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要讓孩子心甘情愿寫作業,除了讓孩子明白寫作業的必要性之外,需要老師和家長共同配合,共同關注!
老師布置作業都是從鞏固知識、以及知識的拓展延伸方面來考慮的,所以老師一般都要跟學生講明白,為什么需要做這些作業,完成了又什么用處。比如,語文科的老師布置學生抄寫生字詞和背誦課文,老師要讓學生明白,這是為了強化基礎知識,只有再復習強化一下,才能更牢固地掌握所學的知識。
老師不能把學生當成抄寫作業的機器。布置作業量太多了,超出孩子承受的能力,孩子就會失去耐心,進而產生厭煩的情緒,只能馬虎應付,適得其反。
老師要盡量鼓勵孩子認真完成作業,對于那些按時完成作業的學生要多表揚,有時候一朵紅花,一句贊賞就能孩子高興個老半天。盡量用表揚代替懲罰,看到別人只是寫完作業就能被表揚,其他的學生也會盡量爭取表現。
許多家長忙于工作,或者家務,總是以沒時間有由,不參與孩子的學習。孩子有沒有認真寫完作業,家長根本不知道,頂多就是問考了多少分,如果考不好還要挨一頓責罵。放任自流的方式,也是造成孩子不認真寫作業的常見方式。如果父母一方能找點時間關心一下孩子的作業情況,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學習的重視,也能比較認真地對待作業。
由于電視電腦游戲等等的內容豐富多彩,對孩子的誘惑也較多,很多孩子會一看電視就忘了作業。等到時間很晚了,再慌慌張張地應付作業,這是達不到寫作業的真正目的的。所以,家長要培養合理安排時間的習慣,多少時間用來看電視玩電腦,多少時間用來寫作業,要合理規劃。建議家長讓孩子先完成作業以后再玩。
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父母要關注一下孩子是否有不良的習慣。比如做習題的時候,是不是不經思考就查找答案,寫字的時候是否握筆姿勢不對,坐姿不好等等,如果有這些壞習慣一定要及時糾正過來。因為在學校里,老師面對的是幾十個學生,發現孩子的問題的時候,也只能時常提醒,肯定有顧不過來的時候。所以能真正幫孩子改掉壞習慣的只有父母。
自己家的孩子也是需要夸的,真心實意地夸,夸他(她)越來越懂事了,字越來越漂亮了,寫作業再也不用媽媽催了,媽媽做不出來的題目他(她)卻能很快做出來了,比媽媽還厲害等等。孩子在表揚聲中越來越有信心,作業肯定越來越不用擔心。
總之,孩子的學習之路是漫長的、艱辛的,需要理解,也需要關心。如果父母和老師都能給予更多的關懷與呵護,孩子們即使在學業路上吃更多的苦也能甘之如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