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來到人世間,就坐上了一部高速的單程列車,在向死而生的每一段生命旅程中,處處都是起跑線, 所以失敗了不必懊惱,我們可以隨時啟程,也可以在暫駐初程之后選擇總結,讓自己更加充沛地奔向遠方。
生而白板的生命個體最初都是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都需要快速奔跑才能到達每個階段的終點, 而這一刻的終點不過是對過去的總結,失敗了也無需介懷,隨時出發, 相信自己,在下一個旅程中會有收獲。一時的失敗并不意味著一生的失敗,眾所周知,人生不如意者常十之八九,處在困苦中的我們總希望早點結束厄運,卻不知這正是每個生命的必然經歷。拿破侖的諄諄教誨如洪鐘般響起:“當最困難的時候,就是離成功不遠了。”是的,從起點開始,就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只要咬牙堅持,就會看到曙光。否極泰來,從此人生路上即使一直處于奔跑的狀態,也會是帶著無比輕松的心情的。 正如俞敏洪復習三年考上北大是全新的起點,轉而被北大開除就是他在北大的終點,但這又是他開始培訓學校的起點,并且他一直以此為起點,不斷努力,不斷向前,傳承著在絕望中尋找希望的精神,從此沒有終點。
然而亦有人到達一階段的終點之后就自鳴得意,從此不再努力,以為上一段旅程中的成績足夠炫耀后半生。殊不知,即使是最慢的烏龜也能跑過睡著的兔子,人生更重要的不是腳下的位置,而是你未來的方向!只要你一直保持奔跑的狀態,相信你的起點是他人無法超越的。
人類的繁衍生息需要永恒的精神傳承。即使生命到了盡頭,靈魂依然能夠開啟一個全新的旅程,奄忽隨物化,榮名以為寶。是的,脆弱如蘆葦的生命會走到盡頭,偉大思想會化作漫天的飛雨滋潤你我的心田,做好自己,在這段旅程中留下永恒的痕跡,讓這段有終點的旅程重新開啟,讓后來者學會奔跑的姿勢,更讓人類的腳步走得更遠。
生命可息,但人類一直奔波在尋找自己的精神家園的路上。孔子的物質的生命早已經消逝,而儒家忠恕的思想卻早已融入華夏民族的血液中。偉大的靈魂可以超越生死,生命的消亡并不意味著走到了路的盡頭,中華民族正因為有如此偉大的思想才會走在更遠的路上。誠如張若虛所說:人生代代無窮已。是的,對于未來世界而言,人類沒有終點,所以走過一段生命旅程的我們要有更長遠的眼光,才能讓自己的人生更有價值。
平凡的我們要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至少在生命的結點,我們能夠讓精神有全新的開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