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電影也有著很多不科學的地方,如果地球真的被木星那樣捕獲的話,依靠點燃木星上的氫氧混合氣體來推離地球,成功率的確為零。
首先,如果地球與木星的距離近到連大氣都會被木星吸引的話,地球就早已進入了木星的洛希極限,被木星扯碎了,地球和木星的洛希極限大致是10.3萬公里(質心距離),但是在到達這個距離之前地球上的流體物質都會開始形變,而地球內部都是可流動的熔巖,只有薄薄的地殼是巖石,這樣熔巖活動會使得整個地球都成為熔巖星球,很難再會有人類甚至生命存在了。
再就是木星吸引地球大氣造成的氫氧混合氣體即使能被點燃,沖擊波也不可能傳回到地球上,因為木星的引力比地球大得多,所以只會有地球大氣逃逸到木星上,而可燃氣體區域基本集中在木星的表面,這樣的氣體在木星表面點燃的時候,沖擊波基本只會影響木星表面的部分區域,不可能通過滾滾而來的地球大氣再傳回到地球上,因為地球大氣是不可以被點燃的,所以可燃氣體只在木星表面被引爆,兩者之間的氣流并不會被點燃,地球表面的空氣更不會被點燃,而地球表面的空氣又在急速地流向木星,沖擊波的震動不可能逆向穿過急速流動的氣流而傳回地球。而在這條氣流之外基本都是真空的空間,不會受到沖擊波的影響,所以點燃木星表面可燃氣體的沖擊波可能會影響到數萬公里外的地球,當然也就不可能會把地球推離木星了。
所以,雖然電影的設想不錯,劇情設定也很合理,推理貌似無懈可擊,但也并非完全科學,不過這并不妨礙它是一部好電影,我們并不能把科幻電影完全看作科學論文一樣,也幾乎沒有一部科幻電影是完全符合科學道理的,因為那應該是科學紀錄片的追求。
今年春節檔,對于科幻迷來說最興奮的事莫過于郭帆執導、改編自劉慈欣同名小說的電影《流浪地球》上映了。從不被看好到一路逆襲,再到實現口碑票房雙豐收,中國第一部科幻電影真正意義上地成功了。
看完電影后,網友們更是熱議不斷,大家都在討論電影制作、演員演技、劇情特效等各個細節,足以見得這部電影的熱度。大多數網友都給了這部電影高度評價,當然也有一些吐槽聲、質疑聲,主要集中在部分劇情發展太快,有些銜接不上,很多細節沒有交代清楚,讓人看得有些懵。
比如開頭的時候妹妹韓朵朵為什么要和哥哥劉啟到地面去?男主叫姥爺“老東西”是不是兩人之前有什么矛盾?救援隊長王磊為什么非要固執地去杭州修理推進發動機?女隊員周倩為何莫名其妙擊滅火石?后面王磊為何舍身救朵朵,劉啟最后又是怎么存活下來的?
特別是電影最后眾人想辦法讓地球擺脫木星引力那一段,情節推進的太快,發動機發動后和沖擊波到達之前到底發生了什么,王磊怎么突然死了?很多情節都讓觀眾有點沒反應過來。
情節的不連貫也直接導致了主角形象不夠飽滿,比如韓朵朵表現出來的言行有些幼稚惹人厭,周倩后面突然擊滅火石顯得太不理智了。
對此,網友們也展開了熱烈討論,覺得這是電影方制作得不夠周到的地方,非常遺憾。然而,真相是最初的完整版有140分鐘,還有一版甚至長達160分鐘,里面非常詳盡地介紹了各個主角的身世背景,還展現了彼此之間的互動,此外還有火石、發動機的工作原理等等。但是最終上映的版本只有125分鐘,這就導致了一些劇情必須要刪掉。
日前,就有知情人在網上曝出了《流浪地球》被刪掉的片段。其中一位知情人稱有兩個主角的戲份被刪了很多,一個是韓朵朵,一個是王磊。韓朵朵去地面的真正原因是尋找失蹤的父母,王磊執意去杭州的原因是他家人都在杭州地下城,還有就是王磊和韓朵朵的互動都剪沒了。其實,后面王磊失去家人后他是把朵朵當成自己女兒來對待的,所以才有了后面的舍命相救。
另一位認證為知名電影博主的大V也曬出了《流浪地球》被刪的情節,主要有4段,和之前那位知情人說得差不多,主要還是韓朵朵和王磊的戲被剪掉了很多。
此外,還有一些過渡的劇情也剪了,比如火石需要人工供給能量,所以才有了周倩擊滅火石的那一幕,她不想有更多人因此犧牲了。如果說把這些情節都補充上去,整個故事就變得更加圓整了,每個人物的性格形象也會更加鮮明飽滿,不會顯得很突兀。
該博主還透露刪減部分劇情是為了過審以及應對春節檔的排片,所以才會導致一些劇情銜接不上,之后片方還會發行無刪減的版本。
對此,很多網友還是不理解為何要刪減。該博主在評論區做了回復,稱原來的時長太長了,得近3小時了,不利于排片,對于第一部科幻片來說,風險太高了。
這里面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商業利益的權衡,如果時長太長了,觀眾又不買賬就會導致排片很低,那樣票房也就低了。畢竟春節檔競爭非常激烈,而且第一部科幻片誰也不知道會不會成功,要想脫穎而出只能先刪減一些劇情了。可以說也是很無奈了。
實際上,很多科幻大片都有兩個半小時以上,甚至3小時,比如《星際穿越》、《火星救援》等等。《流浪地球》原來的版本也遠不止125分鐘,只是出于種種原因無奈刪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