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很久沒有出菜譜了,這好像是我拿到廚師帽后第一個菜譜,我也承認在產量上我跟大咖們是有數量的差比的。不過這不是來了嗎······
最近幾天一直在做陜西那邊的點心,肉夾饃啊,羊肉泡饃啊,葫蘆頭泡饃啊。也有點心得,想跟大家交流下,這回就來說說他們的靈魂物品,白吉饃,其實饃的種類也有不同,羊肉泡饃和葫蘆頭泡饃用的叫饦饦饃,而且兩種泡饃的發酵時間又各有不同,臘汁肉夾饃用的是白吉饃,在配方和加工手法上又完全不同,好的白吉饃講究的是鋼圈虎背菊花心,外表酥脆,內心卻非常綿軟,它不能全是用死面,用死面做,饃的口感發“死”和硬,但也不能全部用發面,用了發面,烙制過程中饃會遇熱鼓起,不大好用。而且,不能用酵母來做,用了酵母的那叫發面餅,不能叫白吉饃,正宗的白吉饃用的是少許的老面來幫助發酵,使他只會有點微發,不至于發酵過度,而且最后加點堿水來酸堿中和,使面的麥香味濃郁,并且加了堿的好處是使饃的外表更加酥脆,這是發面餅完全無法比較的。
在操作中,這款白吉饃比發面餅復雜的很多,我想大家看我菜譜到現在也知道,我是比較專業的面點師,我想把一些比較傳統正宗的東西介紹給大家。也方便一些想進一步學習中式面點的朋友學習,不過畢竟眾口難調,感覺麻煩的朋友只能說聲抱歉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