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估計很多父母聽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小學階段最重要的是學習習慣,習慣養好了,后面就不用操心了。
真的是這樣嗎?
前半部分是對的,后半部分不一定,小學階段的確是養培養學習習慣的重要時期,但不等于前面培養好了,后面就沒你啥事兒了,因為陪讀這條路,好像的確挺漫長,做好持久戰的準備比較好。不過今天我們主要來談一談這個學習習慣。
我們先來定義一下好的學習習慣,你認為一個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什么?
我想,很多人會說:認真聽課,好好寫作業,上課不開小差,作業按時完成,學習用品會整理。
1
按時完成作業一定是一個不錯的好習慣,你會發現,雖然孩子的學習風格千差萬別,但我真的還從來沒見過天天拖欠作業的孩子成績能好到哪兒去的,換句話說,如果你的孩子連完成學校作業這項簡單的任務都無法完成的話,學習成績想要上去是真的很堪憂的。
所以,如果你想要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第一件事情就是絕對絕對絕對不能讓孩子有任何的機會成為拖欠作業的“老賴”。
而且,這個習慣一定要在有筆頭作業開始的時候就嚴加管教,讓孩子一定明白一點:作業是不可以欠的。
有些家長會說:并不是這樣啊,我們家孩子作業經常不做,考試也挺好的。
這種情況也是有的,低年級居多,低年級的孩子學習的內容還比較簡單,不需要大量的課后鞏固便能考得不錯,但到了高年級,這種現象幾乎不存在,不做作業就想拿高分?不存在的(你的娃是個天才咱另說)。
其實按時交作業在很多孩子的眼里是一條高壓線,絕對不能觸碰的,所以他們不管拖到多晚,總是要把作業做完的,而在經常拖欠作業的孩子那里,這條高壓線就不存在,一而再再而三,說實在的,老師對這些孩子也是真的沒有辦法,學習的腳步不能放慢,又不能剝奪孩子太多的休息時間,所以,很多作業欠了久了也就成了陳年舊賬,根本沒法算了。
對家長來說,孩子入學伊始就得做好這方面的思想工作,并一定要做好監督,任何事情,預防都是好于補救的,等你發現孩子養成了拖欠作業的習慣再來改,真的太難了。
2
接著便是認真聽課,高效率的聽課一定是影響成績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成績好的孩子,課堂效率是非常高的,他們往往不會遺漏任何一個對他們來說很重要的知識點。
這項能力該怎么培養呢?
傾聽的能力是很重要的,孩子要先學會聽課堂上的各種發言,而并不是急著表達自己的觀點。
如果你的孩子傾聽的能力并不是很好,那么在家里就可以有意識地這樣訓練他,比如讓孩子看著你的眼睛,你說一句話,讓他照樣子重復,這樣既能訓練專注力,又能訓練傾聽的能力。
小孩子開小差是難以避免的,偶爾開小差也是正常的,但如果老師反應孩子經常開小差,你就要考慮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注意力了。
如果是理解能力的問題,那么,在家里可以有意識地多做一些預習工作,如果注意力有問題,那么可以去尋求專業的幫助,做一些有針對性的練習。這些工作都是需要長期堅持才能見效的。
這些能力都是需要在孩子很小的時候認真培養的,當然,有些孩子天生自帶學霸基因,根本不需要培養,但是有些孩子真的是需要家長一點一點培養的,所以生孩子都是命啊,此處省略很多把辛酸淚。
3
最后來講講整理習慣。
東西攤得到處都是的孩子,一般來說都比較混亂,比如他永遠找不到某一張卷子在哪里,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的學習效率,但也不絕對,因為東西外觀是否整齊與在它們主人眼里是否好找并不是一碼事。
凌亂的孩子的確需要家長指導一些整理的技巧,當然,給孩子一些實用的收納小工具也是很重要的,比如可以放試卷的文件袋,教會孩子整理書包的本領,不過不用強求孩子的書桌一定要多么整齊,能較快地找到自己要的東西就可以了。
希望大家都能做一個有心的父母,即使不能培養出學霸,也能培養出一個習慣良好,認真努力的孩子,我想這也是大多數父母們所期望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