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認為,尿液的排泄與膀胱開合有關,而膀胱的開合則依賴于腎,如果腎或膀胱出現問題,就可能導致小便不暢。現代醫學則認為,小便不暢多與前列腺增生、尿道狹窄、尿道結石等尿道阻塞,或者大腦、脊髓損傷、炎癥或腫瘤等疾病導致的神經系統病變有關。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男科中心袁亦銘認為,決定排尿力量的主要是膀胱逼尿肌和尿道通暢情況,前者決定尿液排出的動力,后者反映排尿過程中遇到的阻力。因此可以說,只要排尿過程沒有阻礙,且有力度,就是小便有勁的表現。至于時間長不長、量大不大則與此無關。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老年病中心李躍華教授說,保持小便順暢,首先要從飲食入手,做到營養合理搭配,少吃腥、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戒煙忌酒。日常生活中多吃些補腎利尿的食品,如鱸魚、鯉魚、牛骨、黑豆、赤小豆、黑芝麻、栗子、松子、核桃、冬瓜、蓮藕等。或者吃些藥膳,如在湯或粥中加入適量的枸杞子、蓮子、芡實、山藥、茯苓等。還要適當吃些利水的水果如西瓜、木瓜等。其次要及時排尿,不要強忍不解,久忍小便可致排尿不盡或尿時疼痛。另外還要注意飲水量和飲水時間,少量分時飲,不要等口渴才喝,每天飲水量至少1升,飲水過多或過少都會導致小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