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了,寫一個教育類的話題。
孔子一直是我國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他憑一己之力創建的儒家思想,成為了中國乃至整個東亞地區的思想基礎。
在中國,孔子被封為“至圣先師”(the greatest sage and teacher)、“萬世師表”(an exemplary teacher for all ages)。
在國際上,“孔子”不是簡簡單單拼音轉譯,而是有專門英文術語:Confucius,其創立的儒家思想,英文直接以他的名字來命名—Confucianism。
但正如古人云,人非圣賢孰能無過(To err is human)?孔子被吹得再神,他也是人,也難免爆粗口。
孔子曾經被一位弟子氣到,說了句“臟話”,沒曾想竟流傳2500多年,如今更是成為老師慣用語!
這還得從孔子的一個學生說起。
這個學生叫宰予,此人很聰明,但卻不是個省油的燈,經常和老師頂嘴,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個杠精。
宰予
比如,有一次魯哀公問宰予祭祀的神牌應該用哪種木頭做?
宰予回答說:“夏朝用的松樹,商朝用的柏樹,周朝用的是栗子樹。用栗子樹的意思是說:使老百姓看到之后覺得戰栗害怕。”
我們都知道孔子非常推崇周朝的禮制,這種回答很明顯讓一旁的孔子很不高興。
再如,孔子是大孝子,堅持守喪要守三年。他認為小孩生下來,到三歲時才能離開父母的懷抱,所以父母離世,也要守他們三年。
宰予卻反駁說:老師啊,我覺得守喪三年太長了,我看守一年就可以了。”
對這個學生,孔子很頭疼。終于有一次,孔子一貫“溫良恭儉讓”謙謙君子形象也沒能守住。
那天,看到宰予在白天睡大覺,孔子很不高興,破口大罵: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
這句“臟話”被孔子的門徒記錄在《論語·公冶長》中,由于念起來朗朗上口,且畫面感極強,成了千古流傳的名句。
翻譯成大白話就是:'腐爛的木材無法雕琢,糞土似的墻壁無法粉刷'。
特別是前一句話“朽木不可雕也”,現在也是老師罵學生最常用的句子。
如果直譯的話,可以翻譯成:Rotten wood cannot be carved, nor a wall of dried dung be troweled.(*trowel: vt. 用涂子涂抹,即原句中的“圬”。)。
網上看到一句英文諺語,倒有異曲同工之妙:
Fools grow without watering.
字面意思是“傻瓜不用澆水就能自己長起來”,也就是傻瓜不用教,朽木不可雕。
我們都知道,孔子還提出過“因材施教”(teach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這樣跨時代的現今教育理念,“因材施教”即“根據每個學生的天資來教學”。
但“朽木不可雕”這句話直接把學生給定性了,否定了學生在未來任何可能性,跟“因材施教”的理念完全背道而馳了,看來宰予真的把孔子氣得不輕。
不過,歷史證明孔子有些打臉,宰予非但不是朽木,反而是孔子門下最有出息的學生之一,列于“孔門十哲”。
宰予唐代被玄宗追封為“齊侯”,宋代追封他為“臨淄公”、“齊公”,明朝被尊稱為“先賢宰予”。
所以,“朽木不可雕”這句話除了能發泄發泄怒火,完全站不住腳,開學了,老師們慎用哦!被這句話罵過的點在看,我看看多少人中過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