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春新茶面市時,“明前茶,貴如金”,是茶友之間廣泛流傳的一句話。每到春天,萬物復蘇,經過一冬休養的茶樹也就爭先恐后的舒展開了肥壯的嫩芽,“待到春風二三月,石爐敲火試新茶”,全國各地早已是新茶飄香。明前茶,作為清明節前采制的茶葉,由于芽葉細嫩,味醇形美,成為人們爭相購買的茶中佳品。春風十里,不如一品春茶,沉醉芳華。
何謂明前茶?
古時農業生產向來以節氣為標準來安排農事,對于作物何時播種、何時收獲都有講究,茶葉生產也是一樣。“明前茶”、“雨前茶”是我國長江流域江南茶區按節氣對不同階段春茶的稱呼。因江南地區的氣候特點導致一些茶樹早發品種往往在“驚蟄”和“春分”時開始萌芽,所以在“清明”節前就可采茶。所謂“明前茶”就是清明節前采制的茶葉。明前茶主要產區是江南茶區,主要的品類是綠茶及少量的紅茶,而像鐵觀音、大紅袍、普洱等不存在明前茶。
“明前茶”之所以如此受人追捧,主要是由其品質優良和相對稀缺的特點決定的。清明節前的低溫,對茶樹來說也是一種考驗。在氣溫較低的時候,茶樹發芽數量不僅有限且生長速度較慢,能達到采摘標準的產量很少,所以民間有“明前茶,貴如金”之說。
春茶,并非只有明前茶
每年春天,新上市的春茶,總是全國各地愛茶人士縈繞心頭的牽掛。明前茶當然是春茶中的杰出代表,但春茶卻并非只有明前茶。
春茶
茶的種類按季節有春、夏、秋茶之分。通常,春茶是指茶樹在越冬后萌發的芽葉采制而成的茶葉。時間上主要以立春后到谷雨節前,這段時間采制而成的茶葉大體上稱為春茶。通常在5月底前采制而成。一般來講,春茶要比夏茶、秋茶好。由于春季氣溫適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樹經過了一冬的休眠和養分積累,使得春季茶芽肥碩,色澤翠綠,葉質柔軟,體內營養成分豐富。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廚影美食。加之春天氣溫相對較低,有利于茶葉中含氮化合物的合成與積累,其中游離氨基酸、蛋白質等營養成分含量較高,茶多酚較少,使得春茶的滋味更鮮爽,香氣更濃烈,保健作用更明顯。再加上春茶生長期間一般無病蟲危害,無須使用農藥,茶葉無污染,通常綠茶色澤綠潤,紅茶烏潤。因此,春茶,特別是早期的春茶,往往是一年中茶品最佳的。
頭采茶
頭采茶,很像“頭彩茶”,聽起來就是一個很有美好寓意的詞,指的是茶園在開春以后,對少量、已達到采摘標準的芽葉進行第一次采摘。因為數量極少,用來篩選的范圍就很小,所以頭采茶被用來試制成的頭一波春茶。本來“少”應該代表珍貴,但是就質量而言,數量少說明可選范圍小,因此頭采茶的品質卻不一定是頭春里最好的,大可不必盲目地追求頭采茶。
頭春茶
說到追春茶,茶圈子里那是一個大寫的“瘋”。2012年3月,在西湖龍井頭茶的預售義賣會上,500克的西湖龍井頭春茶創出了18萬元的天價。而按當日黃金市價,500克黃金才達到16萬多。雖是義賣價,但這“頭春茶”的魅力也可見一斑。
第一波春天采摘的茶葉,只要是開年的第一次采摘,就都是頭春茶。剛剛“沉睡”好幾個月的茶樹,春芽內蘊含的營養是一年中最豐富的,所以頭春茶都代表的是最高品質。但即使是頭春茶,不同種類的茶葉采摘時間也不一樣。綠茶頭春茶時間一般可以從2月延至3月,比如四川宜賓在2月中旬開始采摘,溫州永嘉烏牛早品種在二月中下旬開始采摘,福鼎白茶一般三月初采摘,江北茶區往往在清明前后采摘。而一些高海拔茶區,頭春茶的采摘時間更晚。
社前茶
社前茶,古時于春耕前祭祀土神,以祈豐收,謂之春社。自宋代起確立“立春后第五個戊日為社”,在春社日前采摘的茶,即為社前茶。社日一般在立春后的41-50天之間,約春分時節,比清明節早半個月左右。茶葉早發品種在驚蟄和春分時開始萌芽,此時采制的茶葉稱為社前茶,細嫩珍貴。《苕溪漁隱叢話》說:“唐茶惟湖州紫筍入貢,每歲以清明日貢到,先薦宗廟,然后分賜近臣。”從當時的交通條件看,這種紫筍貢茶應該就屬社前茶。
雨前茶
雨前茶是4月5日以后至4月20日左右(谷雨前)采制用細嫩芽尖制成的茶葉。雨前茶雖不及明前茶那么細嫩,但由于這時氣溫高,芽葉生長相對較快,積累的內含物也較豐富,茶芽肥碩、茶葉翠綠,因此雨前茶往往滋味鮮濃而耐泡。
需要注意的是,這“明前”、“雨前”的概念,只對江浙皖這一帶的茶區最有意義。南邊像云南,北邊如山東,都不會有明前、雨前的概念。山東的綠茶茶園,有些清明時還未發芽;而云南茶區到了清明節氣,那已經是綠葉滿枝了。
為什么明前茶那么貴?
“明前茶”的好,在于其芽葉細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明前茶能賣這么貴,還是有一定理由的:
1、物以稀為貴
清明前氣溫普遍較低,通常茶樹在春分時才開始發芽,在清明前開始采茶,只有差不多10天左右的時間。由于發芽數量有限,生長速度較慢,能達到采摘標準的很少。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廚影美食。通常一個非常嫻熟的采茶工,一天也只能采半斤鮮葉,而4斤鮮葉才能做1斤干茶。最后在經過篩選、精制,每斤干茶,其芽頭通常在60000個以上。物以稀為貴,明前茶的價值就這樣體現出來了。
2、茶葉內含物質豐富
在江南茶區,經過漫長的冬季,茶樹體內的養分得到充分積累,加上初春氣溫低,茶樹生長速度緩慢,此時的芽質較好。
3、營養豐富,口感綿甜
明前茶氨基酸的含量相對后期的茶更高,一些具有清香或熟栗香的揮發性成分含量較高,而具有苦澀味的茶多酚含量相對較低,使得茶葉入口香高而味醇。
4、不用擔心農殘問題
清明前氣溫較低,蟲害還沒產生,一般很少會受到農藥污染,因此諸多明前采制的高檔茶葉特別受到茶友的青睞。
明前茶的著名品種
西湖龍井
西湖龍井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產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龍井村周圍群山,并因此得名。清明節前采制的龍井茶簡稱明前龍井,美稱女兒紅,“院外風荷西子笑,明前龍井女兒紅。”明前采制的龍井茶葉青綠透亮,葉片勻整而有光澤,將茶葉進行沖泡,芽葉舒展,鮮綠漂亮,味道清甜可口,入口柔和清香,給人以一種清新自然之感。西湖龍井最高標準是一芽一葉初展的采摘標準,才最有可能成為“香清鮮爽,滋味鮮爽甘醇”的特級西湖龍井茶。
碧螺春
碧螺春茶葉早在隋唐時期即負盛名,有千余年歷史,因產于江蘇吳縣的洞庭山區,故又稱“洞庭碧螺春”。碧螺春以江蘇省吳縣太湖之濱的東、西洞庭山出產的茶葉為最佳。由于洞庭山地理環境獨特,四季花朵不斷,茶樹與果樹間種,所以碧螺春茶葉具有特殊的花朵香味。
明前碧螺春通常采一芽一葉初展,芽長1.6~2.0厘米的原料,炒制500克高級碧螺春約需采6.8~7.4萬顆芽頭,歷史上曾有500克干茶達到9萬顆左右芽頭,可見茶葉之幼嫩,采摘功夫之深非同一般。成品條索緊結,卷曲如螺,白毫畢露,銀綠隱翠,葉芽幼嫩,沖泡后茶味徐徐舒展,上下翻飛,茶水銀澄碧綠,清香襲人,口味涼甜,鮮爽生津。
綠楊春
綠楊春是揚州名茶,主產區儀征市月塘鎮捺山等周邊地區屬于丘陵地帶,都非常適宜茶樹種植。同時又屬于亞熱帶地區,氣候溫暖濕潤,冬春溫差分明,適合茶樹儲蓄營養。這種獨特的地理位置也造就了綠楊春牌綠茶的優秀品質。綠楊春茶形如新柳葉,翠綠秀氣,內質香氣高雅,湯色清明,滋味鮮醇,葉底嫩勻。
南京雨花茶
南京雨花茶是綠茶炒青中的珍品,也是中國三針之一,是優質細嫩針狀春茶。當茶芽萌生至一芽三葉時,于清明前約十天開采直至清明,只選一芽一葉芽葉,采下長度為2至3厘來的茶芽,殺青,揉捻,整形干燥,涂烏柏油手炒,每鍋只可炒250克茶。雨花茶以碧綠的茶色,清雅的香氣、甘醇的滋味聞名。雨花茶沖上開水,水面頓顯白毫,茶入水即沉沖泡后茶色碧綠、清澈,香氣清幽,品飲一杯,沁人肺腑,齒頰留芳 ,滋味醇厚,回味甘甜,色、香、味俱全,是上等佳品,有止渴、清神、消食、治喘、除煩去膩等功效。
信陽毛尖
信陽毛尖又稱豫毛峰,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河南省著名特產之一。主要產地在信陽市浉河區(原信陽市)、平橋區(原信陽縣)和羅山縣。信陽毛尖具有“細、圓、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濃、湯色綠”的獨特風格,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腦、去膩消食等多種功效。明前采制的信陽毛尖,因為生長速度慢,幾乎100%嫩芽頭,是信陽毛尖級別最高的茶,大山采制的明前茶是信陽毛尖珍品里的極品。
黃山毛峰
黃山毛峰,清朝名茶,屬綠茶烘青類。長期以來人們用“名山產名茶”的觀點,推斷黃山毛峰系明朝黃山云霧之后稱。黃山毛峰以滋味鮮爽、醇厚、甘甜為特征,品嘗后喉頭回味甘甜,深受大家的喜愛。明前的黃山毛峰芽頭比較肥壯,外形微卷,狀似雀舌,綠中泛黃,銀毫顯露,且帶有金黃色魚葉(俗稱“黃金片”),從外形上很好分辨。“黃金片”是典型的毛峰春茶的標志,就像是給毛峰披了一件過冬的大衣,后期上市的毛峰就不帶“黃金片”了。
白毫銀針
白毫銀針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稱。由于鮮葉原料全部是茶芽,白毫銀針制成成品茶后,形狀似針,白毫密被,色白如銀,因此命名為白毫銀針。其針狀成品茶,長三厘米許,整個茶芽為白毫覆被,銀裝素裹,熠熠閃光,令人賞心悅目。沖泡后,香氣清鮮,滋味醇和,杯中的景觀也使人情趣橫生。茶在杯中沖泡,即出現白云疑光閃,滿盞浮花乳,芽芽挺立,蔚為奇觀。
竹葉青
峨眉竹葉青產于巍峨挺秀的峨眉山,茶樹居于群山環抱之中,生長于云霧繚繞之處。其外形扁平光潤,挺直秀麗,色澤嫩綠油潤;茶葉泡開一兩分鐘之后,舒卷自如,靈動飄逸,葉間泛出絲絲的金黃,清香馥郁,湯色嫩綠明亮;滋味甘甜醇爽,令人舌底生津。
蒙頂黃芽
蒙山在川西名山與雅安之間,橫貫南北,上下千米,山勢巍峨,五峰交疊,重云密霧,宛若蒼蓮,風景如畫。有句廣為流傳的俗語,“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可見蒙頂山茶久負盛名了。唐代詩人白居易也有吟詠蒙山茶的詩句:“琴里知聞惟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黃芽”,又名露芽,清明前采摘圓肥黃綠單芽,約八千個鮮芽制成一斤干茶。芽條壯碩,芽尖畢露,色澤黃亮、油潤,薄覆金毫。湯色淡黃明亮,底芽嫩黃,其味濃醇甘香。
廬山云霧
廬山云霧最早是一種野生茶,因產自中國江西省九江市的廬山而得名。宋代開始被列為“貢茶”。云霧茶風味獨特,由于受廬山涼爽多霧的氣候及日光直射時間短等條件影響,形成其葉厚,毫多,醇甘耐泡。通常用“六絕”來形容廬山云霧茶,即“條索粗壯、青翠多毫、湯色明亮、葉嫩勻齊、香凜持久,醇厚味甘”。每年3月下旬,廬山各大茶場陸續開始大規模采摘春茶,意味著一年之中品質最好的廬山云霧茶“明前茶”即將進入市場。有詩贊曰:“廬山云霧茶,味濃性潑辣,若得長時飲,延年益壽法”。
婺源茗眉
婺源茗眉產于江西省婺源縣,因其條索纖細如士女之秀眉而得名。婺源茗眉大部分生長在山明水秀、傍溪靠澗的谷地里或山坡上,土層深厚、肥沃,氣候溫和,更重要的是采制工藝獨具一 格,使茶葉品質外形內質兼優。婺眉的采摘標準為一芽一葉初展,要求大小一致,嫩度一致。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廚影美食。其外形彎曲似眉,翠綠緊結,銀毫披露,翠潤美觀。沸水沖泡飲之,翠嫩茶芽在水中細細舒展,湯色清澈明亮,幽香沁人肺腑,似有蘭花異香。滋味鮮爽、甘冽,長時彌淪齒煩之間,余味不盡,回味無窮。
謹防“翻新”明前茶
一般而言,綠茶的保質期在1—2年,不少為了搶占市場而提前上市的所謂“明前茶”,有可能是添加香料“翻新”的陳茶。這類翻新茶光澤暗淡,顏色偏黃,香料返青并不持久,綠茶特有的炒豆香不明顯,且很容易返青。
識別明前茶首先要干看(在茶葉沖泡前),看茶葉的外形、色澤,品味香氣。春茶的葉子一般裹得較緊,肥壯厚實,有的還有較多毫毛,色澤鮮潤,條索要一芽一葉分明,香氣濃郁新鮮。其次是濕看(在茶葉沖泡后),新茶沖泡時茶葉下沉較快,香氣濃烈持久,滋味醇厚;綠茶湯色綠中透黃,紅茶湯色紅艷顯金圈;茶底柔軟厚實,正常芽葉多。
如何沖泡明前茶
1、剛炒制好的明前茶最好不要馬上喝,新茶要先放上一到兩個星期,味道會更好。經過適當的存放,不僅可以去掉“火”味,而且還可以降低干茶的水分。例如新炒制的龍井茶要放在放有生石灰的缸中干燥,去火,經過一個星期左右存放,泡出龍井茶才能達到“色綠”、“湯清”、“香高”、“味醇”的品質要求。
2、沖泡明前茶水不要用沸水。綠茶比較“柔弱”,過高的水溫或悶泡將對茶味產生“毀滅性打擊”,一般以80度左右為宜。茶葉愈嫩、愈綠,沖泡水溫要低,這樣泡出的茶湯才能嫩綠明亮,滋味鮮爽,茶葉中營養成分也較少破壞。另外,沖泡細嫩的明前茶,最好用水質比較輕的礦泉水或者是井水,自來水會大大削弱茶香。
3、最好選用玻璃杯沖泡。明前茶不僅要求湯綠,味鮮,香氣馥郁,而且還要求形美,龍井茶的干茶外形要“扁”、“平”、“直”,碧螺春干茶外形要“卷曲成螺”、“滿披白毫”等等。
4、泡法也有講究。漂浮在水中的芽葉,從水面掉落至杯底數量占比1/3可出第一泡湯,占比2/3可出第二泡湯,全部跌落至杯底則出第三泡湯,此時綠茶的耐泡度也接近尾聲,此謂綠茶“三起三落”泡法。如此泡綠茶,第一泡往往鮮爽偏甜,第二泡雖有苦味,喉頭回甘舒服,第三泡則澀味漸顯。
5、針對不同的綠茶,沖泡的方法也有不同。如茶葉扁平的西湖龍井,適宜用中投法(先置80℃溫水于杯,投茶5克,再加水至150毫升);茶葉輕拋的黃山毛峰,則適宜直接投茶,加水1/3,靜置片刻后再加滿。
春茶不是越早越好
在市場上還有一種偏向,認為春茶“以早為喝”、“春茶越早越好”。尤其是在近幾年茶葉消費走高的市場趨勢下,甚至逐漸變成一個被熱炒的認知概念。然而春茶并非是越早越好。
宋詡在《竹嶼山房雜部》中引《學林新編》評論: “然氣有先后,地有寒熱,茶有早晚,惟取萌蘗為上,不得泥此以論茶也。”在宋詡看來,社前、明前、雨前都不重要,要點在于地氣的寒熱。也就是說地面積溫的高低為茶葉采摘的評判標準。各種茶的最佳采摘時間也不一樣,如太平猴魁,是一定要在谷雨后才開始采摘的。
所以,判斷一款綠茶的優劣,明前明后的采摘時間并不是唯一標準,更重要的是它的產地是否為核心產區,以及加工制作中的殺青環節是否到位。雖然明前茶的上市給我們帶來了春的消息,但是也沒有必要盲目去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