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小偷這個行業,大家都不陌生,甚至是深惡痛絕。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過小偷,擠公交一轉眼手機沒有了,出門辦個事晚上回家,家里變得干凈了許多,一覽無遺。小偷這個行業干的不好人人喊打,遺臭萬年。干的好叫劫富濟貧,流芳百世,人人稱贊,說幾個比較出名的小偷吧,白玉湯“盜圣”,楚留香“盜帥”,姬無命“盜神”,時遷“鼓上騷”等等,這些都是小說或者影視劇中出現的,那你們都知道歷史上最出名的小偷嗎?跟著小y來看一下吧。雖然說是最出名的,但是歷史沒有記載他的名字,那為什么小y會說他是最出名的呢,跟著小y繼續往下看吧。
盜圣白玉湯劇照
在戰國時期,戰國四大公子之一的孟嘗君,喜歡招納天下各種門客,號稱“門客三千”,有一次孟嘗君率領一眾賓客出使秦國,秦昭王留下孟嘗君,想讓孟嘗君當相國,孟嘗君不敢得罪秦王,只能留下來。過了不久,秦王手底下的一個大臣勸秦王說:“留下孟嘗君。只怕不妥,孟嘗君是齊國人,且是齊國貴族,在齊國有封地,家人也全部在齊國,這樣孟嘗君怎么會為秦國專心辦事呢。' 秦王聽了之后,表示贊同,于是改變主意,將孟嘗君軟禁起來,準備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找個合適的借口殺死孟嘗君,秦王有一個非常寵愛的妃子,秦王非常聽妃子的話,孟嘗君聽說后,派人去找這個妃子,尋求幫助,這個妃子也同意了,但是有個條件,那就是拿齊國的一件狐白裘最交換,這件狐白裘天下無雙。本來以孟嘗君在齊國的地位,應該是唾手可得,但不巧的,這件狐白裘正好在孟嘗君出使秦國的時候,獻給秦昭王了。事情在這個時候出現了轉機,前文提到,孟嘗君廣招天下門客,在門客中就有一位擅長鉆狗洞偷盜,他得知秦昭王得到這件狐白裘甚是欣喜,一時之間不舍得穿,把這件白裘珍藏在宮中的精品儲藏室里,他趁著月光,躲開守衛,輕松的鉆進儲藏室,將白裘偷了出來。妃子見到白裘欣喜不已,就勸說秦昭王放棄了殺孟嘗君的想法,準備過兩天為孟嘗君踐行,送孟嘗君回齊國,孟嘗君不敢耽擱,等不了兩天,立即率眾人連夜趕到函谷關,到了函谷關正是半夜,按照秦國的規定,函谷關在雞叫之后才會開門,眾人為難了,前有堵截,后面不知道有沒有追兵。在這個時候,孟嘗君手下門客中有一位門客站了出來,這位門客擅長模仿雞叫,幾聲雞叫過后,其它雞也跟著叫了起來,雖然天還沒亮,守關的士兵也很納悶,但還是把門開了,孟嘗君跑了出去,秦昭王得知孟嘗君已經逃跑,立馬派追兵追趕,孟嘗君已經出了函谷關了,孟嘗君若是沒這兩位門客,很可能會死在秦國,后世為這兩位沒有姓名的門客專門造了一個成語”雞鳴狗盜“,這就是”雞鳴狗盜“的來歷。雖然這兩位門客沒有名字,但是我想能為兩位沒有名字的人造個成語,應該也是無比光榮的吧。所以小y說這個小偷是歷史上最出名的小偷。
雞鳴狗盜
故事出自《史記·孟嘗君列傳》原文為”囚孟嘗君,謀欲殺之.孟嘗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幸姬曰:“妾愿得君狐白裘.”此時孟嘗君有一白裘,值千金,天下無雙,入秦獻之昭王,更無他裘.孟嘗君患之,便問客,莫能對.最下坐有能為狗盜著,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為狗,以入秦宮藏中,取所獻狐白裘至.以獻秦王幸姬.幸姬為言昭王,昭王釋孟嘗君.孟嘗君得出,即馳去,更封傳,變名姓以出關.夜半至函谷關.秦昭王后悔出孟嘗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馳傳逐之.孟嘗君至關,關法雞鳴而出客,孟嘗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為雞鳴,而雞盡鳴,遂發傳出.出如食傾,秦追果至關,已后孟嘗君出,乃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