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么焦慮
就是因為活得太硬了
作者:牧柔
圖片:網絡
點擊上方綠標 主播清溪為你播讀
0 1
我們走得太急,忘了為何出發
上周和工作狂朋友璐璐一起喝咖啡,她說這段時間公司的事情十分多,作為主管她總是害怕沒做好,在聊天過程中她數次拿起手機處理消息,眉頭緊鎖,細密的汗珠布滿她的額頭。
我安慰她沒事的,并試探性地問她:“親愛的,你最近是不是有點焦慮啊?”她像找到了知音一樣,把生活的煩惱一吐為快,每個月的工作情況和績效考核直接掛鉤,下屬不配合,每天都是加班到深夜。
偏偏不湊巧的是,前段她全力以赴準備的建筑師的考試又失敗了,雙重打擊,她整個人都有點扛不住了。
努力的她何嘗不是很多人的縮影,凡事追求完美,工作上要做拼命三郎,生活中要做賢妻良母,哪一樣都想做到盡善盡美。
可惜,殘酷的生活沒有好臉色給你看。考試十分努力還是敗北,屢遇渣男感情受挫,投資失利還有各種貸款要還,父母身體不好沒時間照顧,工作不順還被扣工資,小孩死不聽話丈夫卻不管,焦頭爛額,難以兼顧……
于是,開始焦慮,睡不著,吃不好,身體亞健康,心情低落。奇怪的是,負能量多了,一旦進入水逆期,其他事情似乎也都會跟著不順利。
其實,焦慮的一切的根源在于太追求完美,不允許自己出錯,不愿意承認自己難以平衡,或者不愿意承認自己在某些方面變成了loser,哪怕只是暫時的。
0 2
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及時斷舍離
最近大火的日劇《我,要準時下班》的女主角32歲的東山結衣是一家網頁制作公司的中層。每天18點一到,她一定合上電腦,穿上大衣,準時打卡走人。
早上她會提前5分鐘到公司,把一天里要對接和解決的事物寫在便利貼上,完成過后一張張撕下。出了公司大門一路小跑去到附近的上海飯店,趕上了店內18點10分以前啤酒半價的活動就會很開心。
所有的帶薪年假全部用光,定期體檢,用按摩、泡溫泉、吃大餐來犒勞自己。
她之所以活得如此愜意是在于她合理地安排時間,注重效率,沒有讓自己成為工作的奴隸。
正如東山結衣說:我對自己的未來也沒什么規劃,橫豎都不能出人頭地,沒能力,沒夢想,沒盼頭。只盼著發工資的日子。后來,準時下班,喝啤酒,看電視,跟喜歡的人聊天。能夠享受這樣的時光,我就覺得滿足了。
你可能會覺得我的要求太低了,不過對我來說,這就是最大的幸福。
想做的事不一定是宏大的理想和目標,只要自己能夠享受其中,做什么都好,要如何度過一生,每個人心里應該都有不同的答案。
你可能會以為她是個很安逸的人,事實上她工作時特別努力,只是她更重視自己的生活。
低效的忙碌是人生的催命符,它會摧毀你的生活。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無論再忙也不要忘記欣賞生活的美,片刻的休憩有無窮的力量,讓你停下來思考自己為何生活,從容,再從容一點,一定會找到解決的方法。
我們以前總說對物品要斷舍離,其實對待繁雜的工作何嘗不是如此。既然如此低效的惡循環已經嚴重影響了我們的生活,為什么不合理安排時間,把工作還給工作,把生活還給生活呢?
要學會示弱和借力。沒做好就去心平氣和地向周圍人求助解決辦法,下屬不好管理就去了解背后的原因,孩子今天又被批評你就放寬心,去和他談談內心的想法,做投資失敗那就停下來請教一下過來人,也許他們和你一樣呢。
何況沒有做好心急也沒有用,當你開始焦慮說明你應該要調整了,調整自己的方向和狀態,向行業的前輩請教經驗,和伙伴嘗試有效溝通,這樣才能不斷精進自己的業務水平,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從而重拾以往平淡卻舒心的生活。
0 3
留時間快樂,蓄勢待發
作家艾小羊說,一個事情能讓人堅持愉快地去做,如果不是因為賺錢,那就是能得到發自心底的快樂。
中國時尚界旗幟人物、“中國版穿Prada的女魔頭”蘇芒時作為時尚掌門人,在呼風喚雨的背后,很多人好奇她怎么能平衡事業和生活,可以做到又忙又美麗。
蘇芒在《為熱愛而活》一書中提到:重要的不是你留多少時間給自己享樂,而是,你能把多少時間變得快樂。
一年365天,她基本上都是在飛來飛去,工作排得滿滿當當,芭莎慈善夜前夕她也總是焦慮,但她找到了舒緩的方法。她說:“我覺得盡量把開心的事放大,把不開心的事縮小,一旦把不開心的事放大,每個人執著于自己那一點不開心,那一點糾結你就會感到痛苦。”
再忙她都會保持好美麗的心情,陪家人吃早餐,送孩子上學。在這些稀松平常的平凡小事中,得到片刻休憩,再次蓄滿能量,整裝出發。
04
用興趣稀釋焦慮,柳暗花明
村上春樹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完成于36歲生日。在他29歲他,和妻子陽子開了間名叫“彼得貓”的酒吧。他每天要切10公斤的洋蔥,還要記賬、進貨、調酒,累得精疲力盡,銀行的貸款也還沒還清。那時他和我們一樣焦慮。
后來,村上春樹在一個邊喝啤酒邊看棒球賽的午后閃現了寫作的念頭,他賣掉了酒吧,把所有的精力投入了寫小說,終于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所在,否則,我們就可能看不到《挪威的森林》了。
做自己最感興趣的事真的很治愈。記得有段時間我也有點焦慮。班上的孩子進入叛逆期,狀況百出,加之工作節奏十分快,手頭的事情讓我有點喘不過氣來。
還好我覺察到了自己的狀態,于是從熱愛的寫作中去尋找樂趣。每天睡前寫10分鐘的日記,那是我的快樂時光——用來滋養生活帶給自己的煩惱,在不斷的輸出中梳理自己的情緒,去生活的小確幸中感知愛和溫暖,舒緩自己的節奏。
同時,不斷對自己進行積極心理暗示:一定可以解決的,多給自己一點時間調整。后來真的慢慢適應了新的情況,變得從容自如。
當你發現自己比較焦慮,一定要走出來,無論是和朋友散步聊天,還是練練樂器,一定要轉移注意力。
你還可以看看自傳,在名人坎坷的經歷中尋找勇氣和共鳴;練練瑜伽,在氣息的一呼一吸之間覺察自己的身體;可以盡情跳舞或唱歌來釋放心中所有的壓力,養養花,喝喝茶,把壓抑已久的負能量全部宣泄出來。
0 5
努力本應是人生的常態
人在年輕時候,常常在物質方面有太多興趣,車子、房子、票子都是我們急于實現的目標,我們太急于得到,急于證明自己,卻忘了愉悅精神,所以,常常焦慮。
梁實秋說:人生的妙趣,在于相當地認識人生,認識自己,從而做自己能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你可以試著像村上春樹一樣,找到最能愉悅自己的那件事情,并堅持下去。
沉默、內向的理工男張小龍,一手締造了全球最大的移動社交軟件——活躍用戶6.97億的微信,他稱微信源于自己大學時代失敗的社交經歷。
微信之前,張小龍曾是“天才程序員”和無業游民。一度吃不起飯的他長期困惑于技術與金錢的關系,至今對商業化心存抵觸。但他的微信,被估值超過5000億元。
從一個界面的研發大熱到另一項技術的突破,到今天微信不斷推陳出新,從語音功能,到查看附近微信用戶,其社交屬性不斷提升,用戶數也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他一直保持努力,我們每天打開微信就是那個孤獨的人和地球,就是他當年的寫照。
其實,適度的焦慮是很好的,可以促進我們進步。可是一旦我們過度焦慮,就會進入一個死胡同,我們會變得很急,一努力就要看效果,一投資就要馬上得收益,任何事情付出了就希望有很好的結果,殊不知努力本應該是人生的常態,可是我們都太急著要結果,太追求盡善盡美。
有句話說得很好——“因上努力,果上隨緣”,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在熱愛的領域深耕,總有一天屬于你的一切會如期而至。在努力的過程中要嚴防一根筋,時刻保持彈性。
生活大爆炸里的最后一季里,完美主義者科學家謝耳朵,在一次實驗中發現——犯錯才是人類進步的根源。太用力的人跑不遠,太用力的人生,更是一場災難。
卡夫卡的《城堡》里面有一句話:努力想得到什么東西,其實只要沉著冷靜,就可以輕易神不知鬼不覺的得到,而如果過于使勁的鬧得太兇太幼稚,太沒有經驗,就哭啊抓啊,像一個小孩扯桌布,結果一無所獲,只不過把桌上的好東西都扯在地上,永遠也得不到了。
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才是完美的開始。接納自己的負能量,才是最牛的正能量。
答應我,從明天起,不要活在用完美去換取尊重和欣賞的生活里,你的人生需要討好的只有你自己,不要在乎他人功利性的評價,因你的珍貴和熱愛去發自內心的努力,做好自己該做的每一件事,至于結果,交給老天吧!
把所有的夜歸還給星河,把所有的春光歸還給疏疏籬落,把所有的慵慵沉迷與不前,歸還給過去的你。明日之你,胸中有丘壑,立馬振山河!
E n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