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客廳化”設計,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并且在當下新房設計中,也越來越普遍。而所謂的“去客廳化”設計,也并不是不要客廳,而是弱化客廳固有的功能性,并延伸出更多的功能性,從而滿足不同的生活使用需求。尤其是在新房面積小的情況下,以這樣的方式來設計,更能體現(xiàn)出它的優(yōu)勢。
本期帶來的這套案例,就是一套典型的去客廳化設計案例,相較于傳統(tǒng)的客 廳設計,或許只有入住后,才知道有多好用。
新房面積97㎡,屋主一家三口,考慮到家里有一個孩子,以及對電視的需求率比較低,所以在客廳的設計上,屋主并不想按照傳統(tǒng)的方式來布局,從而為孩子營造出一個健康、舒適、且具有書香氣的居住氛圍。
而從原戶型上來看,除了局部空間面積不合理之外,整體也算是比較工整。因此,空間改造這塊,也僅僅是做了局部調整。
結合屋主的需求,空間布局改造如下。
1、將原有的內開入戶門改成外開,并在距離門洞50公分的位置設置鞋柜,從而盡可能地提高入戶空間感,避免擁擠的情況發(fā)生。
2、廚房向生活陽臺延伸合并,讓使用面積更加合理,并引入采光。
3、借用衛(wèi)生間的墻體空間,給餐廳配置一組儲物柜,并增加中島,延伸出一塊西廚區(qū)。
4、客廳放棄傳統(tǒng)的沙發(fā),采用功能區(qū)來定位,以滿足不同的生活使用需求。
考慮到入戶開間比較小,以延伸的方式來設計鞋柜,不僅不會影響到生活使用,也讓入戶有了一個開闊的空間感。當然,留空的墻體空間也沒有浪費,安裝一塊鏡子,解決了日常的穿著需求。
而在鞋柜的設計上,鏤空與抽屜部分單獨做成木飾面,其它部分刷上白色的油漆,既讓柜體有了明顯的層次,也弱化了柜體的厚重。
屋主非常喜歡烹飪,將原餐廳改成西廚區(qū),不僅延伸了廚房的功能,中間的島臺設計,也提高了空間的互動性,從而實現(xiàn)了社交屬性。而借用衛(wèi)生間墻體空間設計的一組功能柜,也是實用性的體現(xiàn),解決了微波爐、烤箱、以及小物品的收納需求。
相較于傳統(tǒng)的客廳布局,這里不僅放棄了沙發(fā)、茶幾配置,電視墻的功能也完全舍棄了。取而代之的,則是整面墻的書柜,從而讓閱讀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以便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而中間的大餐桌設計,兼具了閱讀、辦公、學習、親子、就餐等多種功能性。
在空間大量留白的情況下,適當?shù)哪驹卮┎澹粌H可以打破單調,為空間增添一抹溫潤,也能讓空間更有層次。而整齊有序地收納,也是精致生活的體現(xiàn)。
客廳側面的墻體,以留白為主,綠植、裝飾畫、木凳、兒童沙發(fā)等物品配置,極具生活的煙火氣息。而頂部暗藏的投影幕布,又為空間預留了基本的觀影需求。
廚房作為家里使用率最高的空間,干凈整潔的環(huán)境是相當重要的。墻面鋪上經典的北歐小白磚,櫥柜選擇木飾面,既清新又很有質感。同時,高低臺面設計,也是細節(jié)體現(xiàn),可以讓屋主在操作時更加的舒適。
主臥在白調、原木的基礎上,給床頭墻面刷上灰色的墻漆,既保留了原有的干凈明亮,也不失安靜沉穩(wěn),從而讓屋主夫婦在休息時,可以快速的進入深度睡眠。
在頂部采用無主燈設計的情況下,不管是床頭兩邊的壁燈,還是頂部的暗藏燈帶,都起到了烘托氣氛的作用,從而讓空間更加的溫馨。而側面的大衣柜,則做了入墻式設計,可以讓空間看起來更加的工整。
懸掛式臺盆柜、壁掛式馬桶、輕盈又方便衛(wèi)生打理。而給墻面鋪上白色的瓷磚,也進一步提高了視覺亮度,并凸顯出了干凈、清新的基調。
北邊的次臥由于目前用不到,所以設計一組大衣柜,用來收納不常用的雜物,以及四季的衣物,可以很好地緩解家里的收納壓力。而一組沙發(fā)配置,則兼具了休閑、客房等功能。
衣柜門板設計也是一大亮點,整體采用折疊門結構來處理,既不會占用太多空間,也能讓柜體完全打開,從而在收納拿取時更加方便。
在房間面積比較小的情況下,摒棄常規(guī)的榻榻米床,選擇成品床來配置,或許不夠實用,但也保證了孩子的睡眠舒適性。畢竟榻榻米通風差這個問題,始終難以解決。而大量卡通元素的軟裝配置,也很符合孩子的喜好,看起來十分有趣。
其實在家里有孩子的情況下,舍棄傳統(tǒng)的客廳配置,以多功能性來定位,個人也是比較看好的。畢竟家庭氛圍真的很重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也利于成長。對此,你們怎么看呢?
圖源:涵瑜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