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告一】
對于應屆生而言,在步入職場1-3年時會遇到一個“糾結”的階段:既不像剛畢業那么“簡單”,也不像有五年資歷員工那樣能“獨當一面”,正處于一知半解的狀態。這個階段的困惑在于經常會思考:“是否熱愛自身的工作?”“這份工作/職業有沒有前途?”“具備哪些優勢?”等等問題。
迷茫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自信和社會經驗。故這段時間最好不要輕易跳槽;相反,若這段時間較為穩定,往往能夠積累到第一次“從校園人轉變為職場人”最為寶貴的工作技能和獲得坦然的職場心態。
【忠告二】
職場如“戰場”,要時刻保持緊迫感、危機感。故要時刻保持一顆不放松的心,建立自身的職場優勢和競爭力。職場不怕慢,只怕停。什么是停,混著一份毫無壓力的工作,重復著沒有技術含量的事情,短期內可能會很悠閑,未來苦日子會很多。要長期聚焦在自身領域內,不僅要讀書、學習,更要學會反思和向高手請教,才能保持持續成長。
【忠告三】
職業生涯規劃,無需考慮過于長久的目標。比如20年以上是沒有必要的,因為很有可能“計劃趕不上變化”。但是要樹立一個10年的努力方向,和3-5年的具體目標。要去想清楚自身期望在35歲的時候處于何種狀態。
該狀態并沒有通用的標準,而是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和職場發展可能性,這樣才會在職業生涯面臨困惑的時候,明確取舍的標準。樹立3-5年的具體目標,也會驅動更強的斗志和進取心,不會隨波逐流、隨遇而安。
【忠告四】
應屆生在做職業生涯規劃的時候,往往會受“按性格特點選擇職業”的誤導,其實工作幾年后會發現,職場中既有“內向的金牌銷售”,也有“外向的財務會計”,其實性格和職業沒有必然關系。
在求職過程中,可以更關注自身具備的優勢和競爭力,以及自身的興趣,盡可能的選擇處于上升期的行業、企業。有道是“順勢而為”,再結合自身的努力,在職業生涯中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忠告五】
職業生涯的發展,是一個長期積累和不斷突破的過程,故要學會用動態和發展的眼光來看待自身,踏實行動。在正確認識自我的基礎上,努力提升自身多方面知識、技能、能力與素質。
最好的職業生涯規劃莫過于把握現在,把身邊的事情做好,把手頭的事情做到極致。當上升到一定層次,以前看起來似乎難以企及的工作都變得不再遙遠,狹窄的職業方向自然會拓寬。眼界決定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