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購買硬盤時,如果你想了解塊硬盤是不是有你所需要的性能,肯定會聽到這些名詞的,下面我來講一下各個名詞的含義。
M.2
M.2
M.2是固態硬盤的接口或插槽,可以兼容多種通信協議(通道),如SATA、PCI-E、USB、HSIC、等。就好比我們的手機有的是USB接口,有的是type-c接口,有的是蘋果的接口,M.2這個接口或插槽一共分為兩種設計,
一種是支持“B key”的插槽,短的一段在左邊,采用6pin設計;
另一種是支持“M key”的插槽,短的一段在右邊。采用5pin設計。
采用B key的M.2插槽比較低端,只能走SATA或PCI-E X2通道,而采用M key的插槽要高端一些,走的是SATA或PCI-E X4通道。
SATA
既是指機械硬盤的接口,也是一種總線標準,支持SATA3.0的接口速度為600mb/s,
PCI-E
指的是最新的總線(通道)標準,在主板上我們經常見到PCI-E3.0X4,意思是這個主板支持PCI-E3.0的總線,x4代表傳輸速率為3.938GB/s
PCI-E總線的各個版本對比
NVMe
也是一種協議標準,它是針對pcie總線ssd專門訂制的一種高速協議,就好比我們選擇了type-c接口的手機,支持這種協議標準的像手機支持快充,速度在2000mb/s以上,而不支持的速度在1000mb/s以下
由來:現在所用的SATA接口與AHCI標準其實是為高延時的機械硬盤(HDD)而設計的,目前主流固態硬盤(SSD)依然繼續使用它們,早期固態硬盤性能不高時可能還不覺得有什么問題,但是隨著SSD的性能逐漸增強,這些標準已經成為限制SSD的一大瓶頸,專為機械硬盤而設計的AHCI標準并不太適合低延時的SSD。
所以在2009年下半年,關于NVMe的技術工作正式啟動,NVMe規范由包含90多家公司在內的工作小組所定制,Intel是主要領頭人,小組成員包括美光、戴爾、三星、Marvell、NetAPP、EMC、IDT等公司,目的就是為SSD建立新的存儲規范標準,讓它在老舊的SATA與AHCI中解放出來。
所以NVMe的優勢在于:更低的延時、IOPS大增、功耗更低、驅動適用性廣
問答:
1.為什么我m.2的固態插在m.2接口的主板上識別不出來?
不同主板的M.2接口所支持的通道是不同的,有的只支持PCI-E通道,但有的就兼容 SATA和PCI-E兩種通道,所以我們如果買 M.2 SSD,要弄清楚它走什么通道。自己的主板上的M.2接口是支持哪種通道的。
2.同是M.2接口,為什么會有PCI-E和SATA之分?
這是因為兩者所走的通道不同,M.2有兩種接口定義:Socket 2(b key)和Socket 3(m key)。Socket 2支持SATA、PCI-EX2通道的SSD,Socket 3,支持PCI-EX4、SATA。
3.什么決定M.2 SSD所走的通道?
固態里的主控決定了接入M.2接口的SSD是走PCI-E通道還是SATA通道。
本文原創不易,想了解更多電腦知識以及裝機推薦,可以關注80it電腦網,有問題的小伙伴也可以私信,收到后第一時間回復,謝謝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