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色作為色彩中的一個特殊系列存在于自然界中,應是色彩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在寫生中,還是創作中均有其獨特作用。
在色彩寫生時,我們幾乎很少使用高純度的顏色去作畫,而是較多地使用純度、色相、明度不同的復色去描繪,這實際上就是灰色參與進來,起到一定的色彩諧和作用。有時老師在擺靜物或人物時,特意將背景襯布布置成呈中性的灰色,一方面使所描繪的物體色彩純度更高,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讓不同的色彩置于一個更和諧的環境中。便于初學者更好地把握色彩關系。
許多人喜歡在作畫時直接用黑白灰作為描繪畫面的某一部分。黑白灰在其他色彩的對比下,也能產生“冷”或“暖”的某種色彩傾向,如黑顏色在單獨使用時,可產生沉穩或神秘的感覺,受某些偏見的影響,有些初學色彩的人不敢使用黑色,甚至不把黑顏色擠進調色盒,認為黑顏色、灰顏色會弄臟或降低畫面色彩效果,這實在是認識偏頗的表現。在繪畫中,任何手段的目的只有一個,畫面的總體視覺效果是主要的。
在繪畫中適度地運用黑白灰中性色進行沖淡或者分割,特別是在兩個補色之間使用,既能使互為補色的視覺效果更強烈,也能起到和諧緩解的作用。在中國傳統藝術形式中,大紅大綠的線條或色塊對比中往往是使用黑白灰金銀等中性色進行分割,因為面積和方向的控制能取得強烈對比的色彩效果,又十分和諧不刺眼,傳統戲特別是京劇的服裝,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使用中性色的例子。
現代派的繪畫中,在使用互補色制造視覺刺激時,也能在畫面某處找到起和諧作用的中性色。最近趙無極先生在上海展出的近百幅抽象作品,使我們看到了即使在現代派的作品中,黑白灰的使用也是使畫面變得諧和或刺激甚至動蕩不安的手段之一。
現在在服飾、房屋裝修以及商品外包等各方面中性色的運用也很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