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我們一起學健康~漲姿勢~
動脈粥樣硬化形成血栓,是全球導致心血管疾病發病和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死亡率可占到全球總死亡人數的54%。而且即使撇開飲食等因素,人體正常衰老也會形成動脈硬化。那么,我們該如何預防這種可怕的疾???
其實血栓不能一概而論,可根據發生部位分為靜脈血栓、動脈血栓。今天主要說一下最為常見的“動脈血栓”。
動脈血栓,即為血管堵塞后出現缺血性改變,常在動脈粥樣硬化、狹窄或斑塊破裂時形成,與血小板密切相關。
簡單來說,血栓的形成與人體的凝血系統、抗凝系統的失衡有關。凝血系統主要是指外傷流血時,阻止血液流失;抗凝系統則是溶解血栓,阻止血栓阻塞血管。正常情況下,這兩者處于平衡狀態。
但若出現動脈硬化,血管內皮受損或有炎癥反應時,凝血系統中的血小板就會聚集。當血管斑狹窄影響到血流時,血小板就會被激活,粘附、聚集到破損血管處,其他凝血因子也會參與凝血。
此時,人體的凝血功能增強,抗凝血功能減弱,若凝血因子過度工作,血液流動就會減緩,血液變得粘稠,增加血栓風險。
我國心血專家胡大一曾說:10個心梗,9個可被預測;6個心梗,5個可以被預防。那么,我們該如何預防血栓?
血液黏稠時,血流減緩,更易“凝結”形成血栓,而早上4-7點是卒中的高發時間段,與血液過于黏稠有關。其實,家家戶戶都有三杯“救命水”,不但能解渴,還能降低血栓風險。
第一杯:睡前喝200ml;
第二杯:起夜時喝100ml;
第三杯:早上起床刷牙后喝200ml。
因為人在熟睡時,會丟失體內水分,造成血液中的水分減少,血液黏稠度增高。而清晨血壓也會升高,血小板活性增加,進一步增加血液黏稠度。因此,這三杯溫水常被稱為“救命水”。
臨床經驗表明,每天一萬步,有利于慢性病的穩定與康復,改善血液循環,減少血液中的代謝物,甚至可以救人一命,尤其是對穩定了的冠心病梗塞、心絞痛等患者!簡單的走路為什么能救命?
如果一根血管在漫長的時間里,逐漸變得狹窄而閉塞,到最后可能會完全被血栓堵死,造成心梗等疾病,危及生命。
但若在它逐漸狹窄的過程中,其它正常的血管能伸出援手,建立新的側支循環,就能保證血流的暢通,并幫助心肌供血,就好比搭建了“支架”。
除此之外,它也能有效降低靜息心率,堅持3個月左右,可以明顯改善心率,保護心臟健康,改善血液循環。
每天連續行走3千步,大約耗時30分鐘,然后在一天內,零星累積剩余的7千步。
當然,循序漸進也很重要,尤其是一些腿腳不是很方便的老年人,一定得量力而行,走到微微有些氣喘,但又不影響正常說話就可以了。
對于健康群體,也可以做些其他運動,但有一個一三五七的運動法則。如下:
① 堅持每天運動一次,連續運動30分鐘,劇烈運動可以縮短到15分鐘;
② 每周至少運動5天,保護心臟的運動心率。(170次-年齡)次/分,是一個合適的運動指標,可上下浮動10次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