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文杰(1917年8月23日——2011年1月21日),著名敦煌學家。嘉陵江畔一學子,1945起追夢敦煌。五十多年面壁,其臨摹的“都督夫人禮佛圖”、“張儀潮出行圖”等作品,堪稱經典;以《九色鹿連環畫藝術特色》、《玄奘取經圖》、《敦煌壁畫中衣冠服飾》等著作獨樹一幟。曾榮獲“敦煌石窟保護研究貢獻獎”、 “造型藝術創作研究成就獎”、“敦煌藝術保護研究終生成就獎”,曾任著名敦煌學家、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日本東京藝術大學客座教授,享譽中外。
段文杰先生是敦煌學研究的領軍學者。在探討敦煌藝術的民族傳統、風格特點、源流演變、藝術成就等方面進行了開拓性的研究,有著獨到的見解,有著精深的造詣,取得了顯著成果,成為敦煌藝術研究的集大成者,可謂著作等身,許多著作堪稱敦煌學的扛鼎之作。
1944年,國畫大師張大千將自己臨摹的敦煌壁畫帶到四川舉辦展覽。正在國立藝專學習的段文杰站在畫前,激動異常。段文杰后來說:“看到張大千先生的臨摹作品后,我著了魔,所以我到了敦煌。”從1946年開始,段文杰共臨摹各洞窟不同時期的壁畫340多幅,面積達140多平方米。這一成績在敦煌莫高窟個人臨摹史上創下了第一。1947年和1948年,段文杰及其同事們對莫高窟洞窟進行了一次全面的編號、測量和內容調查,他們做的洞窟編號被認為是最完整和科學的,至今仍在沿用。
段文杰先生畢生從事敦煌壁畫的臨摹與研究工作,他的臨摹品是最接近原作的精品。往往達到亂真的程度。而且,他經過常年的研究之后,復原臨摹的一些壁畫,使我們了解到敦煌藝術的真實面貌,他的臨摹真正體現了他的論文中指出的“臨摹就是研究”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