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檔還沒結束,還沒看完全部電影的我,就被一段話洗腦了——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
行車不規范,親人兩行淚。
被洗腦的同時,又被一個人刷屏了——
吳京。
隨著《流浪地球》的火爆,吳京成為中國第一個「百億影帝」。
我本以為會在熱搜中看到「祝賀」、「恭喜」這類的詞眼,卻沒想到被罵聲搶了先。
吳京也「光榮」成為第一個背負「百萬罵名」的「百億影帝」。
在沒了解吳京之前,我從未想過一個人對「熱愛」的執念能忽略得與失,跨越生與死。
說實話,《流浪地球》還沒上映時,我和很多觀眾一樣,并不看好它。
畢竟,中國科幻,在很多人看來還是一件很「科幻」的事。
更何況,這還是一顆差點就「流產」的「小破球」。
導演郭帆,在微博上寫了一封感謝信,其中提到了吳京,他說:
「小破球,要記住,吳京爸爸讓你活下來。是他,讓你成為一個人(或者是一顆球)。」
沒有吳京,就沒有《流浪地球》的今天。
沒有《流浪地球》的今天,中國科幻的啟動不知道還要再過多少年。
畢竟全中國很難再找出第二個「傻子吳京」,愿意為了自己的熱愛不計回報甚至傾家蕩產了。
吳京對電影事業的熱愛到達了一個頂峰。
在沒有兒子之前,就連「死神」都不能撬動他想拍好一部電影的心。
剛出道,吳京在香港拍攝第一部影片《殺破狼》,劇里他只有一句對白,剩下的全是和甄子丹交手的打戲。
導演面對兩位長期習武的人絲毫沒客氣,要求取消套招,直接開打。
打到一半,甄子丹一棍子下來,打在吳京身上,實心的木棍被打斷了。
還來不及揉。
又換了第二根,再打,棍子又斷了。
45 秒的打戲,拍了 4 條,足足在吳京身上打斷了 4 根木棍。
電影上映后,不少人評價剛出道的吳京,動作到位,猙獰的表情更加到位。
吳京只能苦笑。
那實心的木棒打在身上,是真的疼啊。
只要導演不說停。
「傻子」吳京就從來都不知道停下來,肉打爛了,衣服扯扯蓋住繼續來;流鼻血了,隨手一擦跟沒事人一樣。
漸漸地,在一次次挨打中,吳京也摸索到了表演的真諦,那就是:打得越疼,表演就越真;表演越真,觀眾就越興奮。
為了能讓更多的人感到興奮,吳京開始變成一個「較真」的人,「較真」就意味著要挨更多的打。
拍攝《我是特種兵》時,從籌拍到開拍,18 個月時間,吳京每天都待在軍營里,接受和其他軍人一樣的訓練。
想要休息,先做 500 個俯臥撐。
俯臥撐做完了關燈上床,再做 300 個仰臥起坐。
白天地獄式的魔鬼訓練,讓困意來得更加容易,一沾枕頭就能睡著。
在部隊中,和「死神」擦肩而過成了一件司空見慣的事。
吳京曾聽見子彈劃破空氣,掠過耳邊的聲音,那聲音并不好聽,但吳京會記住一輩子。
他也曾躺在地上,看著坦克擦著自己的鼻尖行駛過去,轟鳴的發動機聲中,卻清晰地聽見了自己的心跳聲。
在角色面前,吳京沒得選,
他必須要把自己扔進這個大環境中去,去切實感受每一個軍人在痛苦面前的堅持,在生死面前的抉擇。
只有在現實中把苦吃個夠,才能避免在角色中吃苦。
《我是特種兵》的播出,讓很多人都記住了吳京,他在人們的心中也留下了「錚錚鐵骨」的形象。
懷揣著對軍人的崇拜,吳京決定自己拍攝一部軍人題材的電影。
《戰狼》就此誕生。
電影不像電視劇,它需要在短短兩個小時內就將觀眾的情緒帶至高潮,這就免不了大量情節的沖突和畫面的絢麗。
吳京心里明白,這次更要來「真」的。
于是,《戰狼2》第一個鏡頭,吳京就和死亡打了個照面。
那是一場在水中的打戲,需要吳京從 13 米高的甲板跳入水中,為了加快下潛的速度,他在自己身上綁上了重重的鉛塊。
跳了幾次之后,吳京已經明顯感覺到吃力,但依舊不滿意。
深呼吸,準備再來一次。
調整好之后,一躍而下,重重地扎進洶涌的海浪中,突然眼前灰了,海底好像伸出一只手,在拖著他急速下墜。
給口氣吧,一口就好。吳京心想。
漸漸失去意識的時候,救生員及時趕到,抓住了吳京,給了他迫切需要的那口氣。
從「死神」手里逃出來的吳京,反而變得更加大膽。
不少爆破戲危險性太大,請不到群演,吳京就親自上陣,一度多次造成耳朵暫時性失聰。
拍攝射擊戲份,被碎石擦傷眼睛;
拍攝動作戲,被板塊砸到手臂;
威亞戲試拍過程,手腕被卷進鐵鏈。
一部電影拍下來,幾乎全身上下沒有一塊好的地方。
和弗蘭克打斗時,放棄套招,感受真實的爆發,一拳拳重重地打在臉上,鮮血狂飆。
弗蘭克直言:「沒見過吳京這樣不要命拍電影的。」
吳京用自己身上的每一寸肌膚去真實地感受疼痛,只有自己知道有多疼,才能讓觀眾知道有多疼。
他走在跟電影「較真」,跟自己「死磕」的路上。
他說:「不經歷生死,就無法去演繹生死,裝、拿、捏觀眾是感受不到誠意的。」
棍子打在身上,是真的疼;深海里的窒息,也是真的絕望。
一次次的死里逃生,讓吳京更加執念于交出一份自己滿意的作品。
疼痛和磨難,遲早重塑一個更強大的吳京。
很多想要追求自己夢想的人,最終都會敗倒在現實和金錢的腳下。
拍電影,更是如此。
《戰狼》的誕生,并不算順利。
開拍時沒人看好,投資方只有兩家,還不肯加錢,怕虧。
沒錢,就意味著將就,可夢想,又怎么可以將就?
吳京一度懸在半空中,不知道何去何從。
突然,他將目光轉向了自己的房和車,沒人投資,他就自己投資。
抵押了全部資產之后,他對謝楠說:「如果這次賠了,那就是傾家蕩產了,你還愿意嫁給我嗎?」
謝楠看著他說道:「這是你的夢想,如果你不去實現,我們守著那些錢也沒什么意思,我還有個小房子,大不了從頭再來。我養你。」
硬漢吳京,屈服在「我養你」三個字上,決定放手一搏去追逐自己的夢想。
不害怕失去的人,最有勇氣。
《戰狼 2》交出了56 億的完美答卷,吳京終于在中國電影業有了自己的一席立足之地。
1 年之后,《流浪地球》導演郭帆找到吳京。
支支吾吾說出自己的請求:希望能找個有知名度的男演員客串,最好還不要片酬。
吳京二話沒說,答應下來。
拍著拍著,一天變成一個月,戲份也變得越來越多。
片酬呢?還是沒有。
吳京沒吭聲,繼續拍。
但投資方卻突然撤資了,這回想拍都拍不下去了,整個劇組大眼瞪小眼,不知道該怎么辦。
吳京毅然決然找到郭帆,給了 6000 萬,告訴他繼續拍!
7000 個人,為了一部電影每天只睡 4 個小時,現在說不拍就不拍了,吳京看不下去。
他們,多像 1 年前無助的自己。
沒人幫,那就他來幫。
客串可以,不要片酬可以,帶新演員可以,倒砸 6000 萬也可以,吳京什么都不要。
他只要郭帆記住:「今天我幫助你,未來你遇到執著追求電影藝術的人,你也要幫助他。」
在外人眼里,這穩賠的買賣,也就只有吳京這個傻子還干得樂呵了。
6000 萬可不是一個小數目,當初《戰狼 2》也就是差那幾千萬才差點拍不下去。
但吳京還是選擇相信這個團隊。
這是中國科幻的一大步,即使今天栽在這里,他也認了。
3 年時間,吳京早在一次次爆炸中完成了對自我的重塑。
他不再執著于自己拍好電影,他更希望能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嘗試著去拍好電影。
他追過夢,知道追夢的過程有多艱苦,但也知道夢里的世界有多美好。
所以他要用盡全力去呵護這 7000 人看似不切實際的夢想。
即使荒唐,但也要有繼續做夢下去的權利。
事實證明,吳京還是很有眼光。
《流浪地球》火了。
當好評都給予了電影和導演時,吳京卻莫名其妙地背負上了各種罵名。
當國外對《流浪地球》的評價越來越高時,國內的評分卻慢慢下降。
豆瓣評分一星甚至全部清一色針對吳京。
有人因為吳京的參演,所以拒絕去看《流浪地球》。
不斷秀著智商底線的他們,早已被檸檬酸了眼睛,不愿意睜眼理智的用事實去評判。
將吳京放在靶心,用他們所謂的道德標準去射擊吳京的這種場景早已不是第一次出現了。
早在《戰狼 2》火爆時,吳京就已經背負了一身的罵名。
有人說吳京代表著「強奸式」愛國教育。
有人甚至造謠吳京一家的國籍。
吳京是中國香港國籍,謝楠是美國國籍,兒子是英國國籍。
還批判道,一個不是「中國人」的人把一群中國人忽悠得團團轉。
最后謝楠的媽媽受不了被污蔑,出來回應,曬出了吳京、謝楠的護照,和他們兒子的出生證明。
吳京在采訪時,被問到此事也只是無奈的笑了笑說:「我們都是中國人,這件事,大家就當個笑話吧。」
「傻子」吳京,即使被污蔑,即使被騷擾,也只能用苦笑回應。
可是他的寬容并沒有換來鍵盤俠們的收斂。
他們把對吳京的恨,上升到電影,甚至上升到國家。
「戰狼」變成了「無腦愛國」的代名詞,「吳京」變成了「直男癌」的代名詞。
他的夢想,被肆意地調侃,被嘲笑,被否定。
可是他究竟哪里錯了?
在這個「笑貧不笑娼」的時代,什么時候,連愛國都成了一種罪過。
我們可以接受好萊塢大片中,受人喜愛的男演員一個打十個,卻無法承認黑頭發,黃皮膚也能在槍林彈雨中脫逃;
我們可以感動于美國士兵在生死面前不忘信仰的堅持,卻無法承認那一面五星紅旗能為多少遭遇苦難的人帶去希望;
我們可以相信在世界末日面前,資本主義國家拯救地球的故事,卻無法說服中國人在災難面前能夠扛起拯救全人類大旗。
跪久了,果然都站不起來了。
不僅自己站不起來,還要去指責那些站起來的人。
汗水和努力,鮮血和奉獻在鍵盤俠眼里,都變成了賣慘的說辭。
在他們的世界里,越是努力的人,越具有被嘲笑的資格。
「傻子」吳京,當然首當其沖。
對于吳京來說,比起國人謾罵,那打在身上一根根的木棒或許真的不算什么。
當夢想成為被嘲笑的理由,當初心成為被消遣的對象,當愛國成為被諷刺的借口。
我們還剩下什么?
這個社會需要吳京,這個世界也需要吳京。
他在用自己的一生告訴那些還在堅持自己夢想的人,繼續走下去,不要害怕旁人的眼光,不要畏懼流言蜚語,總有一天,你也可以成功。
總有人要去「拯救」地球。
那個人如果不是你,憑什么不能是吳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