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腦梗塞急性期、恢復早期中藥組合物新的制備方法及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腦梗塞急性期、恢復早期中藥組合物新的制備方法及用途。
背景技術:
中國專利CN200310114532.X公開了一種治療腦梗塞急性期、恢復早期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本專利由我公司于2003年申報,并于2006年獲得發明專利證書,我公司應用此專利技術生產的天丹通絡膠囊,在臨床使用中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其中的丹參采用部分或者全部用乙醇提取,并以提取物的形式入藥,實踐證明,丹參的藥效成分溶出不佳;同時水蛭是通過水提·取,以提取物的形式入藥。水蛭的藥效成分主要是水蛭素,水蛭素是由65個氨基與3個二硫鍵組成的多肽,高溫下(80 V以上)分子中二硫鍵容易斷裂,分子結構極不穩定,在80 1:下只能穩定存在15 min0以目前的提取工藝,水蛭的藥效成分不能有效保存。此外該專利說明書中僅僅記載了其用途為治療腦血栓,具體功能與主治:活血通絡,熄風化痰。用于腦梗塞急性期、恢復早期,屬中醫中經絡風痰瘀血痹阻脈絡者,主治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偏身麻木、語言蹇塞等。而且目前所公開的其他文獻中也均未記載該中藥組合物的其他用途。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腦梗塞急性期、恢復早期中藥組合物新的制備方法及用途,其制備的中藥組合物在治療腦血栓上有更好的療效,并且能夠作為制備治療老年癡呆藥物的應用。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的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組成:川彎12-14%、豨薟草12-14%、丹參12-14%、水蛭3_5%、天麻12_14%、槐花7-9%、石菖蒲7-9%、人工牛黃0.3-0.5%、黃芪15_17%、牛膝7_9% ;具體制備步驟如下:
(1)、將水蛭粉碎為超微粉,超微粉粒度范圍5-45μ m ;超微粉碎可以破壞組織細胞壁,所以藥效成分在體內也有很好的溶出,從而使產品療效大大提高;
(2)、將丹參粉碎后依次用乙醇和純化水進行CO2超臨界萃取,保持萃取壓力為25Mpa-35 Mpa、萃取溫度為60_70°C,分別收集萃取物(主要為丹參酮類活性物質和總丹酚酸純化物);
(3)、川芎、石菖蒲用水蒸氣蒸餾提取揮發油,并分離出藥渣和水溶液;
(4)、將步驟(3)的藥渣與豨薟草、牛膝、槐花、黃芪、天麻加水煎煮,煎液濾過后與所述步驟(3)的水溶液混合后,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5 1.18 ;然后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70%,靜置后濾過,然后濾液濃縮得到稠膏狀提取物;
(5)、向步驟(4)的稠膏狀提取物中加入所述步驟(I)制得的超微粉、步驟(2)制得的萃取物、人工牛黃細粉以及適量淀粉,然后真空干燥、粉碎,最后加入所述步驟(3)制得的揮發油,混勻制得細顆粒。上述制備方法還進一步改進為:所述步驟(2)中的丹參粉粒度不小于50目;所述乙醇為體積分數95%的乙醇,所述乙醇和純化水CO2超臨界萃取的時間均為4小時、用量均為丹參粉重量的4倍;所述步驟(4)中煎煮過程具體為:煎煮三次,每次加水6-8倍,每次2小時;所述靜至時間為24小時;所述稠膏狀提取物的相對密度為1.25-1.30 ;所述步驟(4)中的濃縮溫度低于70°C。上述制備方法制得的中藥組合物在制備用于治療腦血栓病藥物中的應用。上述制備方法制得的中藥組合物在制備用于治療老年癡呆病藥物中的應用。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I)本發明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中,對水蛭進行超微粉碎,超微粉碎可以破壞組織細胞壁,使得藥效成分在體內溶出更快更多,從而使藥品起效更快,療效更好;且超微粉碎不經過長時間高溫處理,有效減少了水蛭主要有效成分水蛭素的降解損失,使得本品的有效成分含量更高,從而提高了本發明中藥組合物的療效。( 2 )本發明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中,丹參全部進行CO2超臨界萃取,使得丹參的提取率更高,且CO2超臨界萃取溫度低,不經過高溫處理,有效避免了高溫提取過程中丹參中對熱不穩定的有效成分如丹參酮的損失,從而使得本發明中藥組合物有效成分含量更高,質量更好,療效更好。(3)臨床對比研究實驗結果表明,工藝改進后的廣品在腦血檢(中風病)上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原工藝產品療效。(4)動物藥效學實驗結果表明,本發明制備的中藥組合物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增強記憶能力的作用,對防止腦神經元損傷有積極作用,因此,本專利產品對老年癡呆(AD)有療效。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實施例1
按照以下重量比分別稱取下列組合物:川芎12%、豨薟草14%、丹參13%、水蛭3%、天麻14%、槐花9%、石菖蒲9%、人工牛黃0.3%、黃芪17%、牛膝8.7%。按照以下步驟制備中藥組合物:
(1)、將干品水蛭先用普通粉碎機粉碎成初級粉,再用超微粉碎設備將初級粉粉碎成超微粉,超微粉粒度范圍5-45 μ m ;
(2)、將丹參粉碎后(過50-60目篩)依次用其質量4倍的乙醇(95%)和純化水分別進行CO2超臨界萃取以獲得丹參酮類活性物質和總丹酚酸純化物,保持萃取壓力均為25Mpa-35Mpa、萃取溫度均為60-70°C,萃取時間均為4小時,分別收集萃取物;
(3)、川芎、石菖蒲用水蒸氣蒸餾提取揮發油,并分離出藥渣和水溶液;
(4)、將步驟(3)的藥渣與豨薟草、牛膝、槐花、黃芪、天麻加水煎煮三次,每次2小時,煎液濾過后合并濾液,并與步驟(3)的水溶液混合后,在50°C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5
1.18 ;然后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70%,靜置24小時后濾過,然后濾液在50°C減壓濃縮得到相對密度為1.25-1.30稠膏狀提取物;(5)、向步驟(4)的稠膏狀提取物中加入所述步驟(I)制得的超微粉、步驟(2)制得的萃取物、人工牛黃細粉以及適量淀粉,然后真空干燥、粉碎,最后加入所述步驟(3)制得的揮發油,混勻制得細顆粒。實施例2
按照以下重量比分別稱取下列組合物:川彎14%、薟草14%、丹參14%、水蛭5%、天麻14%、槐花9%、石菖蒲7.5%、人工牛黃0.5%、黃芪15%、牛膝7%。制備步驟同實施例1。實施例3
按照以下重量比分別稱取下列組合物:川芎14%、薟草12.5%、丹參14%、水蛭5%、天麻12%、槐花7%、石菖蒲9%、人工牛黃0.5%、黃芪17%、牛膝9%。制備步驟同實施例1。將實施例1-3制備的中藥組合物等比例混合后,制成膠囊,每粒0.4克,進行臨床試驗:
一、中風病(腦血栓)臨床試驗 病例選擇標準
中風病診斷標準:參照《中藥新藥治療中風病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所定標準:中風癥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神識昏蒙,舌強言謇或不語,偏身麻木,符合中經絡(無神識昏蒙)者。瘀血痹阻脈絡證辨證標準:參照《中藥新藥治療中風病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主癥:
(I)半身不遂,(2)舌質紫或暗或有瘀斑,(3)脈細弦或細澀;次癥:(1) 口舌歪斜,(2)言語謇澀或不語,(3)偏身麻木,(4)或頭暈目眩。病例排除 標準
①短暫性腦缺血發作。②經檢查證實由腦腫瘤、腦外傷、腦寄生蟲病、代謝障礙、風濕性心臟病、冠心病及其他心臟病合并房顫引起腦血栓者。③70歲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婦女,對本藥過敏者。④合并有肝、腎、造血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等嚴重原發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⑤未按規定用藥,無法判定療效或資料不全等影響療效。治療方法
治療組服用按本發明制備方法制得的中藥組合物,對照組服用按原制備方法(CN200310114532.X記載的制備方法)制得的中藥組合物。兩組均每天服藥3次,每次5粒,兩組觀察時間,均以30 d為I療程,1-3療程結束評定療效。療效判定標準
中醫診斷療效標準:參照1986年中華全國中醫學會內科學會修訂的《中風病中醫診斷療效評定標準》。療效滿分28分,起點分最高不超過18分,其療效評定方法:[(治療前積分一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X 100%,以百分數表示。痊愈:積分彡85%,神經系統癥狀和體征基本消失,生活完全自理,病情恢復程度達85%以上;顯效:積分> 50%,神經系統癥狀和體征大部分消失,可獨立步行,生活部分自理,病情恢復程度達50%-85% ;有效:積分彡20%,癥狀和體征部分消失,扶持可下床站立,生活不能自理,病情恢復程度達20%- 50% ;無效積分<>
經Ridi分析,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 <>
組別In I痊愈I顯效陏效I無效I有效率 —
權利要求
1.種治療腦梗塞急性期、恢復早期中藥組合物新的制備方法,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的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組成:川彎12-14%、豨薟草12-14%、丹參12-14%、水蛭3-5%、天麻12-14%、槐花7-9%、石菖蒲7_9%、人工牛黃0.3-0.5%、黃芪15_17%、牛膝7_9% ;其特征在于,具體制備步驟如下: (I )、將水蛭超微碎粉至粒度范圍5-45 μ m,得水蛭細粉; (2)、將丹參粉碎后依次用乙醇和純化水進行CO2超臨界萃取,保萃取壓力為25Mpa-35Mpa、萃取溫度為60-70°C,分別收集萃取物; (3)、川芎、石菖蒲用水蒸氣蒸餾提取揮發油,并分離出藥渣和水溶液; (4)、將步驟(3)的藥渣與豨薟草、牛膝、槐花、黃芪、天麻加水煎煮,煎液濾過后與所述步驟(3)的水溶液混合后,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5 1.18 ;然后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70%,靜置后濾過,然后濾液濃縮得到相對密度為1.25-1.30稠膏狀提取物; (5)、向步驟(4)的稠膏狀提取物中加入所述步驟(I)制得的超微粉、步驟(2)制得的萃取物、人工牛黃細粉以及適量淀粉,然后真空干燥、粉碎,最后加入所述步驟(3)制得的揮發油,混勻制得細顆粒,即得本發明中藥組合物的有效成分。
2.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 療腦梗塞急性期、恢復早期中藥組合物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的丹參粉粒度不小于50目;所述乙醇為體積分數95%的乙醇,所述乙醇和純化水CO2超臨界萃取的時間均為4小時、用量均為丹參粉重量的4倍;所述步驟(4)中煎煮過程具體為:煎煮三次,每次加水6-8倍,每次2小時;所述靜置時間為24小時;所述步驟(4)中的濃縮溫度低于70°C。
3.利要求1或2所述制備方法制得的中藥組合物在制備用于治療腦血栓病藥物中的應用。
4.利要求1或2所述制備方法制得的中藥組合物在制備用于治療老年癡呆病藥物中的應用。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腦梗塞急性期、恢復早期中藥組合物新的制備方法及用途。本發明在中國專利CN200310114532.X原處方的基礎上,對生產工藝進行改進,其中水蛭進行超微粉碎,丹參全部進行CO2超臨界萃取,這種工藝有效保存了藥材中的藥效成分。通過臨床研究對比,工藝改進后的產品在中風病(腦血栓)上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原工藝產品療效。而且本發明制備的中藥組合物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對防止腦神經元損傷有積極作用,經藥效學研究,本發明產品對老年癡呆(AD)有療效。
文檔編號A61K36/8988GK103083559SQ20131000884
公開日2013年5月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0日
發明者徐云亭, 李玉生, 陳敏華, 商桂春, 聶偉, 張學濤 申請人:山東鳳凰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