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總是感覺離我們越來越近,總是感覺似乎看不到它的真面目,從2012年始建至今,已經過去了5年的時間,根據最新的消息,在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鐵總算要揭開它神秘的面紗了。
從此以后,中午老陜的葫蘆頭、羊肉泡,晚上巴蜀的火鍋、川菜……再也不是夢想,一天就可以吃遍陜川兩地,一天就可以玩轉西安、成都。可是當你踏上這列聲名顯赫的“西成客專”前,你知道嗎?每一站都有其獨特的歷史來源,且待我們給您一點一點徐徐道來。
西安古稱“長安”、“常安”,意思是長治久安,是中國古代十三朝建都圣地,秦漢隋唐都發跡于這里。五代十國時期,后梁將這里改名為雍州,設大安府,后唐則改大安府為京兆府。宋朝置陜西路、永興軍路。趙匡胤統一中國后,曾有意遷都長安,最后由于部下反對才放棄。元朝時期,這里依舊被稱為京兆府。明朝建立后,不僅形成了今天的格局,還在1369年時,由大將軍徐達將這里改為了西安府,并一直沿用至今。
新場街曾因為盛產藥材,吸引了許多商賈,他們相約在這里定期舉辦集會,交換、售賣自己手中的藥材,于是這里逐漸變成了一處新的商業市場,“新場”就是因此而得名的。近年來,以大熊貓、金絲猴、羚羊為首的各類珍稀動物陸續在此繁衍生息,豬苓、黨參、天麻、黃姜、五味子等名貴藥材也在這里生長得越來越茂盛。
東漢末年,蜀國將昔日由漢中郡管轄的黃金縣一分為二,并在它的東部設立了地處蒲河河畔的蒲池縣。后來到了清朝道光皇帝年間,他在這里設置了陜西佛坪撫民同知和巡檢,添設佛坪廳。一年之后,佛坪廳被改為佛坪縣。新中國成立后,佛坪縣一度被撤銷建制,一度又被劃歸為周至縣管轄,直到1961年才恢復佛坪縣原本的稱呼和建制。
夏、商兩朝時,洋縣屬于梁州,西周時屬于雍州,后來屬于漢中郡。公元606年,隋煬帝將梁、洋二州合并為漢川郡,可是在唐玄宗、唐肅宗年間,這里又先后被改為了洋川郡和洋州。五代十國初年,洋州被改為源州。北宋時期,這里成為了屬于陜西路的洋州興道縣、貞符縣。南宋末年,重新將這里改為洋州。公元1370年,明朝大將軍徐達改興元路為漢中府,降洋州為洋縣。新中國成立后,洋縣仍屬于漢中管轄。
公元前312年,秦國擊敗楚國,將漢中劃入自己的版圖,同時在這里設置了隸屬于漢中郡管轄的城固縣,意思是“一座牢不可摧的城市”。東漢末年,蜀漢丞相諸葛亮在成固的基礎上修建起了樂城。南北朝時,南朝劉宋將“成固”的二字中,成功的“成”換成了城堡的“城”。公元619年,唐高祖李淵把“城固”改為了“唐固”,九年之后,唐太宗李世民又把“唐固”恢復為“城固”。此后不論是滿清時期、民國時期,還是新中國成立后,城固一直隸屬于漢中管轄。
根據《水經注》記載,漢中這個名字是因漢水而得名的,意思是被漢水環繞,但是最早的漢中并不是現在的漢中,而是另有所指的一處地方。后來,秦國擊敗楚國,在這里設置漢中郡,這時候它的面積已經擴大到了包括:漢北及漢水上游在內的地區。東漢末年,魏國在這里分別設立了魏興郡、上庸郡,上游的南鄭仍舊被稱為漢中郡。
公元620年,唐高祖李淵在通谷鎮設置金牛縣,這就是寧強境內設縣治的開端。不久之后,金牛、嘉牟兩縣被撤,一同被并入了三泉縣。元朝初年,金牛鎮設立了大安州,后來又降州為縣。公元1394年,明太祖朱元璋成功平叛,并在此設立了寧羌衛。1935年,紅四方面軍攻克寧羌,建立寧羌、陽平關兩個縣級蘇維埃政權,寧強縣自此成為了川陜革命根據地的組成部分。1942年,正式改寧羌縣為寧強縣。
“朝天”這個名字的來歷有三種說法:一是,天寶年間,唐玄宗為避安史之亂,跑到了朝天,蜀中百官齊聚朝天接駕,后人為了紀念,就把這里命名為“朝天”。二是,遠古時候,有一孽龍盤踞在朝天一帶,興風作浪,上天為此派二郎神楊戩帶領天兵天將下界制服,孽龍負隅頑抗,二郎神將其追至龍洞背,豬八戒趁勢一耙把孽龍挖了個四腳朝天,故將此地命名為“朝天”。三是,該地水陸棧道皆通,夏秋水漲即登山走陸棧,歷代有碑書“大路朝天”故名,所以就有了這個地名。
夏商時期,廣元就是巴蜀土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兩漢以來,它先后被命名為壽縣、益昌縣、壽郡、西益州、黎州、利州等,隋唐時期一度被改為義城郡,后來又被改為利州益川郡。直到元朝時期,才根據《易經》中“大哉乾元”的說法,以及元朝德威廣播、疆土廣大之意,改名為廣元縣,并一直沿用至今。
東漢時期,位于江彰平原上的這里就有了德陽縣。公元505年,鮮卑氏將這里改名為江油縣,這就是“江油”名字的來歷。隋朝初年,江油縣不僅又恢復成了德陽縣,還被一分為二,變成了陰平、昌隆兩個縣城。南宋時期,這里仍舊分為江油、彰明兩個縣城。新中國成立后,江油、彰明兩縣合并為江彰縣。1988年2月,經國務院批準,江彰縣正式撤縣,設立江油市。
大約在公元前5世紀中葉,古蜀國開明王朝將都城從雙流遷往成都,并在這里構筑城池,形成了一座新的城市。這座新城借鑒了西周建都的經過,一年成為聚落,兩年成為城邑,三年成為都城,從而得名成都。東漢末年,蜀漢將這里定為國都。南北朝時,成都多次改名,直到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淵才將它恢復為益州,此時的成都已經與長安、洛陽、揚州并稱全國的四大城市。再后來,成都雖然歷經過繁華與戰亂,但是它的輝煌始終依舊。
如今,總算能見到廬山真面目的西成高鐵,就像是跨越了千年的輪回一般,一邊以現代化、科技化的面貌,讓我們感受時代賦予它的使命;一邊以從古到今的次序、從近到遠的順序,讓我們看盡南北河山,踏遍西北、西南。
投票:
編 輯 | 高 辰
排 版 | 胡 珊 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