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大結局了,許多人仍然在那個情緒里,久久不能平復,尤其是對于其中的蘇大強。
這位“愛作妖”的父親,前期懦弱、自私、無賴......所有討人厭的性格都集中在他身上,讓人恨得牙癢癢;后期得了老年癡呆,一心想著給女兒送習題集的慈愛,又讓人感動心疼到骨子里,從尖酸涼薄到慈父溫情,蘇大強全程都毫不違和。
不過大家光記住了蘇大強,卻對演他的演員知之甚少。大紅的《都挺好》結束了,而他才正要開始“大紅”。
-01-
演誰像誰,干凈利落
這位演員就是,倪大紅。
說起這個名字,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是要說出他演過的角色,保管總有一個你會有印象:
《大明王朝1566》里,他是那個老奸巨猾的權臣嚴嵩;
《天盛長歌》里,他是那個多心猜忌的皇帝;
《正陽門下小女人》里,他是那個樸實癡情的蔡全無;
《喬家大院》里,他是亦正亦邪的孫茂才;
《戰狼》里,他是那個狠起來自己都怕的大毒梟;
《北平無戰事》里,他是那個堅強隱忍的謝培東......
拿得出手的作品一抓一大把,每一個角色都入木三分,但演技派的真正高明之處,就在于演誰像誰,干凈利落,絕不留不相干的影子。這也是為什么許多人不認識他的原因。
劇演完了,還能讓所有人對著他飾演的角色死磕。觀眾對他的反應越大,就越說明他演技的優秀。
-02-
只要在路上,不怕沒機會
說他是演員,倒不如說他是藝術家,無論是電影、話劇還是電視劇,他都眼角眉梢全是戲。娛樂圈的同行、導演們,說起倪大紅也贊不絕口,連張藝謀都說:“有他在片場,不擔心,再小的角色都能給你演出味道。”
而這個扎實的演員,卻是31歲那年才終于走上熒幕。
出身演藝世家的他,從小就對表演有著極大的興趣。
1978年,高考恢復第二年,他報考中戲學表演,沒考上;
1979年又考解放軍藝術學院,沒考上;
1980年接著又考上戲,還是沒考上。
連考三年,不是敗在能力上,而是敗在自己長相上。
有人說:“你長成這樣,當什么演員?”
倪大紅也難過:“太難受了,哭過,也把自己喝醉過,可能這就是命吧。”
可他偏偏也是不信命的人,又接著考了第四次。這次終于讓他過了。成了那一屆班上“最老”的同學。
因為本身長得就老,年紀也最大,大家都叫他“倪大爺”,每次班上排戲有爹阿爺阿之類的角色,全找他演。
畢業后,倪大紅去了話劇院演戲,不過演的都是小角色。但即便如此,他也十分珍惜每一次表演機會,每個角色都盡心揣摩:“我就想辦法以表演說話,根據自己的條件去琢磨,讓人接受,盡量做到內心戲多一些。”
“只要在路上,不怕沒機會”倪大紅正應了這句話。1991年,他31歲,他與潘長江合作參與拍攝電視劇《我是鄉巴佬》,終于正式出道。
-03-
只要肯努力,
最差也不過是大器晚成
演員這條路,長得好看有一定優勢。不過,即便在流量和小鮮肉當道的今天,我還是愿意相信,實力才是最重要的。只要肯努力,最差也不過是大器晚成。
努力對于倪大紅而言,早已成為習慣,這種默默無聞的努力,內化成了他演技的特色“不動聲色,潤物細無聲”。
一張“面癱”臉,啥也不干就往那兒一站,故事和味道自己都會跑出來,這就是功力。
拍攝《大明王朝1566》時,他46歲,卻要演80歲的嚴嵩,本來導演要求要不低于60歲的演員,但是倪大紅一演,導演就決定就他了。
為了將嚴嵩表現得更到位,拍攝全程他完全把自己當成了嚴嵩,一舉一動都像80歲的人,彎腰撿東西的緩慢、微微顫抖的雙手這些細節都是他自己想的。
在拍攝《戰狼》時,爆炸那一幕,他在爆火中紋絲不動,氣勢震人。拍完才被人發現,爆炸時一塊東西飛出來劃破了他的腿,他卻一聲不吭。
這些細節之處的考究和隱忍,大概也只有他這樣的實力派才能做到。
-04-
為戲而活,戲比天大
《都挺好》是倪大紅今年的第三部戲了,他一邊在這里演著作天作地的賴皮父親,一邊又在《逆流而上的你》中演著“愛女如命”的慈父,卻絲毫沒有串戲。
也正因為他這樣的戲路,這么多年了,雖然在圈內被無數人稱贊,但在觀眾心中仍然沒有太多位置。有人說:“倪大紅不紅,天理難容。”確實,這樣的老戲骨,倪大紅今年也許就該紅了吧!
考上戲院的那天,他自豪地感慨道:“上了大學我就有自信了,這顏值都考上中戲,我還有什么事做不成啊。”
但他是真心喜歡演戲,只做了這件事也確實把這件事給做成了。
小時候下鄉去農場勞作,他懷里就一直揣著那本《演員的自我修養》,夜里走夜路的時候也要學著唱幾段戲,馬都聽煩了要撅蹄子,可他一點也不煩。
上學時候老師說的一句話,成了他做演員的信念: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這“小演員”一當,35年過去了,如今年及花甲,59歲的他算是等到了屬于自己的巔峰時刻。
管那世界、環境如何變化,他只顧演自己的戲,不管好戲爛戲,只想演好自己的角色,再爛的戲,有他就變成了值得一看。
是金子總會發光,倪大紅也終于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