含義,比如“櫻”字,左邊的形旁表明它是一種樹,而右邊的聲旁則表示它和“嬰”讀音相同。當然,形聲字不一定要和聲旁讀音完全一致,有聯系即可,比如“籃”,形旁是“竹”,表明它是一種竹子制成的物品,而聲旁則是“監”,表明其韻母和“監”字一致。
會意字同樣是合體造字法,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獨體字組成,它們的意思綜合在一起,就是會意字的含義。舉例來說,“酒”這個字,左邊指液體,右邊指釀酒用的器皿酉,而“鳴”這個字,左邊指張口發聲,右邊指聲音來自鳥類。轉注字屬于用字法,不同的地區語言存在差別,所以在指代同一個事物時,也會有不同的叫法,而若是兩個字表達了同一種東西,它們在字形上就會有相同之處,比如“顛”、“頂”二字本義都指的是頭頂。
假借字用來表示更抽象的概念,當無法用象形、指事的方式來表達時,就借用已有的字來代替,假借字既可以表達一個全新的、沒有專門的字來指代的概念,也可以表達已有漢字指代的概念,但是寫成別的樣子,這時就相當于通假字,古文里很常見。
“母”和“毒”的源頭
“母”出現的要比“毒”字早很多,甲骨文里就已經有它的身影了,其含義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狹義的“母”作為名詞出現,專門用來指代母親,而廣義的還可以用來指代一系列女性長輩,比如祖母、舅母、姨母等等。母也是一個象形字,看上去像是一個女人跪坐著,雙手交叉著放在胸前,而兩個點代表著女子的乳房,這也是母親的象征,因為只有母親能用乳汁哺育后代。隨后,母的含義在此基礎上發生了一系列的拓展和嬗變,有了更多的引申含義。
首先,“母”可以用來指代除人類以外的雌性動物,不是只有人類的母親才能用“母”,當然,如果用來指代動物的話,往往只是在區分性別和生殖功能,沒有人們對待母親的那種特有感情。其次,“母”可以用來寄托人們特有的感情色彩,把對于母親的感恩、敬愛之情轉移到別的事物上,比如人們會把自己畢業的學校稱為“母校”,把哺育滋養我們的黃河稱為“母親河”等等,雖然這些事物并沒有真正養育我們,更不可能承擔母親的角色,但是同樣以別的方式在感情上帶給了我們慰藉,所以我們會借用“母”字所蘊含的特殊感情來表達。
而在現代語境下,“母”字的適用性進一步拓展開來,一方面,用來表示那些可以產出新事物的東西,比如組成單詞的叫做字母,讓面粉蓬松變大地叫做酵母等等,這些用法取了“母”字生育、養育的意思;另一方面,可以指組合事物中體積更大或者功效更強的那一個,比如子母包、子母扣、螺母等等,這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見。
至于“毒”字,它的出現要晚得多,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用作名詞,指的是自然界中那些能害死人的植物,隨后,這層意思同樣出現了拓展,不僅指有毒的物質,還可以用來形容一切害人的邪惡事物,以及表達貶義的感情色彩等等,總之,含義基本都不是正面的。
“母”和“毒”到底有何聯系?
“母”字和“毒”字,無論是從含義上,還是從感情色彩上,都離得十萬八千里,那么,為什么后者會用前者做部首呢?難道和“最毒婦人心”這種說法有相似之處,用來表明女子的狠毒?其實并不是這樣的,二者原本沒有直接聯系。
原來,最初“毒”字的寫法并不是今天的樣子,下面不是“母”,而是“毋”,上面的形狀則類似山,因此,“毒”不是象形字,是會意字,上半部分表明毒物出現的地點,下半部分表明禁止,聯系在一起,不就是“毒”的含義了嗎?可見,六書造字法是何等的精妙啊!由于“母”和“毋”字形太過相似,在很多情況下都是混用的,所以“毒”慢慢變成了今天這個樣子,但是從造字的角度來看,“母”和“毒”是沒什么關系的。
結語:
漢字的結構復雜精巧,不僅內涵深刻,更在視覺上帶給我們美的感受。漢字看上去變幻莫測,其實無不遵循著六書的造字原則,從造字的角度去理解漢字,才能通曉其來龍去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