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青年,簡稱知青,英文是educated youth,廣義泛指有知識的青年,一般指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
特定歷史時期的稱謂,指從1968年代開始一直到1978年代末期為自愿從城市去到農村和農墾兵團務農或建設保衛邊疆的年輕人,這些人中大多數人實際上只獲得初中或高中教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為了解決城市中的就業問題,從50年代中開始就組織將城市中的年輕人移居到農村,尤其是邊遠的農村地區建立農場。
早在1953年《人民日報》就發表社論《組織高校畢業生參加農業生產勞動》。1955年提出“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為的。”成為后來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口號。
從這一年開始共青團開始組織農場,鼓勵和組織年輕人參加墾荒運動。當時,美術家朱宣咸1958年創作的作品《知識青年出工去》,就非常典型生動地記錄了北大荒農墾在那個特定時代知識青年的畫面。1962年開始有人提出要將上山下鄉運動全國化地組織起來。
這組照片正是在這個時期拍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