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父母都認為孩子的成績非常重要,他們都在為孩子的成績付出很大的人力、財力。然而家長并不明白其實孩子的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一個情商高的孩子,在未來的社會中,會有更多、更好的發(fā)展機會,而孩子的情商也和家長的“脾氣”息息相關,一個不冷靜、愛發(fā)脾氣的家長,是培養(yǎng)不出一個情商高的孩子來的。因此,我們做父母的是不是應該反思一下,如何控制自己的脾氣,培養(yǎng)孩子的情商呢?小編認為應該做到下面四點:
一、 了解孩子的想法,給他解釋的機會
四歲的萌萌正在玩積木,媽媽叫她:“吃飯了。”孩子動都沒動,再叫了一次,還是沒動。媽媽一下子火了,大聲吼起來:“我叫你吃飯,聽到?jīng)]有?”孩子被嚇哭了:“我不吃,就是不吃!”兩人都生氣了,氣氛僵住了。
其實爸爸通過了解得知,孩子正在專心玩積木,想把最后一塊拼好,根本沒聽到媽媽的說話,而媽媽沒說兩句就發(fā)脾氣了,惹得孩子也不開心。如果媽媽能控制住自己的脾氣,好好聽孩子說,和孩子一起把積木拼好再吃飯,兩人都不會生氣。
二、 把工作中的不良情緒關在門外
不少人可能有這樣的體會,工作了一天壓力巨大,如果和同事有了分岐或者被上司批評,一整天狀態(tài)都不好了,這時看到孩子做錯一點事就免不了發(fā)脾氣。
父母要把工作和生活分開,在工作中,你是一個員工,但回到家里,你就是一個媽媽。只要回到家關上門,媽媽要把身上的一切光環(huán)和不良情緒都丟在工作場合,做一個純粹的媽媽。
三、 能夠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緒,為不良情緒找到一個出口
爸爸媽媽的生活中,肯定會遇到各種的不如意,也會有很多情緒。假如父母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在孩子要你陪伴的時候,你突然來個火山爆發(fā),把自己的情緒都展示在孩子的面前,這對孩子的傷害是非常大的。
但是,假如要家長們自我克制,顯然也不大可能,總有一天會憋出內(nèi)傷,那爆發(fā)的就更猛烈了。因此說,父母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找到舒緩情緒的方法。父母的智慧和冷靜會讓孩子在在不知不覺中就接受到了最好的教育。
四、教育孩子以鼓勵為主,而不是動輒打罵
我們中國的很多家長都喜歡罵孩子,覺得罵了下回孩子會長點記性,如果打疼了孩子會記得更牢,殊不知,這樣做只會適得其反。孩子成績考差了,罵孩子“怎么這么沒用”:這會讓孩子真的覺得自己沒用,什么都做不了,孩子很可能會因為父母的打罵而開始自暴自棄。假如父母懂得鼓勵孩子:“我知道你這次是大意了,下次一定會考得更好的”,那孩子也會覺得自己是很棒的,偶爾的失誤并不能代表什么,會心態(tài)坦然地接受失敗,尋求更大的成功。
孩子一生的路很長,成績并不能決定一切。好父母就是能夠理解和尊重孩子,并且能夠發(fā)掘孩子潛能并給予支持的父母,也是希望孩子快樂的父母。一個孩子的未來也不僅僅是由智商決定的,更多的可能是他的情商。因此,父母應該更多地關注孩子的性格養(yǎng)成以及情商的培養(yǎng)方面,規(guī)范好自己的言行,為孩子做好榜樣。
親愛的爸爸媽媽,你在平時教育孩子的時候犯過上面的這些錯誤嗎?你有沒有經(jīng)常打罵孩子?你覺得打罵有用嗎?歡迎留言交流!
關注我,育兒知識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