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博士弗雷德里克·吉伯特(FrederickGibert)在《向上匯報》一書中提到:一場糟糕的匯報所耗費的生產力成本是可以被換算成金錢的——很多的金錢。
我們在企業工作中經常遇到這樣的情形,不管是多大規模的公司基本上都會每周開各種會議,比如計劃協調會、工作匯報會、整頓會,每一個人都滔滔不絕的匯報著自己的工作情況,開會的時間動輒三四個小時。
現實情況是,卻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這不是個例,基本上很多職場人都有這種困擾,明明自己很努力,老板總是不滿意。
實際上是沒有掌握匯報的技巧!
工作匯報就是通過一定的形式將單位(個人)某一特定階段工作的開展情況向上級進行反映和表述,以便上級指導或幫助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工作匯報也是單位(個人)工作的高度概括和總結,是爭取上級支持和幫助的有效手段。
工作匯報的形式分很多種,常見的形式主要分為:口頭匯報、書面匯報和多媒體匯報(PPT)。
口頭匯報
口頭匯報是最靈活的匯報方式,可以第一時間通過自己的口語化表達,將事情的來龍去脈梳理清楚,使領導掌握事情的進展。
書面匯報
書面匯報需要整理資料,雖然匯報的內容已經熟記于心,但是在呈文之前,還需要構思興文脈絡、文章版式、文件組成等,需要耗費一點的時間去準備。
多媒體匯報
而多媒體匯報主要指的就是各大企業常用的PPT、視頻等,屬于最耗時的匯報形式,但是卻是最高大上的,在一些重要場合使用比較多,除了要考慮匯報內容以外,還需要考慮受眾群體、主題構思、整體風格等要素。
其實在職場中,更多的人選擇口頭匯報的形式去進行日常工作匯報,一方面節約時間成本,而且能保證匯報的時效性。
口頭匯報有哪些技巧呢?
以下是我總結的7點關于口頭匯報的技巧,只要在日常工作中掌握好、運用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老板在交代你做某一項工作時,往往是出于對你的信任,但是老板并不是不關心工作的進展。有的員工工作做得很好,但是一想起來總和老板匯報,從心里就產生了抵觸心理。
實際上老板掌握員工工作進展的唯一渠道就是聽下屬的匯報,他每天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不可能總是盯著員工的工作,所以作為員工要及時的和老板進行匯報。
當老板從辦公室走出來,到你的面前,問你“工作有什么進展,現在怎么樣了?”的時候,實際上你已經錯過了匯報的最佳時間。
所以在承擔某項任務時,就要梳理清楚如何向老板匯報的問題。
中途匯報是一件很好的匯報形式,在你接受任務時,一定要有計劃性的做好階段性劃分,把一個長線工作劃分為不同的階段,在各個階段做好匯報工作。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例子,一位主管把同樣工作量的兩份工作交給不同的員工處理,員工A的工作效率高,處理能力也強,員工B工作態度端正,但是技術能力偏低,但是員工A自從接受這份工作以來,這件事情基本上算是石沉大海,過了一段時間,他喜出望外的告訴我,任務圓滿完成;而員工B接收工作以后,每隔一周就發一封電子郵件像主管匯報工作進展,雖然她的完成時間比員工A要慢幾天,但是漸漸的主管更加傾向于把工作交給員工B去做,原因就是他能及時的進行匯報!
對于老板來說,中途匯報的好處就是把風險提前預知,大大減少了局面不可挽回的情況發生,試想一下,如果分10次匯報工作,中途匯報每次規避10%的不可完成風險,最終即使工作無法完成只留下了10%的遺憾,但是如果只在工作完成時進行一次匯報,那有可能將是100%的風險,甚至于這個項目完全偏離老板的意圖。
作為員工,我們為了體現自己工作的優質性,從而往往對老板“撒謊”。但是老板可不這么想,從公司的組織架構上來看,員工有責任,主管需要負責人,而公司有損失,老板是主要負責人。
所以老板并不希望你對他說假話,否則當你發現事情已經發展到很嚴重的程度,再和老板匯報,老板已經處于被動局面,很難采取補救措施。
“墨菲定律”有四條經典理論:
a、任何事都沒有表面看起來那么簡單;
b、所有的事都會比你預計的時間長;
c、會出錯的事總會出錯;
d、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發生。
由此可見,當你越怕壞消息被老板知道的時候,往往越容易引起他的懷疑,這樣對你的工作開展也會產生負面效應。
把好消息及時與老板分享,把壞消息及時告知領導知情,這樣才能把工作做得及時高效。
我們在匯報工作的時候都遇到過這種現象,比如“不要什么小事都來找我,自己處理就好了”,也有“這么重要的事為什么自己擅做主張!”,所以,善于把握工作重點是一個關鍵。
任何工作都有關鍵環節,關鍵環節處理不好往往對整個項目產生很大的影響,這個時候,作為員工我們要充分的認識到,必須征得老板的同意!
所以在處理工作的時候,要培養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更要與領導保持良好的溝通,及時匯報就是最好的途徑。
把自己的處理措施告知老板,老板會給出你參考意見,如果可行,自然就按你說的辦,如果不可行,也能第一時間給出你指導意見,從而規避風險。
這才是最正確的處理方式。
職場中,經常遇到只會做事不會匯報的員工,在和老板匯報工作時,想到哪說到哪,老板聽完你的匯報,往往一頭霧水,摸不到重點。
口頭匯報的大忌就是毫無邏輯、沒有重點。
在匯報工作之前,梳理出一個脈絡大綱,把重點先梳理清楚,利用簡短、高效的匯報把問題說清楚。同時,匯報工作一定要有實質內容,員工及時匯報是好事,但是如果只流于表面,每個三小時匯報一次也沒有意義。
真正的匯報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前文說到,不管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都要和老板及時匯報,同樣,在匯報工作時不管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都要實事求是的講出來,萬萬不可夸大其詞、弄虛作假。
職場中,特別是員工,往往為了表現自己的工作價值,匯報工作時先給自己“邀功”。而有問題的時候,第一時間又會先把自己“摘清”,這樣的話,老板很難最初正確的判斷,有的時候還會做出錯誤的決定。
所以說,在職場中,在認清楚問題輕重緩急的情況下,盡量和老板說實話。
以前看電影《救火英雄》時,火場情況緊急,必須立即關閉輸油管道的手動閥門,但是油罐區領導刻意隱瞞需要關閉8000轉的事實,導致指揮部做出的決定不能有效實施,最終造成嚴重的后果。
所以,正確的做法是,有一說一的描述當前的工作情況。
工作中,匯報工作在所難免,掌握好方法才是關鍵,把控好領導需要員工如何匯報工作,才能第一時間做出正確的匯報。
掌握好這6點,助你輕松處理匯報問題。
1、主動一點,不要等老板問你的時候才想起來該匯報了
2、“中途匯報”是最好的匯報形式,讓老板實時掌握工作進展
3、不要報喜不報憂,不管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都要第一時間告知老板
4、對于關鍵環節,不要自己輕易下決策
5、匯報工作要先將重點,老板也是很忙的
6、匯報工作講實話,不要夸大,更不能弄虛作假
我是林白,掌握方法比埋頭苦干更重要,擺脫八點半上班,實現財務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