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祛風濕,壯筋骨,活血去瘀。治風寒濕痹,筋骨攣急,腰痛,陽痿,腳弱,小兒行遲,水腫,腳氣,瘡疽腫毒,跌打勞傷。
禁忌陰虛火旺者慎服。
五加皮又名白刺、目骨、追風使,主產于湖北、河南、安徽、四川等地。中藥五加皮具有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等功效。《本草綱目》中記載:“治風濕痿痹、壯筋骨。”現代研究證明,五加皮還具有抗腫瘤、抗疲勞、降低全血粘度、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等作用。
五加皮以根皮入藥,夏、秋兩季采收,它使用方便,煎湯、入丸、浸酒均可,是民間流傳已久的保健藥材,浙江省著名的五加皮酒就是以五加皮等多種中藥材泡制而成。
五加皮多生于向陽且較潮濕的山坡、丘陵、溪邊。金佛山五加皮亦是巴蜀地區優質產地,金佛山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溪流、峽谷、溝壑眾多,為五加皮的生長提供了優越條件。
【性味歸經】辛、苦,溫。人肝、腎經。
【功效】散風濕,強筋骨。
祛風濕,壯筋骨,活血去瘀。治風寒濕痹,筋骨攣急,腰痛,陽痿,腳弱,小兒行遲,水腫,腳氣,瘡疽腫毒,跌打勞傷。
《本經》:"主心腹疝氣,腹痛,益氣療躄,小兒不能行,疽瘡陰蝕。"
《別錄》:"療男子陰痿,囊下濕,小便余瀝,女人陰癢及腰脊痛,兩腳疼痹風弱,五緩虛羸,補中益精,堅筋骨,強志意。"
《藥性論》:"能破逐惡風血,四肢不遂,賊風傷人,軟腳,臀腰,主多年瘀血在皮肌,治痹濕內不足,主虛羸,小兒三歲不能行。"
《日華子本草》:"明目,下氣,治中風骨節攣急,補五勞七傷。"
《綱目)):"治風濕痿痹,壯筋骨。"
《本草再新》:"化痰除濕,養腎益精,去風消水,理腳氣腰痛,治瘡疥諸毒。"
《陜西中草藥》:"活血消腫。治風濕關節痛,陰囊濕疹,跌打損傷,水腫,小便不利。"
《云南中草藥》:"治跌打損傷,骨折,瘡毒,瘧疾。"
用于各類風濕性關節炎,常與木瓜、松節、牛膝等同用,如五加皮散、五加皮丸。
用于肝腎虧損引起的腰膝酸軟、筋骨軟痛,常與杜仲、巴戟天、川斷等同用,也可以本品配杜仲、川斷、當歸等泡酒飲。
本品性溫,能溫通血脈,有活血祛瘀之功,用于外傷骨折或跌打損傷,有活血祛瘀、通凝化滯之效,又有滋補作用,以促進早愈。
中藥五加皮具有良好的補腎益智作用。用治腎虛神疲,頭昏健忘,單味長期飲服即有良效。
中藥五加皮具利水作用。治療水腫,常與茯芩皮、生姜皮、大腹皮等同用,如五皮飲。
五加皮水煎醇沉液、正丁醇提取物能明顯抑制角叉菜膠所致大鼠足腫脹,連續給藥一周也能明顯抑制小鼠棉球肉芽組織增生。短梗五加醇提物對角叉菜膠、雞蛋清和甲醛所致大鼠足腫脹,巴豆油所致小鼠氣囊腫滲出和棉球肉芽增生均有明顯抑制作用,還能明顯抑制大鼠佐劑性關節腫脹和免疫復合物介導的變態反應性炎癥反應。目前認為五加皮的抗炎作用主要通過減少炎癥介質的釋放及抑制其致炎作用所致。
五加皮水煎醇沉液對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可明顯降低小鼠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數,明顯抑制小鼠脾臟抗體形成細胞。乳鼠半心移植試驗證明五加皮有一定抗排異作用,可使移植心肌平均存活時間顯著延長。
五加皮總皂苷和多糖則有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灌胃給藥能促進小鼠網狀內皮系統吞噬功能,使血清碳末廓清率明顯提高,并增加小鼠血清抗體的濃度,提高體液免疫功能。
五加皮醇浸膏對閾下戊巴比妥鈉產生協同作用,使小鼠睡眠時間明顯延長。其正丁醇提取物及短梗五加醇提物均能提高痛閾,具有明顯鎮痛作用。
鎘是重金屬誘導劑,對生殖細胞有強的致突變作用,可以誘發小鼠精子畸形和骨髓細胞微核增加。五加皮水提取物小鼠連續灌胃給藥5周,可降低鎘誘發的精子畸形和骨髓細胞微核增加,抑制率分別為63.9 %和74.3%。五加總皂苷可明顯延長小鼠游泳時間、熱應激存活時間和常壓耐缺氧時間。
五加水提醇沉物可增加幼年小鼠肝脾細胞DNA合成,五加皮多糖對CCI4隊中毒性肝損傷小鼠肝細胞的DNA合成有促進作用。
五加多糖有性激素樣作用,連續給藥7天能促進未成年大鼠副性器官的發育,使睪丸、前列腺、精囊腺的重量增加。紅毛五加水提物也可以促進幼鼠辜丸發育。
如以小鼠活動作指標,五加皮甙的興奮作用較其流浸膏強40-140倍。能削弱水合氯醛、巴比妥及氯丙嗪的抑制作用,增強大腦皮層的內抑制過程;在急性試驗中,僅引起輕度的血壓降低;總之,在增強機體非特異性抵抗力的劑量,不引起正常功能的顯著變化。但在機體抵抗力下降或遇額外負擔而有特殊需要時,卻能增加體力或智力工作的效能。與苯丙胺類藥物不同,不但毒性較低,而且不引起興奮,不擾亂正常的睡眠。
細柱五加l00g/kg、南五加總皂苷3g/kg分別給小鼠灌胃,連續5天,均能明顯延長游泳時間和熱應激存活時間。南五加多糖小鼠灌胃,也可延長游泳時間。南五加糖苷小鼠腹腔注射,南五加總皂苷小鼠灌胃,均可延長小鼠耐缺氧時間。
水提物和醇提物均能明顯增強小鼠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刺五加能阻止氯喹引起的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和單核一巨噬細胞系統吞噬功能的下降。
刺五加多糖具有誘生干擾素的作用,可增強T細胞、NK細胞、K細胞、巨噬細胞殺傷腫瘤細胞的效應。
能明顯促進骨髓系祖細胞集落的形成,對化療放療引起的骨髓抑制有明顯的保護和白細胞升高作用。
刺五加具有類似人參適應原樣的作用,能調節中樞神經的興奮和抑制;有抗疲勞、耐缺氧、耐高溫、耐低溫、減少整體氧耗量。
能明顯改善鼠肝臟藥物中毒,并促進機體抗感染能力;刺五加還有抗輻射作用。
能使腎上腺肥大,胸腺萎縮,腎出血情況減少。
能調節內分泌功能紊亂,對腎上腺皮質功能、甲狀腺功能、性腺功能等具有雙向調節作用
刺五加還具有抗腫瘤作用。
杠柳酊皮下注射可使小鼠運動興奮,甚至全身震顫、陣發性驚厥。
香加皮制劑麻醉犬靜注,具有使血壓迅速升高的作用。
香加皮對微波照射的小鼠可明顯延長存活時間。
【配伍應用】
木瓜有舒筋活絡之長,五加皮有祛風濕、壯筋骨之功,二藥相伍,用治風濕痿痹、小兒行遲等。如《本草綱目》一方為五加皮木瓜煮酒服。
黃柏苦寒,能消熱燥濕;五加皮苦溫,亦能燥濕。_72藥相伍,一寒一熱,用黃柏之寒消五加皮之溫,以除濕熱,同黃柏、菖蒲、蛇床子為末,敷囊濕神效。
五加皮與杜仲,同入肝腎二經,皆具強筋骨、祛風濕作用,然五加皮辛苦而溫,辛以散風,溫以除寒,苦以燥濕;杜仲味甘微辛而氣溫,功偏益肝腎、壯筋骨。二藥相使合用,相輔相助,補肝腎以堅筋骨、祛風濕以強筋骨,是常用的強壯性祛風濕對藥。五加皮有調整血壓趨于正常的作用,而杜仲亦有較好的降血壓作用,用治肝腎兩虛型高血壓病,具有一定療效
茯苓皮功能利水消腫,大腹皮亦能利水消腫,三藥合用,大增利水消腫之功。
【治病驗方】
【養生藥膳】
原料:五加皮4.5克,絞肉31克,白米半碗,蔥、米酒、鹽各適量。做法:香菇水發,切絲,蔥切段,備用。鍋中加適量水,放入五加皮煮藥汁,用藥汁煮粥。再將蔥爆香,加入香菇絲、肉、米酒、鹽拌炒裝盤備用。將所有材料放入粥鍋中燜約5分鐘即成。
藥膳功效:本品具有強關節、祛風濕的功效。
原料、黃魚1條(約500克),南五加皮10克,黃酒、糖、醋、鹽各適量。做法:黃魚去鰓、鱗、內臟,洗凈,兩側切花刀,南五加皮加水煎煮兩次,取湯汁,備用。將黃魚上裹好面糊,用油炸至酥脆,放入盤中。炒鍋中放入南五加皮湯汁,加黃酒、糖、醋、鹽,加熱拌炒,至湯汁稠黏,做汁澆魚食。
藥膳功效:本品補虛去濕、驅風散濕,適用于體虛、風濕病經久不愈者食用。
五加皮酒溫補肝腎冬季養生祛寒必不可少,藥酒在中醫文化中占據重要位置,不同的藥酒適合在不同的時節飲用,在這寒冷的冬天,來點五加皮酒再好不過了,五加皮酒有溫補肝腎祛寒濕的作用,冬季御寒養生必不可少。
五加皮酒的美好愛情故事
傳說新安江畔有個青年,名叫郅中和。為人厚道,并有一手祖傳釀酒的手藝。一日,東海龍王的五公主佳婢下凡到到人間游玩,被一條兇惡的烏龍追趕遇險。幸遇青年郅中和,他將烏龍打死,救下公主。
公主為報答救命之恩,主動提出嫁給郅中和。公主又摘下項鏈,擲向烏龍的尸體。嵌在烏龍身上的101顆珍珠,成了101個山塘水池,之后匯成了珍珠泉,那泉水甘洌異常,清可見底。夫妻倆利用烏龍山珍珠泉水與釀制,又加了一些藥材,配合得十分協調。釀出的酒紅里透黃,既甜又醇。酒問世后,酒香飄逸撲鼻,黎民百姓、達官貴人紛至沓來,爭相品嘗,贊不絕口。致中和和公主十分相愛,因此就以公主的名字為酒命名,稱之為五佳婢。隨著時間的流逝,致中和與公主逐漸離開人間,去了龍宮隱居,成了快樂的神仙。但酒的配方卻流傳了下來。人們口口相傳,逐漸由將致中和五佳婢,演化成諧音的致中和五加皮,一直流傳至今。一段美好的愛情故事,你是不是沉浸在美好之中,同時對自己的未來也充滿期待?什么都會有的,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努力奮斗羅。
五加皮酒原料配方
黨參0.6克、陳皮0.7克、木香0.8克、五加皮2克、茯苓1克、川芎0.7克、豆蔻仁0.5克;紅花1克、當歸1克、玉竹2克、白術1克、梔子22克、紅曲22克、青皮0.7克、焦糖4克、白砂糖500克、肉桂35克、熟地0.5克、脫臭酒精5000克。
五加皮酒制作方法
(1)將黨參、陳皮、木香、五加皮、茯苓、川芎、豆蔻仁、紅花、當歸、玉竹、白術、梔子、紅曲、青皮、肉桂、熟地放入石磨內,用小石臼將其搗碎或碾成粉狀,待用。
(2)取干凈容器,將糖、焦糖(色素)放入,加適量沸水,使其充分溶解,然后將黨參等混合物料放入,攪拌均勻,浸泡4小時后,再將脫臭酒精放入,攪拌至混合均勻,繼續浸泡4小時。
(3)將容器蓋蓋緊,放在陰涼處儲存1個月,然后啟封進行過濾,去渣取酒液,即可飲用。
按照上述方法做,就能做出美味可口的五加皮酒。組成五加皮酒的中藥較多,五加皮酒的功效自然不一般,所以大家一定不能過多飲用此酒。
《本草經集注》:"遠志為使。畏蛇皮、玄參。"
《本草經疏》:"下部無風寒濕邪而有火者不宜用,肝腎虛而有火者亦忌之。"
《得配本草》:"肺氣虛、水不足二者禁用。"
五加皮:呈不規則卷筒狀。外表灰棕色,有橫向的長圓皮孔,扭曲縱紋。內表面黃白色,有細縱紋,斷面略平坦。放大鏡下可見淺黃棕色的小點,氣微香,味微辣而苦;香加皮:呈卷筒槽狀。外表面灰棕色,栓皮呈片狀脫落。內表面黃白色或淺紅色,有細縱紋,斷面易折斷,不整齊。具濃厚的特異香氣,味苦,稍有麻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