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中華遺囑庫吉小寶。還記得去年上海老人將300萬房產贈水果攤主的事嗎,最近有了新進展。
“老人300萬房產贈水果攤主”一事,新的進展是:老人被法院認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家屬表示未來或就監護問題進行訴訟。
01
300萬房產贈與水果攤主
引發軒然大波
據媒體此前報道,上海寶山區一名88歲老人的老伴和兒子均已去世,一人獨居,近些年在生活上受到小區水果攤主小游(化名)一家頗多照料。
此后,老人帶著小游到上海普陀公證處辦理了意定監護,決定把自己的晚年和遺產,都托付給他,其中包括自己價值300萬元的房產。
雙方還做了遺贈撫養協議,協議對受益人作出了嚴格的贍養義務和要求,未履行贍養義務,老人有權取消小游的房產繼承權。
贈房事件登上熱搜后,老人的親屬指出老人在簽訂意定監護協議之前就已被診斷老年癡呆癥,小游被推上風口浪尖。
02
律師提供判決書:老人無民事行為能力
5月18日,記者從小游的代理律師高律師處獲得了一份上海寶山法院的民事判決書,判決書顯示,老人妹妹申請認定老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法院于2021年2月3日予以立案。
申請人訴稱,老人于2017年7月因病住院,經診斷患有嚴重老年癡呆癥,目前老人已無法判斷自己的意識和行為。
判決書顯示:司法鑒定科學技術研究所司法鑒定中心接受法院委托,于2021年4月14日出具鑒定意見書:被鑒定人患有器質性精神障礙,目前應評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
2021年5月8日,上海寶山法院作出終審判決,認定老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03
誰來做監護人?
家屬表示,之前老人沒有做過司法鑒定,近期司法鑒定結果出來了,家屬有義務監護老人,未來或就監護問題進行訴訟。老人現在還是一直待在家里,未來他們會對老人做進一步的安排,也要求未來做指定監護人。
當事水果攤主小游稱,他于2017年開始照顧老人,2019年雙方做的公證,中間老人沒有精神障礙,從2020年9月開始,老人才有精神障礙狀況。小游說,老人家屬現在找來,“以后要訴訟就訴訟好了”。

小游還表示,之后還是會一直照顧老人,“我從照顧他第一天就知道,他總有一天不能走,總有一天會躺在床上,因為年紀大了。不過老人最近飯量很大,睡得也好,吃得也好。”
中華遺囑庫管委會主任陳凱表示,根據《民法典》第二十八條規定,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親屬;
(四)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在本案當中,老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都已經不在了,所以按照法律規定,他的近親屬是法定監護人,這里的近親屬指的是老人的兄弟姐妹。所以,就會有一個很大的問題:老人兄弟姐妹誰來當監護人沒有達成一致的話,就有可能出現兄弟姐妹們為了爭奪老人的監護權,而打起官司來。不管最終法院將監護權判給誰,都不一定最符合老人的意愿,更是破壞了家庭和諧。

面對這種問題的出現,有沒有什么辦法可以解決呢?
根據《民法典》第三十三條規定,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與其近親屬、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在自己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由該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
也就是說,老人是可以在喪失民事行為能力之前,可以通過與其他人或者機構,對自己晚年的監護權做好安排,當然他也可以指定自己的兄弟姐妹,也可以指定鄰居、朋友。

04
如何證明簽訂協議是自己的意愿?
最新的這份判決書上寫的是“目前應評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那么2019年雙方做公證時,老人是否具有民事行為能力呢?這個是目前大家爭議和疑問的焦點。

“意定監護實際是把自己的人身和財產安全都托付給了監護人。因此,一定要確保本人在簽署意定監護協議時,精神狀況、思維和認知能力都是正常的。這應當經過專業的測評,由專業人士出具相應的評估結果報告,作為證明證據。”中華遺囑庫管委會主任陳凱認為。
“執行意定監護協議時,正是精神狀況已經出現嚴重問題的時候,這時有充分的證據證明精神不正常。如無證據證明簽署意定監護協議時精神是正常的,將有可能導致意定監護協議被法院認定無效。”陳凱說。
05
遺產應該給誰?網友看法不一




未來,老人的財產由誰繼承?小游有資格繼承老人的遺產嗎?
“監護人行使監護權是一種奉獻,一種承擔義務,是沒有實際利益的。如果老人去世了,監護人是無權繼承老人的財產。除非有約定說可以獲得報酬,否則監護人是不能獲得報酬的,更不可以侵占被監護人的財產。”陳凱說。
監護人對老人行使監護權,不代表對老人的財產享有繼承權。因此老人去世后,財產會變成遺產,按照《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條規定,應按遺囑、遺贈扶養協議或者法定繼承進行分配。

另外,老人如果想要提前對自己的財產做好安排,就必須訂立好遺囑,而訂立遺囑時,是要求老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只要在頭腦清醒、思維清晰的時候作出的決定,才具有法律效力,這個與公證不公證沒有必然聯系。
所以中華遺囑庫提醒大家,無論是辦理“意定監護”還是“遺囑”,一定要趁早,趁自己身體還健康,頭腦還清晰時完成,而且要找專業機構訂立。運用“意定監護+遺囑”的方式,對自己的監護人和遺產做好安排,免去后顧之憂。

中華遺囑庫建立了一整套符合法律規定的軟件和硬件流程,通過專業登記軟件,借助人臉識別、身份驗證、精神評估、密室登記、指紋掃描、現場影像、專業見證、文件存檔和保密保管及司法備案等功能,每一份遺囑、協議,真正做到了公正、專業、安全、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