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出售
現有金域華府3號樓毛坯房屋一套出售,位于靖邊縣政府西北側,161m2,三室一廳一廚二衛(兩陽臥),戶型方正,有子母車位和小房,好地段好樓層,價格優美。房主直售,非誠勿擾,聯系電話:18691287899,15596004556
網絡圖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煤炭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將成為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指標任務。為了客觀分析影響和制約靖邊縣煤炭產業發展困難和問題,積極探索全縣煤炭產業發展思路,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加快煤炭資源開采利用,現對靖邊縣煤炭資源開發利用情況提幾點建議,僅供參考決策。
一、基本情況
(一)煤炭資源儲量情況。全縣煤炭資源分布面積達1500多平方公里,是神府煤田連接部分,探明儲量約91億噸,預測總儲量150-200億噸。主要分布在紅墩界、黃蒿界、海則灘、東坑、寧條梁等鎮,埋藏深度在450-800米之間。煤質指標基本能夠達到發電鍋爐燃料用煤和液化原料用煤指標要求,煤種以長焰煤、不粘煤為主,平均發熱量6500大卡以上,為優質動力用煤。
(二)井田地質構造情況。井田位于鄂爾多斯盆地陜北斜坡中南部,地質構造簡單,總體構造形態為東西向傾斜的單斜構造,地層傾角小于1°,局部為波狀起伏,區內無巖漿活動,井田內未發現斷層。井田含煤地層為侏羅系中統延安組,共含煤3~8層。礦井水文地質類型為極復雜類型,煤層頂底板條件較好,瓦斯較低,地溫梯度屬于正常區,為煤炭開采利用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三)礦區開發建設情況。2021年—2025年全縣計劃開工建設煤礦四處,分別是海則灘礦井、黃蒿界礦井、海測灘礦井和紅墩界礦井,累計設計生產能力2400萬噸每年,“十四五”末煤炭產量將達到1500萬噸/每年。其中,海則灘礦井設計生產能力為600萬噸/每年,可采儲量6.1516億噸,占地面積200平方公里,設計服務年限為74.2年,由陜西億華礦業開發有限公司開發建設,永泰公司控股70%,縣政府控股20%,自然人控股10%;黃蒿界礦井設計生產能力為300萬噸/每年,可采儲量2.7億噸,占地面積178平方公里,設計服務年限為68年,由陜西元盛煤業有限公司開發建設,4個自然人控股;海測灘礦井設計生產能力為500萬噸/每年,可采儲量5.4億噸,占地面積189.15平方公里,設計服務年限為60.6年,由陜西延長石油靖邊煤業有限公司開發建設,延長礦業公司控股80%,市政府控股10%,縣政府控股10%;紅墩界礦井設計生產能力為1000萬噸/每年,可采儲量11.9398億噸,占地面積265.38平方公里,設計服務年限為85.3年,由山東中興能源有限公司開發建設,山東棗莊礦業集團和中國信達有限公司控股90%,縣政府控股10%。
二、效益預測
礦井建成投產后,煤炭業就業人員將達到4800人左右,與煤炭產業關聯的建材、運輸、服務業等就業人員將達到6000人左右,將新增就業崗位10800多個,實現勞務收入4.5億元。煤礦繳納稅金約18億元,政府股權分紅約16億元。煤炭、化工、建材工業將新增固定資產投資約152億元,相關配套設施建設新增固定資產投資約6億元,新增固定資產投資約158億元。以煤為原料,通過煤化工轉化,實現煤油氣資源綜合利用,將達到調整全縣能源化工結構、延長產業鏈條的目的。隨著煤炭工業、煤電工業、煤化工業、建材工業的進一步發展,將帶動全縣運輸、服務業等第三產業的大力發展,以煤炭和以煤炭次生產品為原料的企業蓬勃發展,全縣財政收入將得到快速增加,居民增收機會將明顯增多,收入水平、消費水平、居住水平將得到顯著提高,文化、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得到快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化進程將進一步加快,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將步入健康和諧發展的快車道。
三、存在問題
多年來,靖邊縣積極推進煤炭資源開發利用,但由于種種原因,煤炭資源開發利用整體進展緩慢。
(一)總體規劃滯后。雖然全縣在推動煤炭資源開發利用上做了大量工作,但因國家對煤炭資源探礦權轉采礦權的核準手續辦理較慢,影響了全縣制定煤炭資源開發利用總體規劃的進程。目前,全縣煤炭資源開發利用總體規劃初稿已形成,預計2021年底獲得國家核準后,組織專家評審,發布總體規劃。
(二)勘查程度偏低。由于靖邊縣煤炭資源開發起步晚,勘查面積小,勘探程度較低,缺乏儲備資源。目前已勘查區域僅限為海則灘、黃蒿界、紅墩界、東坑、寧條梁等鎮,全縣其他區域煤炭資源勘查情況還是一片空白,嚴重影響了全縣煤炭資源開發的進一步發展。
(三)項目推進緩慢。由于受國家宏觀政策影響,煤炭、化工項目核準難度較大,影響了項目進度。且前期工作程序多而復雜,可行性研究、產品研究、市場研究、用地審批、環評審批等方面的手續辦理耗時過長,導致前期工作進展不順利。目前規劃建設的4個礦井,正在辦理相關手續,預計“十四五”期間正式投產。
四、意見建議
靖邊縣應立足現有的基礎條件,著眼未來發展趨勢,合理規劃、發揮優勢、分步建設、聯片開發,重點突出“以煤為主、多業并舉、環保高效”的原則,力爭把靖邊縣建設成為“創新、綠色、和諧、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大型能源化工基地。
(一)科學編制規劃,強化規劃指導。在煤炭產業開發建設中,全縣要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的原則,杜絕資源浪費嚴重、發展方式粗放、安全事故多發、環境治理滯后的現象,按照國家產業政策、環保要求和行業準入標準,高水平設計、高門檻準入、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堅決克服“建成一個煤礦,染黑一條河流,留下一堆廢渣,損壞一片糧田”的狀況。
(二)加強區域融合,爭取政策支持。靖邊縣作為鄂爾多斯盆地的重要組成地區,要積極向省市建議,加大與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等周邊涉煤區域的融合力度,聯合組成鄂爾多斯盆地煤炭資源開發區,使全縣在煤炭產業開發上能夠與晉陜蒙三角地區享受同等待遇,保證國家給予長期、穩定、持續、直接的政策支持。力爭在“十四五”期間,將全縣煤炭資源開發列入國家能源建設總體規劃,使靖邊縣進入全國大型煤炭基地建設序列,進而申請國家勘探基金和中央財政補貼,加大對煤炭資源勘探開發的投入力度。
(三)合理確定布局,謀劃園區建設。根據不同礦區、不同煤質成分以及生態鏈的內在要求,科學確定井田布局、開采順序、開采方法、開采規模。參照內蒙古鄂爾多斯、山西大同等地“一區多園”的模式,打破行政區劃,規劃煤炭工業園區,最大限度地發揮各種煤的潛在價值。對列入開發的重點礦區,要通過統一規劃布局后,視同工業園區,在吸納投資、改善投資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及稅收等方面,給予政策優惠。
(四)加大開發力度,做好招商引資。根據相關數據和資料預測來看,我國2030年碳排放量將達到最高峰,之后碳排放不再增加。因此,2022-2025年是辦理煤礦相關手續的黃金期,靖邊縣要抓住這個機遇,把煤炭資源開發作為支柱產業,進一步加大東坑、寧條梁等鎮的煤炭資源開發力度。借助必要的行政干預手段,以資源為資本,充分發揮政府掌握煤炭資源探礦權的優勢,實施資源資本化策略,充分調動企業開發煤炭資源的積極性、主動性。兼顧煤炭產業開發的迫切需要和開發資本相對短缺的實際,通過招商引資,吸引國內實力雄厚的企業參與,解決資本和技術問題。
(五)認真開展詳查,摸清資源家底。積極探索多區域、多礦種兼探工作,促進礦產資源勘查開發集約化。努力爭取上級煤炭地質勘查部門支持,將全縣煤炭資源勘查納入省市勘查計劃。要多渠道、多形式爭取煤炭資源詳查的投入,全面摸清全縣煤炭資源的底數,進一步完善煤炭產業開發的基礎支撐體系。在資源詳查的基礎上,根據煤炭資源分布情況,科學制定煤炭產業遠景開發規劃,將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生態相結合,最大限度地減少資源浪費,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充分發揮煤炭產業在縣域經濟發展中的戰略地位。
(六)合理開發利用,延長產業鏈條。運用高新技術開發煤炭資源,減少碳排量,實現低耗能,提高煤炭資源利用率。合理開發海則灘、黃蒿界、紅墩界等鎮煤炭資源,為榆能化一期填平補齊工程配套原料煤。鼓勵企業以煤為原料生產合成油、甲醇及下游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持續推進紅墩界煤電一體化項目,支持陜西延長石油(集團)建設200萬噸/煤基油醇聯產項目,積極發展高效超臨界發電和流態化開采煤炭示范推廣項目,有效提升產業鏈條水平。
(七)強化服務意識,營造創業環境。按照“政府創造環境,企業創造財富”的理念,將服務轉化為政府政策,融入政府政務流程。從政策層面綜合運用財稅、金融、投資、價格及法律等手段,認真研究和解決煤炭資源綜合開發利用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超前安排煤炭開發電力供應、金融服務、通訊網絡、交通運輸、土地征用、水資源利用等配套建設項目。加強部門溝通銜接,全力配合,改進服務態度,提高辦事效率和質量,以公開、公正、便捷、高效的工作作風,為煤炭資源開發保駕護航。
來源:靖邊縣政府辦公室 作者:王 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