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 ART UNION
你有讀過這本書嗎
由日本視覺設計研究所打造
《七日掌握設計配色基礎》
七天真的能學會嗎?
一起來看看這七天你需要做什么吧
DAY
1
喚醒對色彩的感覺
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配色有著共通模式,恰當的顏色搭配需要遵循一定的原理和原則,符合規律的色彩配置便會給人以深刻印象。
這些模式由色彩的色相、明度、純度三個要素組合而成。
避免混亂的基本方法是,使色相、明度、純度相近。
選擇富有活力的顏色,容易使畫面過于喧鬧。如果色彩感覺與事實不符,無論配色多么美,都會讓人覺得不舒服。
DAY
2
理解三屬性
顏色的性質由色相、明度、純度三要素組成,稱為三屬性。
色相:諸如紅、黃、藍之類的色彩變化;
明度:顏色的明暗之分;
純度:色彩的鮮艷程度。
1、色相
通過6色掌握色相。三原色:紅、黃、藍;三間色:橙、綠、紫。
顏色自身的效果包括給人以溫暖、活力感的暖色,以及給人涼爽、沉靜感的冷色。控制色相差也可以改變顏色給人的印象(比如使用對比色會使畫面更加生動)。
2、明度
色彩中最亮的顏色是白色,最暗的顏色是黑色,其間是灰色。從近乎白色的淺灰色開始,到近乎黑色的深灰色為止,就是明度的規模。
明色創造輕快,暗色創造凝重。加大明度差,可以達到富有活力的效果;降低明度差,則達到穩健的效果。
3、純度與色調
鮮艷的色彩純度高,渾濁的色彩純度低,這種測定色彩鮮艷度的尺度叫純度。色調由純度和明度交叉創造而成。色調要用明、暗之類的語言表示。
色調可以理解為色彩的狀態,是色彩給人的感覺與氛圍,是影響配色視覺效果的決定因素。
理解五角色
就像影視中有主角、配角一樣,配色也講究各種角色。最基本的角色有5種:
1、主角色
決定主體,使畫面整體安定。它是配色的中心色,選擇其他顏色時要以主角色為基準。
2、配角色
對比色使主角色生輝。目的為襯托主角,專門設置在主角色旁,突出主角。
3、背景色
背景色支配著畫面的整體感覺。主角色雖然是配色中心,在背景色面前,卻常常頗顯無力。
4、過度色
緩和游離的顏色。某種顏色過于突出時,加入過度色,起緩和作用,使畫面平穩。
5、強調色
在小范圍內點上強烈的顏色,使畫面整體更加鮮明生動。
DAY
3
配色的實踐 突出型(上)
畫面整體顯得模糊時,要放棄幾個要點,明確主題。大力強調作為主角的部分,并刪除曖昧的地方。感覺配色過于沉重時,應減少黑色,增加鮮艷顏色,配色將瞬間明朗起來。
1、烘托中心
明確主角,提升畫面中心,強化明度對比,加強中心部分明度,會格外令人印象深刻。
2、制造一個亮點
一個亮點帶來踏實與歡快。亮點的面積越小給人印象越深刻。
3、加入鮮艷色彩
鮮艷的色彩盡顯活力。純度越高便越富朝氣,若要增加配色的歡快感,應加入純度高的色彩。
4、增大色彩面
添加色彩,畫面生動。如果畫面過于單調,可增加色彩面。
5、減少一部分黑色
將部分黑色調整成明亮色,將會呈現出明朗愉悅的畫面效果。
6、設置明度差
明度差帶來活力。明度差越大畫面越有力度;反之則平淡。
7、分離配色
分離帶來動感。按照色相、明度次序配色稱為“漸進配色”;與之相對的,獨立配色的方法稱為“分離配色”。沖破秩序感,給人以活潑的感覺。
DAY
4
配色的實踐 突出型(下)
色環中相對的為對比色,相鄰的為鄰近色。單用鄰近色配色,則畫面感覺平穩;加入對比色,則頗具緊湊感。
8、加入對比色
對比色是主色的必要補充。色相環中相對的色相稱為對比色,也叫補色,配色的基本就在于補色,配色完成于補充顏色的過程之中。
9、準對比色帶來平穩的對比
色相環上正對面的顏色是對比色。稍偏離對比色的顏色稱為準對比色。
對比色能通過尖銳的對比產生緊湊感,而準對比色的對比效果卻比較緩和。準對比色使對比與平穩共存。
10、節日般的全色相型
網羅全部色相,畫面開放。通過完全再現自然界中的色相,達到充分釋放活力的效果。
11、畢加索派,終極三角型
紅、黃、藍在色相環上組成一個正三角形,是特殊的顏色,是無法混合得到的顏色。隨著畢加索追求終極純粹色,三原色組合得到了重現。
12、梵高派,十字型
將兩組對比配色交叉組合后,便得到十字型配色。十字型即醒目型,由于把兩組補色組成十字型,達到了完全的平衡。
13、黑色起突出作用
色彩為0的黑是最有力的搭配色。加入黑色會突出原有的顏色,使畫面有力度。
14、白色起強調作用
白色為中立色,不破壞其他顏色。人眼對最明亮的白色頗為敏感。
15、用淡色群固定淡色主角
想要拿捏好主角的輕快印象,配色的色調相當重要。
DAY
5
配色的實踐 融合型
與突出型相對立的融合型,突出時要增強三屬性的對比,融合時則要減弱對比。
1、靠近色相
色相差越大越活潑,反之則穩定。使用同系色,畫面統一和諧。
2、統一明度
即使色相差很大,只要明度統一,畫面整體就會給人以安定的感覺。
3、靠近色調
組合同一色調的顏色,則相當于統一了畫面氣氛。
4、通過群化收斂混亂
所謂群化,指賦予色相、色調、明度等以共通性,制造出整齊劃一的組合。畫面松散時,將三屬性的一部分共通化,會得到統一感。
5、雙色調是絕對安定型
所謂“雙色調”,指從相同或相近色相中抽出兩種色調的組合。
6、濃淡法
濃淡法指按照色相順序或明度順序的配色。由于順序被明示出來,因此產生節奏感,給人以舒適的感覺。
7、莫里斯派,對比雙色調
莫里斯偏愛的配色。使兩組雙色調對比后,同時呈現出平穩與緊湊的畫面感,將雙色調具有的舒適感與色相對比具有的緊湊感調和至平衡。
8、高雅的微差配色
使用幾乎令人察覺不到的微小色彩差別配色,會傳達出高雅靜寂的感覺。
9、通過重復融合整體
在稍微偏離的位置上放置統一色彩,會達到共鳴融合的效果。
10、利用白色間隔使畫面更柔和
白色可以令平淡的配色鮮明,也可以令濃艷的配色柔和。
11、靈活運用令人生厭的色彩
以容易引起反感的色彩為主色調,是一項困難的工作。靈活使用小面積的強調色十分有效。
DAY
6
配色的實踐 營造畫面氛圍
畫面的安排決定配色的成功與否。大部分畫面由色調決定。色調換言之是“格調”,選擇哪種色調配色,決定性因素就是心情。
1、色調
色調決定畫面。即使是相同的材料、風格、形狀,當色調發生變化時,畫面也會完全不同。
2、色相
色相大致可分為暖色與冷色、由紅色至橙色、黃色被稱為暖色,這些顏色給人溫暖的感覺。相反,由藍色至青紫色被稱為冷色,表現出清涼、冷靜的感覺。
3、對比強度
組合色彩之間的色相之差、明度之差、純度之差稱為對比強度。增加對比強度可以增添活力;反之則顯得沉穩。
4、面積比(大小差)
即使使用相同顏色的搭配,當面積的比例改變時印象也會隨之改變,增大面積比可以產生活力的動感;反之則給人輕松愉悅的印象。
5、上與下(重心的位置)
深色放置在上方則重心上移,這樣的配色使整體產生動感;反之重心下移則令人感覺穩定。
DAY
7
配色的實踐 色彩印象指南
當觀者的認知與配色所表達的畫面無法產生共鳴,那么無論怎樣美麗的配色都沒有意義。
雖然每個人都有差別,但實際上都具有共同的審美習慣。這里面暗含著一定的原則。
1、年齡的表現
嬰兒:溫柔清潔素雅的色調;兒童:強烈刺激的純色;青年:活力純色與憂郁暗淡的素雅色調;中年:素雅寧靜的色調。
2、男性與女性
男性:表現強大力量的純色、接近純色的暗色;女性:和藹、親切、溫柔的色調與保守色調的對比是關鍵因素。
3、溫度的表現
寒冷:以藍色為主的冷色進行配色,增大明度差能進一步強調寒冷的感覺;涼爽:以冷色為主的大部分色相,減小其對比度;溫暖:橙色、紅色、茶色等以暖色為中心的色相,減小對比度營造溫暖的感覺;炎熱:加入對比色相更能強調暖色,純色色調是基本要素。
4、朝氣、活力、休閑
表現活力時黃色是不錯的選擇,加入白色背景、粗糙的線條更加強調隨意休閑的氣氛。
5、可愛、浪漫
與色相及色調的強弱并無關系,靈活運用白色背景可以產生可愛或浪漫的印象。
6、都市氣息、優雅
運用淡雅明快色調并采用同一色相,有限的色相對比顯得富于都市氣息。
7、豪華感、高級感
以強有力的鮮艷色調對色相和明度進行最大限度的對比,營造豪華之感。
8、自然之美
自然的反義詞是人工,帶有人工雕琢痕跡的色調都不符合人對自然色彩的認知。明亮而樸素的色調給人自然的印象最強烈。
9、力量、速度
充滿力量的畫面不可缺少重量感,但并不一定適合于表現速度感,速度感是以鮮艷的純色色調為基調,而力量感則與鮮艷的厚重色調相吻合。
10、幻想、神秘
同色系色彩帶來幻想世界的飄渺感。見到浮在空中的七色彩虹和海市蜃樓的時候,我們會感受到日常生活中沒體驗過的神秘。同樣,在司空見慣的配色中也能產生幻想的意向。
最后但是重要的來啦
六月視覺傳達課程
~開始報名啦~
(名額有限,要抓緊哦)
~更多關于藝術的事,來找我聊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