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的覺得解饞好吃
不喜歡的認為這是重口兒”
1 說起鹵煮,全稱是鹵煮火燒,屬于北京地區的特色民間小吃。從小在北京長大的人基本都會愛到骨子里,有日子不吃,就一定會惦記這一口兒。但身居北京的外地朋友卻不盡相同,喜歡的覺得解饞好吃,不喜歡的認為這是重口兒。不過,相比豆汁兒的撲鼻,一碗香味獨特的鹵煮,可能是接受吃內臟者的天堂。
流油的大小腸、帶小泡兒的肺頭、幾小塊偏肥軟爛的豬五花、炸脆的豆腐條、略帶嚼勁的菱形火燒,分別被剁成有規律的小塊,按部位陸續碼放在碗里,再配上一大勺滾燙的棕醬色濃湯,蒜水、韭菜花醬、腐乳汁兒、辣椒油,幾種佐料任意添加,最后在撒上碧綠的香菜段兒,一碗精致的鹵煮火燒就大功告成了。
“豬內臟和蘇造肉
偶然相遇,就有了鹵煮火燒”
2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北京的鹵煮和清宮廷名菜的蘇造肉扯上了關系。不可否認,鹵煮這種民間小吃,難登大雅之堂,所謂蘇造肉的高級論,是因為乾隆厚愛的御廚張東官是蘇州人,深知乾隆喜食厚味之物,多種香料烹調的五花肉格外受乾隆喜愛。說回鹵煮,京城赫赫有名的小腸陳,創始人正是當年負責蘇造肉承差的其中一人。蘇造即為酥造,肉的口感和香料的運用是這道豬肉菜的關鍵。
晚清民國的動蕩時期,軍閥混亂、戰火連天,京城里的百姓苦不堪言。平日里根本吃不上肉,遇到大戶人家丟棄的下水內臟,更是舍不得扔。流落在民間的各種宮廷菜單也花樣百出,蘇造肉的配方也在其中。恰巧豬內臟和蘇造肉偶然間相遇,就有了鹵煮的誕生,鹵煮火燒一開始作為夜宵的小攤兒出現。雖然現在看來,內臟是鹵煮的主料,其本身含有大量嘌呤,極不利于健康。但在當時,連肉都吃不上的老百姓,能在一個碗里,吃到好幾口葷腥,實屬不易。正是這樣,鹵煮在京城民間流行開來。
“劉輝生于1988年
曾獲得“中國烹飪大師”
3 時光跳轉至今,一個北京的年輕人,一位生在80后尾巴的靦腆大廚,一份看似神秘的酒店工作,都出現在一個擺“夜攤兒”的攤主身上。劉輝,生于1988年,曾獲得“中國烹飪大師”、“中國名廚”等多項大賽的金銀獎。菜品研發是他白天在酒店里的工作重點,曾經主做過滿漢全席的滿漢席,極富藝術感的分子料理,這些看似高端的工作經歷,讓劉輝對多種食材的處理,調料的運用,香料的辨別,遠遠超過了很多同齡人的美食體驗。
繁華的西單大街上,無數高樓并齊,西單大悅城酒店,位于逛街人群擁擠的大悅城樓上,劉輝就在這里上班。年復一年、日復一日,酒店的安逸生活,讓這個靦腆的北京男生再也壓抑不住自己內心的抱負,渴望做出點屬于自己的事情。身邊一直對自己諄諄教誨的路師傅,讓劉輝技藝純熟,而人稱“京城豆腐白”的白常繼,手上拿著上百年的蘇造肉秘方,似乎也在向他招手,種種原因加之自己內心的渴望,讓劉輝下定決心辭去酒店的日常工作,擺攤兒專心做鹵煮。
“讓年輕人喜愛鹵煮
讓在北京生活的外地人接受”
4 “我本身就很喜歡吃鹵煮,小時候也沒少吃,小腸陳、門框、北新橋,還有很多不知名的鹵煮店我都去吃過?!鄙頌楸本┤说膭⑤x,心底里承認,自己從小就愛吃這一口兒。即便是后來做了酒店的大廚,每逢周末休息,還是會和幾個發小兒一起吃鹵煮,相互開岔,嬉笑怒罵。
雖然鹵煮不入流,但想做出一碗能賣出去的鹵煮,沒點兒本事可不行。不服輸的劉輝為了研究鹵煮,沒少下功夫,憑著多年對香料的理解,反復調制鹵煮湯。多次向白常繼老師請教制作鹵煮的一些技巧,細心加之耐心的品嘗。經過無數次嘗試,劉輝調制出一種獨特的湯汁,使鹵煮下水中的臟氣味兒幾盡消失,讓香料和內臟的香味融合的更加純粹。劉輝在思考,自己的這種做法一定會讓更多的人年輕人喜愛上了鹵煮。
“好好的北京孩子
怎么就干起了小商小販
白日里干廚師沒少受苦受累
大晚上的還這么折騰”
5 幾年前的萬豐橋角落,寒冬泠冽,一個戴著鴨舌帽,白嫩且斯文的男生,并不知道自己已經在零下十幾度的情況下站了多久,甚至有幾次都是帶病出攤兒?!捌鸪跤泻荛L一段時間,都沒有一位客人買我做的鹵煮。”提起這些故事,劉輝已經不覺得凄慘,反而是這些冷漠的經歷讓他愈加堅強,學會承受孤獨,進而歷練成長。老天總是眷顧勤奮的人,逐漸,有人嘗試劉輝攤兒上的“6號院鹵煮”,一些北京的頑主甚至吃完后,還不見外的和這個靦腆、穿搭有型的攤主聊的很歡,開玩笑說劉輝開的是“鬼攤兒”!乃至以后大家都成了劉輝心里最早的一批的“鬼友”。
不知不覺劉輝有了一個新的稱呼—“鬼廚”,只因他在夜間出攤兒,天不亮就撤攤兒;熟悉他的人,后來了解到他白天在酒店做菜品研發,在業界也算小有名氣。劉輝欣然接受了這個名字,與此同時,劉輝也將攤位上的“6號院鹵煮”改名為“鬼鹵煮”。說起那時擺攤兒賣鹵煮的經歷,劉輝坦言,對于這件事兒開始家里全是反對的聲音?!昂煤玫谋本┖⒆樱趺淳透善鹆诵∩绦∝?,白日里干廚師沒少受苦受累,大晚上的還這么折騰,真的理解不了這小子當時在想什么?!眲⒏富貞浧鹜抡f道。
“紅色的燈籠 日式居酒屋
‘鬼鹵煮’三個粗黑字
綠色的房檐,生怕裂紋的墻”
6 時間沒過太久,劉輝的“鬼攤兒”從橋底搬到了豐臺東大街6號院,也不再是夜間出攤,而是有正常的營業時間,中午和晚上兩個時段。除了可以吃到“鬼鹵煮”,還有一些地道的北京小菜兒,店面不大,去吃的客人大都是以前吃過“臟攤兒”的老主顧。
店門口紅色的燈籠,像極了日式居酒屋,緊密的寫著店名“鬼鹵煮”三個粗黑字。綠色的房檐,生怕裂紋的白墻,依稀讓人回到90年代初的北京筒子樓。進店后墻上不僅有劉輝獲得的大小榮譽、“鬼鹵煮”的三個書法字,還有劉輝和一些明星的合影留念,正中間的老式收音機,自制的綠豆酒罐子,喝水用的白色搪瓷杯,厚厚的手寫菜單。
制作鹵煮的大鍋里,所有的食材都清晰可見,入座以后會有點小擠,原木色的板凳不知是用了多久,店里除了“鬼鹵煮”還有酸菜白肉鍋,鮮椒牛蛙鍋,麻辣小龍蝦,除了這些大家伙,涼拌萵筍絲、土豆絲、鹵豬蹄兒、鹵雞爪都可以吃到。
“再好吃的鹵煮,
倘若內臟處理的不干凈
就絕對不能賣
一定要對客人負責任”
7 說起現在的“鬼鹵煮”,劉輝也承認,老湯的渾厚香味肯定比最早擺“臟攤兒”時期的味道更醇厚一些。對于下水自身臟器味兒的處理,劉輝從來不敢怠慢,因為他深知就算自己能做出再好吃的鹵煮,倘若內臟處理的不干凈,就絕對不能賣,一定要對客人負責任。
“泰國曼谷的當地食客
因為喜酸好辣,
逐漸接受京味兒的菜肴”
8 一次偶然的泰國旅行,讓劉輝萌生了在曼谷開餐廳的念頭?!拔夷谴稳ヌ﹪鎯海谐套詈笠惶煸谑锥悸?,吃了一家當地很火的中餐,出乎意料的是,我感到非常難吃,但是當地人好像還挺喜歡的,那會兒我就在想,我是廚師出身,做成這樣都有這么多人吃,要是我開個店一定能超越他,當時也只是想想,沒想到機緣巧合之下,還真開了餐廳?!?/p>
離開曼谷最擁擠的市區,一棟幾層小樓,外加住宿,在曼谷吃到三千公里外的京味兒菜,在熱帶吃到白瓷碗的北京鹵煮,這已經成為現實。酒店的菜品研發經歷讓劉輝相信,菜品必須因地作出改變,適應多變的飲食環境,滿足各年齡的顧客需求,切合當下的物質條件。
不知不覺,曼谷的京味樓做了起來,北京的鬼鹵煮也沒有耽擱,鹵煮里香料的配比牢牢掌握在劉輝的心里。北京去泰國游玩兒的旅客已經擁擠不堪,泰國曼谷的當地食客,正是因為喜酸好辣,在逐漸接受北京的鹵煮、炸醬面、醬豬蹄、醋溜木須,這些京味兒的菜肴。
“一碗鹵煮
不僅僅是情懷
更是對于歷史
中國傳統手藝的尊重”
9 做生意一定是為了掙錢,錢可以通過勤奮和多種方式獲取。但這些物質層面的事情還遠遠不夠,劉輝心里想的更多的,則是怎么讓北京的一部分飲食文化真正輸出到曼谷。通過文化傳遞出的深層次奧義,或許正是依靠地域的烹調方式,而傳達出特有的文化內涵。一碗鹵煮并不能完全代表北京味道,但一碗鹵煮正是劉輝心里最認可的京味情懷。沒有人知道劉輝的生意會做多久,但仔細察覺,你會發現,劉輝所堅持的鹵煮不僅僅是情懷,更是對北京那段歷史和對中國傳統手藝的尊重!
來源:文/???,圖/劉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