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船類動作是訓練背部肌肉的主要動作,它的工作原理是:通過水平拉的動作變化來刺激背部肌肉,使其生長;但由于背部肌肉復雜程度,加上人們并不能很直觀的看到背部的肌肉,導致背部肌肉的發展成為健身的一大難點。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幾個健身房常見的劃船類動作,為枯燥的健身運動,增加點花樣。
一、杠鈴劃船
在劃船類動作中,杠鈴劃船應該是首選動作,原因是,在同樣的情況下,它比其它的劃船動作可以使用更大的重量,這就為肌肉發展提供了潛力;同時髖、膝、腳、踝需要共同協調,來構建一個穩定的平臺,支持進行劃船動作,這樣讓你的核心力量也得到提升。
做這動作,有很多細節,如在劃船時是采取正握還是反握,是寬握、窄握還是中間握距,又或者是借助助力帶,這些都是細節;其實這些不管那種握法,刺激的都是下背部,如果采取助力帶會讓我們的精神更加集中在下背部,而不是在抓握桿這方面上。
在起始位置,確保挺胸,下背部保持自然的弧度,臀部和大腿向后推,髖膝屈曲。呼氣,以肘部拉動重物,向著下腹部或腰線拉起。在終點(頂點)擠壓重物,然后吸氣,使重物緩慢、有控制地下落,回到起點。
要確保利用肌肉而不是慣性而移動重物,尤其是下落過程,大多數人(尤其是新手)會使用太大的重量,然后利用欺騙動作和慣性來移動杠鈴。
二、器械劃船
雖然是器械,但是運動的軌跡沒有得到很好的固定,因此需要我們通過對目標肌肉的控制來達到拉動器械的目的。器械劃船可以讓我們的中背部得到相當充分的刺激。
采用坐姿劃船,固定住雙腳的優點是:能夠穩定下盤,讓你拉起更大的重量。
以肘部拉動重物,在中點向后擠壓肩胛骨,保持一秒鐘,然后回到起點。做這個動作的時候腰腹部要固定盡量不要大幅度前后晃動,記住要把肩部當做軸,盡量少用上臂的彎曲去牽引發力,動作的后半程要始終保持挺胸的動作不要低頭含胸。
握法有:正握,反握,對握;(寬、中、窄握);V把;D把,橫杠
在做這個動作時需要用背部的收縮帶動手臂將握把拉至腹部。而很多人做的卻是通過手臂發力代替背部的發力。這樣對中背部的刺激就很小了,更多的是刺激到肱二頭肌了,這也是很多人練背,肱二頭酸脹的問題所在,發力的肌群出現了偏差。
三、T杠劃船
這個動作雖然和杠鈴劃船一樣都采取的是俯身的姿勢,但是刺激的部位卻不盡相同。T桿劃船刺激的是我們的上背部。
T杠劃船因一端是固定和,所以重量運行的軌跡是有一個向前的弧度。采用窄握距可增加提鈴的動作幅度和路線,能更好地鍛煉背闊肌。
一邊固定在杠片中央,而杠鈴的另一部份則安插在杠的另一邊,V把置于鈴桿下方。杠鈴固定好之后,站在杠鈴負重端上方,雙腿分開與肩同寬,杠鈴在雙腿中間,兩腿自然伸直,挺胸塌腰體前屈,兩手臂伸直正握住“V”形杠把柄。屈髖屈膝,向前俯身,小腿垂直地面,膝蓋不能超過腳尖;大腿與地面呈75°,上半身向前俯身45°(腰背核心強的可以加大俯身度數);收緊核心,吸氣準備,呼氣背闊肌發力將前端的杠鈴片提拉到胸口位置,大臂夾緊身體,平行或略微超過背部水平面,上半身和腿部角度保持不變,小腿始終垂直地面,背部肌肉有收縮感;吸氣,背部肌肉發力,控制手臂將杠鈴還原到初始位置。重復動作。
握法:變化:寬握,窄握,對握,反握,正握
四、啞鈴劃船
啞鈴劃船是單手劃船,它能夠糾正左右肌力不平衡的現象,同時也是非常好的抗旋轉核心力量訓練動作,但這個動作可以說是劃船類動作最容易出錯的一個動作了。很多人用這動作完全找不到發力的感覺。盡管看上去做的很像,但是完全不是背在發力,是手臂發力,在帶動啞鈴進行運動。
啞鈴劃船是刺激下背部的一個動作,需將啞鈴拉至腹部,這樣才可以收緊下背部,但是啞鈴不同的朝向刺激下背部的位置也是有所差異的,簡單來說如果上劃時啞鈴向外就刺激的是我們下背部的外側,這樣會讓我們的背看起來更長,反之刺激的使我們的內側。
屈體用正握法抓住啞鈴,另一只手扶在長凳上肘關節微屈支住身體,另一只膝蓋也彎曲支在長凳上,也可將腳蹬在地面上,地面上的腿保持膝關節微屈,身體幾乎與地面平行,抬頭挺胸,腰背平直。 把重量放到盡量低,掌向身體,肘部向上或向后拉拽,保證大臂貼近軀干,將重量拉起;盡量保持身體靜止,用背而不是用手臂將啞鈴拉到體側;緩慢地放下,保持對重量的控制,一側練完再練另一邊。
動作過程中支撐腳,跪姿膝蓋,支撐手三點之間構建一個穩定的平臺,下背腹部收緊讓軀干保持穩定不產生旋轉,屈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