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張向東
馬,是一種食草性動物。在4000年前就被人類馴服就廣泛利用,現在,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動力機械的發明和廣泛應用,馬在現實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小,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馬在人類社會的進程中依然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
作為一種與人類十分親近的動物,過去人類在生產勞動、交通運輸還是在軍事戰爭、邊防巡邏等方面都發揮了巨大作用,它們雄壯威武,忠誠友好,聰明有趣,也由此成為了許多攝影愛好者拍攝的一個題材。
作為一個業余攝影愛好者的我,曾先后三次來到美麗的烏蘭布統草原尋覓拍攝它們的影蹤。
?
三次拍攝下來,我感覺拍馬不僅在攝影器材上有一定要求,而在攝影技術上也要有一定的基礎,下面結合自己三次拍攝的感受,談一些拍馬的一些體會。
?
首先,在器材選擇上
因考慮到馬有靜有動,有遠有近,我認為選擇一臺性能優異的機身還是十分必要的。其應當具備較強的對焦能力、較高的連拍能力和較快的處理能力。
?
這三點對于成功抓拍奔馳的駿馬十分重要,如佳能的1DX Mark II、尼康的D5兩款頂級相機,除了體積較大,重量較重外,在性能方面那是沒有一點問題,但對于3萬多元昂貴的價格對一般影友來說還是難以承受的,而兩個品牌的非全幅旗艦機佳能7 DMark II和尼康D500也是不錯的選擇。
目前,隨著科技的發展,無反相機的品種也越來越多,性能也越來越好,在這方面,索尼的全幅無反相機不論從機身的性能還是所配套的鏡頭都繼續領先其它廠家,而尼康的Z系列和佳能的R系列也同樣值得關注。
我去年兩次去壩上,一次是以奧林巴斯E-M1 Mark II相機為主,一次是以尼康Z7相機為主。
從奧林巴斯OM-D E-M1 Mark II相機來說,其借助2000萬像素傳感器與圖像處理器,實現了每秒18張的自動對焦追蹤/自動曝光追蹤性能以及每秒60張的自動對焦鎖定/自動曝光鎖定的拍攝性能,特別是強大的5軸防抖性能為我的拍攝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
而去年年底冬季的壩上之行,用Z7全幅無反相機,在為期5天的拍攝和創作中,它陪我經歷了零下20多度的嚴寒,其優良的性能,較高的像素為我留下了很深的影響,我認為這是一臺值得信賴的相機。
?
面對奔馳的駿馬,從安全的角度考慮,在拍攝時,我們必須和它保持一定的距離,所以選擇一支長焦距的鏡頭還是十分必要的,200mm焦距的鏡頭是可以完成拍攝的,但焦距更長一些的鏡頭更好,如佳能的EF100-400mmf/4.5-5.6LISIIUSM,尼康的AFVR80-400mmf/4.5-5.6DED鏡頭都是壩上拍馬的最佳搭擋。
說過器材,再聊聊拍攝方面的問題,拍馬的表現方式有不同選擇,個體還是群體?靜態還是動態?彩色還是黑白?特寫還是全景?
面對這一個個問題,我想重點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一是要拍實
這點不難做到,為了使奔馳的馬凝固下來,我們可以選擇較高的快門速度,一般情況下,抓拍遠動中的馬,快門速度不應低于1/1000秒,甚至可以更高,這點一定要注意,我的觀點,快門速度設置的原則為寧高勿低。當然,采用虛實對比的手法進行拍攝那是另一個思路。
二是要拍清
做到主體清晰,要做到這一點,就要選擇正確的對焦方式。一般情況下,我的原則是靜態或行走的馬選擇單點連續自動對焦,而奔馳的馬則選擇擴展或區域連續自動對焦模式,不能設在單次自動對焦模式上,這點要注意。
許多人將相機的焦點選擇設置為自動選擇焦點,然而,大多數相機的焦點自動選擇都被設置為自動對焦到離鏡頭最近并且最接近取景器中央的物體上。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拍攝的是一個偏離中心,并且周圍有樹木的馬時,那么相機就容易出現對焦錯誤。
三是曝光要準確。
拍攝時建議采用速度優先模式,快門速度應設置在1/1000秒以上,要結合現場的環境或主體的情況在曝光補償上做一些調整。
四是要合理用光,
拍馬時我們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盡量注意光線的把控,一般以側光或側逆光為主,這時光線可很好的刻畫出馬的輪?和毛發,立體感較強,畫面非常漂亮,但要注意的是,有時環境和馬都由不得你來把控,見機行事就顯得十分重要。
五是要設置正確的白平衡
一般情況下,將其設置在自動白平衡模式即可,但在早晚拍攝時,還可根據自己創作的需求,選擇設置較高較低的色溫進行拍攝,如喜歡冷色調可將相機的色溫設置在2000K左右,如喜歡暖色調則可將色溫設置在6000K或更高一些。
當然,將照片儲存格式設置成RAW+jpg格式也是一種較保險的辦法,可在后期中通過PS軟件進行調整。
六是要抓住精彩瞬間。
馬是有靈性的動物,他們之間不但有愛的表達,也有相互間的打斗,既有興奮時的奔跑跳躍,也有憂傷時的沉思,我們在拍攝中要注意觀察,抓拍一些生動的細節。
最后,請不要忘記將相機的驅動模式設置成連拍模式,這對拍攝奔馳中的駿馬也是十分重要的。
以上雖然是拍馬的一些體會,但面對拍攝動物這類的題材,其實都是一個道理,供大家參考。
版權聲明:圖片為張向東原創,使用需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