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非洲

折疊 編輯本段 歷史沿革

折疊 名稱由來

古時也有位名叫Africus的酋長,于公元前2000年侵入北非,在那里建立了一座名叫Afrikyah的城市,后來人們便把這大片地方叫做

折疊 遠古時代

考古學的材料證明,非洲各族人民很早就創造并發展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在遠古時代,當西方殖民主義者的故鄉還處在冰川封固階段的時候,在非洲大陸上就已出現

非洲衛星影像圖1了沸騰的生活。那時候,尼羅河流域還是不適于居住的沼澤,現在荒無人煙的撒哈拉沙漠,卻是一片河流縱橫的森林和草原。大約距今一萬年以前,北非氣候發生了急劇變化,大草原逐漸干旱而變成沙漠。

尼羅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搖籃之一。尼羅河下游的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埃及早在公元前五千年就出現了農業,懂得了栽培谷物和興修水利。埃及人很早就發展了天文學,早在公元前4241年,埃及人就制定出相當精確的人類最早的太陽歷。太陽歷一年365天,分為三季,一季4個月,每月30天,最后一個月多加5天作為宗教節假日。它每年與回歸年的誤差僅約四分之一天。古埃及在公元前35世紀就創造了象形文字,公元前19世紀就知道如何計算正方形的邊長和截頭角錐體的體積,公元前21世紀左右埃及人就已經能夠近乎精確地確定圓周率為3.16。

古埃及在建筑、雕刻和繪畫等藝術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至今巍然屹立在尼羅河畔開羅附近的宏偉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是公元前27世紀前后古埃及的杰作;它們是人類建筑史上的奇跡,也是古代埃及勞動人民卓越智慧和辛勤勞動的不朽豐碑。[1]

折疊 上古時代

在尼羅河中游現今蘇丹一帶,公元前16世紀曾興起一個庫施帝國,它有過發達的農業、煉鐵業和紡織業,是遠古時代世界最富庶繁榮的國家之一。它的首都麥羅埃是地中海以南最大的煉鐵中心,被西方考古學家稱為"古代非洲的伯明翰"。

現在的埃塞俄比亞北部是古代非洲文明的重要中心。公元一世紀前后在那里興起的阿克蘇姆王國,第四世紀時曾達到高度繁榮,國內的商品交換已發展到使用金、銀、銅幣的程度,那時創造的文字現在基本還在使用,高達60英尺的阿克蘇姆大石碑和拉利貝拉巖石教堂是聞名世界的非洲歷史奇跡之一。

遠古時代就居住在馬格里布的柏伯爾人,從新石器時代末期就從事農耕,修建起原始水利設施,公元前500年左右已有銅器制作。柏伯爾人公元前就建立過毛里塔尼亞和努米底亞兩個王國,遺留下大批巖畫藝術品。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居民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就開始從狩獵采集野生植物發展到馴養動物和培植農作物。世界上有250多種農作物都起源于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

西非是大部分非洲農業的發源地。高粱、油棕等都是西非的固有產品,歷史遺留在撒哈拉沙漠的一些雕像和洞穴壁畫是西非人先放牧后田園生活的寫照。西非在公元前幾千年就出現了精制的赤陶雕塑品,公元前3世紀左右進入鐵器時代后,先后出現過加納、馬里、桑海等強盛的古代帝國。

在中南部非洲,到處可以看到鐵器時代的遺跡,還可見到古時梯田和人工灌溉工程的遺址。建有數千幢房屋的恩加魯卡古城遺址、建于公元500年左右的大津巴布韋石頭建筑物遺址都是中南非古代文明的標志。非洲中部和南部也先后出現過一些有名的國家,諸如擁有發達農業、采礦業和對外貿易的

莫諾莫塔帕王國、建立起高度中央集權制度的剛果王國、雕刻藝術品達到相當水平的庫巴王國、社會分工很發達的布干達國等。

瀕臨印度洋的非洲東海岸,自古以來就進行著繁盛的貿易,早在紀元前就進行鐵和鹽的交易。15世紀上半葉,非洲東海岸已發展到能派使者遠渡重洋到中國訪問。

非洲不是如一些西方學者所描繪的那樣只是"獅子出沒的地方",而是在遠古時代就有高度文明的大陸。非洲為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非洲是一個物產豐富和歷史悠久的大陸。然而,自15世紀西方殖民主義者侵入非洲后,400多年的殖民統治給非洲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從16世紀至19世紀,西方殖民者將2000多萬非洲黑人販運到美洲當奴隸。這些奴隸受到非人虐待,絕大部分活不到15年就死亡。西方列強還用武力搶占非洲的土地和資源,進而完全瓜分非洲,建立起野蠻和殘酷的殖民統治。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在3000多萬平方公里的非洲大地上,除埃塞俄比亞和利比里亞之外的所有國家均淪為西方殖民地。殖民主義者和帝國主義者對非洲人民的殺戮和對非洲財富的掠奪,可謂罄竹難書。[1]

折疊 近代時期

非洲人民同侵略者進行了長期艱苦的武裝斗爭,創造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業績。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埃塞俄比亞、馬達加斯加、加納、阿爾及利亞、幾內亞、馬里、蘇丹、肯尼亞、索馬里以及南非和東非的其他許多國家都爆發過反抗侵略者的大規模武裝斗爭和武裝起義。一次大戰后,非洲人民又燃起了反對帝國主義和爭取獨立斗爭的火焰。東非的阿比西尼亞人民的反法西斯斗爭曾震動了整個世界,北非的埃及也贏得了獨立。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只有埃及、埃塞俄比亞、利比里亞3個獨立的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非洲各國人民反對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蓬勃發展并取得重大勝利。50年代末,非洲獨立國家從二戰前的3個增至9個。在60和70年代,非洲的獨立運動如日中天,各國的民族解放運動團結合作,互相支持,使絕大多數非洲殖民地先后獲得了獨立。1990年納米比亞的獨立和1994年南非白人種族主義統治的垮臺,標志著除大洋中的個別小島外,所有非洲國家都擺脫了殖民主義和種族主義的枷鎖。

非洲國家的獨立為非洲地區的發展和振興創造了條件,同時壯大了發展中國家的力量,給殖民主義、帝國主義和霸權主義以沉重打擊。現在,非洲國家在世界政治舞臺上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成為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1]

1963年5月25日的非洲統一組織 (簡稱"非統組織")。1999年9月,非統組織第四屆特別首腦會議通過《蘇爾特宣言》,決定成立非盟。2000年7月,第36屆非統首腦會議通過了《非洲聯盟章程草案》。2001年7月,第37屆非統首腦會議決定正式向非盟過渡。2002年7月8日,非統組織在南非德班召開最后一屆首腦會議。9日至10日,非盟舉行第一屆首腦會議,并宣布非盟正式成立,非盟正式取代非統組織。[2]

折疊 編輯本段 分區

在地理上習慣分為北非東非西非中非和南非五個地區,共60個國家和地區。[3]

折疊 北非

主詞條:北非

北非通常包括埃及、蘇丹南蘇丹利比亞突尼斯阿爾及利亞、摩洛哥、亞速爾群島(葡)和馬德拉群島(葡)。其中埃及、蘇丹和利比亞有時稱為東北非。其余國家和地區稱為西北非。北非的面積820多萬平方千米,人口約1.2億,阿拉伯人占70%左右。西北部為阿特拉斯山地,東南部為蘇丹草原的一部分,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有狹窄的平原,其余地區大多為撒哈拉沙漠。本區不少農礦產品占世界重要地位,原油占世界總產量5%,磷酸鹽占22%,棉花約占5%,阿拉伯樹膠占80%以上,其它還有栓皮、油橄欖柑橘、葡萄、椰棗、無花果等。[3]

折疊 東非

主詞條:東非

東非

常包括埃塞俄比亞厄立特里亞索馬里吉布提肯尼亞、坦桑尼亞、烏干達、盧旺達布隆迪塞舌爾。有時也把蘇丹作為東非的一部分。東非面積約370萬平方千米,人口約1.3億,主要是班圖語系黑人,分布在南部;其次是,蓋拉族和阿姆哈拉族索馬里人,分布在北部。北部是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亞高原,南部是東非高原,印度洋沿岸有狹窄的平原,東非大裂谷縱貫東非高原中部和西部,本區所產咖啡約占世界總產量14%,劍麻約占25%以上,丁香供應量占世界丁香供應量的80%以上。茶葉、甘蔗、棉花也在非洲占重要地位。[3]

折疊 西非

主詞條:西非

西非

包括毛里塔尼亞西撒哈拉塞內加爾岡比亞馬里布基納法索幾內亞幾內亞比紹佛得角塞拉利昂利比里亞科特迪瓦加納多哥貝寧尼日爾尼日利亞加那利群島(西)。面積約656萬多平方千米。人口約1.5億,其中黑人約占總人口的85%,其余多為阿拉伯人。本區北部屬撒哈拉沙漠,中部屬蘇丹草原,南部為上幾內亞高原,沿海有狹窄的平原。本區所產金剛石約占世界總產量12%,鋁土礦約占非洲總產量90%以上,可可和棕櫚仁均占世界總產量50%以上,棕櫚油約占38%,花生約占11%,咖啡天然橡膠在世界上也占有一定地位。[3]

折疊 中非

主詞條:中非

中非通

常包括乍得、中非、喀麥隆赤道幾內亞加蓬剛果(布)剛果(金)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有時也把贊比亞、津巴布韋和馬拉維作為中非的一部分。面積536萬多平方千米,人口約5600萬,其中班圖系黑人約占80%,分布在南部。其余為蘇丹語系黑人,分布在北部。本區北部屬撒哈拉沙漠,中部屬蘇丹草原,南部屬剛果盆地,西南部屬下幾內亞高原。剛果盆地面積約337萬平方千米,中心部分最低處海拔僅200米,四周的高原、山地一般高達海拔1000米以上。所產金剛石占世界總產量30%左右,錳礦石占12%,銅、鈷、鈾、錫、鐳、鈮、鉭等礦物產量都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棕櫚油、棕櫚仁、天然橡膠、可可也很重要。[3]

折疊 南非

主詞條:南非

南非通

常包括贊比亞安哥拉津巴布韋馬拉維莫桑比克博茨瓦納、納米比亞、南非、斯威士蘭萊索托馬達加斯加科摩羅毛里求斯留尼汪島(法)、圣赫勒拿島(英)和阿森松島(英)等。面積661萬多平方千米,人口約1億,其中班圖語系黑人占85%,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的馬達加斯加人占9%,歐洲白種人占5%以上:南非高原為本區地形的主體,高原中部地勢低洼為卡拉哈迪盆地,四周隆起為高原和山地,本區所產金約占世界總產量71.83%,金剛石、鉻礦石約占28.17%,鉆石、鈾礦、銅、釩、鋰、鈹、鈷,石棉的產量在世界上也占重要地位。[3]

折疊 國家狀況

國家
首都
人口面積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圣多美
約16萬
1001平方公里
喀麥隆
雅溫得
2220萬
約47.6萬平方公里
科摩羅
莫羅尼
約80萬
2236平方公里
塞拉利昂
弗里敦
610萬
7.2萬平方公里
剛果
布拉柴維爾
460萬
34.2萬平方公里
剛果民主共和國
金沙薩
7100萬
3020萬平方公里
幾內亞
科納克里
1200萬
24.6萬平方公里
幾內亞比紹
比紹
170萬
3.6萬平方公里
赤道幾內亞
馬拉博
101萬
28051.46平方公里
加納
阿克拉
2640萬
23.85萬平方公里
加蓬
利伯維爾
170萬
26.77萬平方公里
利比亞
的黎波里
636萬
176萬平方公里
利比里亞
蒙羅維亞
348萬
11.1萬多平方公里
毛里求斯
路易港
125.7萬
2040平方公里
毛里塔尼亞
努瓦克肖特
約390萬
103萬平方公里
尼日爾
尼亞美
1780萬
126.7萬平方公里
尼日利亞
阿布賈
約200萬
92萬多平方公里
南非
比勒陀利亞
5496萬
122萬平方公里
中非
班吉
470萬
62.2萬平方公里
馬里
巴馬科
1630萬
124.1萬多平方公里
索馬里
摩加迪沙
1008萬
63.8萬平方公里
蘇丹
喀土穆
3420萬
2505813平方公里
南蘇丹
朱巴
約826萬
62萬平方公里
岡比亞
班珠爾
191萬
10380平方公里
贊比亞
盧薩卡
1463萬
75萬平方公里
納米比亞
溫得和克
240萬
82.4萬平方公里
埃塞俄比亞
亞的斯亞貝巴
9100萬
110.36萬平方公里
肯尼亞
內羅畢
4100萬
58萬多平方公里
坦桑尼亞
達累斯薩拉姆
4600萬
94.5萬多平方公里
斯威士蘭
姆巴巴內
114萬
1.7萬平方公里
馬達加斯加
塔那那利佛
2100萬
59萬平方公里
吉布提
吉布提市
90萬
2.32萬平方公里
突尼斯
突尼斯市
1070萬
16.2萬平方公里
埃及
開羅
8670萬
100.145萬平方公里
安哥拉
羅安達
500萬
124.67萬平方公里
阿爾及利亞
阿爾及爾
3790萬
238.17萬平方公里
貝寧
波多諾伏
1000萬
11.2萬多平方公里
布隆迪
布瓊布拉
1050萬
2.78萬平方公里
布基納法索
瓦加杜古
1740萬
27.4萬平方公里
博茨瓦納
哈博羅內
200萬
58.173萬平方公里
多哥
洛美
700萬
56785平方公里
厄立特里亞
阿斯馬拉
450萬
124320平方公里
佛得角
普拉亞
50.7萬
4033平方公里
津巴布韋
哈拉雷
1306萬
39萬平方公里
科特迪瓦
亞穆蘇克羅
2130萬
32萬多平方公里
萊索托
馬塞盧
210萬
3萬多平方公里
盧旺達
基加利
1210萬
26338平方公里
摩洛哥
拉巴特
3280萬
459000平方公里
馬拉維
利隆圭
1390萬
11.8萬多平方公里
莫桑比克
馬普托
2580萬
80.16萬平方公里
塞舌爾
維多利亞
8.5萬
455. 39平方公里
塞內加爾
達喀爾
1360萬
19.67萬平方公里
烏干達
坎帕拉
3490萬
24.1萬平方公里
乍得
恩賈梅納
1360萬
128.4萬平方公里
非洲共有62個國家和地區。[4]
展開

折疊 編輯本段 地理環境

主詞條:非洲地理

折疊 地理境域

非洲位于東半球的西南部,地跨赤道南北,西北部的部分地區伸入西

半球。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羅陀海峽歐洲相望,東北隅以狹長的紅海蘇伊士運河緊鄰亞洲。大陸東至哈豐角(東經51°24′、北緯10°27′),南至厄加勒斯角(東經20°02′、南緯34°51′),西至佛得角(西經17°33′、北緯14°45′), 北至吉蘭角(本賽卡角)(東經9°50′、北緯37°21′)。約3020萬平方公里(包括附近島嶼)。約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0.2%,次于亞洲,為世界第二大洲 。[5]

折疊 地形地貌

海岸線大陸海岸線全長30500千米。海岸比較平直,缺少海灣與半島。非洲是世界各洲中島嶼數量最少的一個洲。除馬達加斯加島(世界第四大島)外,其余多為小島。島嶼總面積約62萬平方千米,占全洲總面積不到3%。非洲大陸北寬南窄,呈不等邊三角形狀。南北最長約8000千米,東西最寬約7500千米。非洲為一高原大陸,地勢比較平坦,明顯的山脈僅限于南北兩端。全洲平均海拔750米。海拔5001000米的高原占全洲面積60%以上。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地和高原約占全洲面積5%。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多分布在沿海地帶。地勢大致以剛果民主共和國境內的剛果河河口至埃塞俄比亞高原北部邊緣一線為界,東南半部較高,西北半部較低。東南半部被稱為高非洲,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有卡拉哈迪盆地。西北半部被稱為低非洲,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大部分為低高原和盆地,有尼羅河上游盆地、剛果盆地和乍得盆地等。非洲較高大的山脈多矗立在高原的沿海地帶,西北沿海有阿特拉斯山脈;東南沿海有德拉肯斯山脈;東部有肯尼亞山乞力馬扎羅山。乞力馬扎羅山是座活火山,海拔5895米,為非洲最高峰。非洲東部有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帶,裂谷帶東支南起希雷河河口,經馬拉維湖,向北縱貫東非高原中部和埃塞俄比亞高原中部,經紅海至死海北部,長約6400千米;裂谷帶西支南起馬拉維湖西北端,經坦噶尼喀湖、基伍湖、愛德華湖、艾伯特湖,至艾伯特尼羅河河谷,長約1700千米,寬幾十千米到300千米,形成一系列狹長而深陷的谷地和湖泊,其中阿薩勒湖的湖面在海平面以下156米,為非洲陸地最低點。非洲的沙漠面積約占全洲面積1/3,為沙漠面積最大的一洲。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面積777萬平方千米;西南部還有納米布沙漠卡拉哈迪沙漠。東非大裂谷帶內及其附近,分布著一系列死火山和活火山,其中高大火山海拔達5000米以上。非洲中、西部亦有不少高大火山。東非大裂谷帶也是非洲地震最頻繁、最強烈的地區。[5]

折疊 水文

非洲的外流區域約占全洲面積的68.2%。大西洋外流水系多為源遠流長的大河,有尼羅河剛果河尼日爾河塞內加爾河沃爾特河奧蘭治河等。尼羅河全長6671千米,是世界最長的河流。剛果河的流域面積和流量僅次于亞馬孫河,位居世界第二位。印度洋外流水系包括贊比西河、林波波河、朱巴河及非洲東海岸的短小河流、馬達加斯加島上的河流等。非洲的內流水系及無流區面積為958萬平方千米,約占全洲總面積的31.8%。其中河系健全的僅有乍得湖流域。奧卡萬戈河流域和撒哈拉沙漠十分干旱,多間歇河,沙漠中多干谷。內流區還包括面積不大的東非大裂谷帶湖區,河流從四周高地注入湖泊,湖區雨量充沛,河網稠密,不同于其它干旱內流區。非洲湖泊集中分布于東非高原,少量散布在內陸盆地。高原湖泊多為斷層湖,狹長水深,呈串珠狀排列于東非大裂谷帶,其中維多利亞湖是非洲最大湖泊和世界第二大淡水湖;坦噶尼喀湖是世界第二深湖。 位于埃塞俄比亞高原上的塔納湖是非洲最高的湖泊,海拔1830米。乍得湖為內陸盆地的最大湖泊,面積時常變動。[10]

折疊 氣候

非洲有"熱帶大陸"之稱,其氣候特點是高溫、少雨、干燥,氣候

東非大裂谷 帶分布呈南北對稱狀。赤道橫貫中央,氣候一般從赤道隨緯度增加而降低。全洲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的地帶約占全洲面積95%,其中一半以上的地區終年炎熱,有將近一半的地區有著炎熱的暖季和溫暖的涼季。埃塞俄比亞東北部的達洛爾年平均氣溫為34.5℃,是世界年平均氣溫最高的地方之一。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以南的阿齊濟耶,1922年9月13日氣溫高達57.8℃,為非洲極端最高氣溫。乞力馬扎羅山位赤道附近,因海拔高,山頂終年積雪。非洲降水量從赤道向南北兩側減少,降水分布極不平衡,有的地區終年幾乎無雨,有的地方年降水多達10000毫米以上。全洲1/3的地區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東南部、幾內亞灣沿岸及山地的向風坡降水較多。[10]

折疊 編輯本段 自然資源

折疊 礦產資源

非洲已探明的礦物資源種類多,儲量大。石油、天然氣蘊藏豐富;鐵、錳、鉻、、鎳、釩、銅、鉛、鋅、錫、磷酸鹽等儲量很大;黃金、金剛石久負盛名;鈾礦脈的相繼被發現,引起世人矚目。許多礦物的儲量位居世界的前列。

石油

2014年,非洲儲量占世界近12%多,其中,撒哈拉區油占世界12%,20多個產油國 中尼日利亞、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安哥拉和埃及五國的產油量約占 非洲總量80%以上。[6]

蘊藏石油的部分國家有:阿爾及利亞、尼日利亞、利比亞、安哥拉,埃及,貝寧、赤道幾內亞、剛果(布)、加蓬、喀麥隆、科特迪瓦、蘇丹、坦桑尼亞、突尼斯等。

鉑、鉻、錳、鈀

2014年,非洲鉑和鈀儲量占世界89%;錳礦和鉻礦儲量分別占世界83%和91%。

鉑和鈀集中在南非;鉻礦集中在南非和津巴布韋;錳礦集中在南非和加蓬。

鉆石

2014年,非洲儲量占世界60%,剛果(金)金剛石 產量居世界第一位。

集中在剛果(金)、博茨瓦納和南非。[6]

黃金、磷酸鹽、鈷

2014年,非洲儲量皆占世界50%以上,阿特拉斯 區是世界三大磷酸鹽產地之一,南非黃金產量居世界第一位。

金礦主要分布在南非、加納、津巴 布韋、剛果(金)、坦桑尼亞和馬里;磷酸鹽集中在摩洛哥,是著名的磷酸鹽生產國;鈷礦集中在剛果(金) 和贊比亞。

鈾、鉭,銫、鋯,石墨、礬土

2014年,非洲儲量皆占世界30%以上,其中,赤道幾內亞的礬土儲量占世界27%

鈾集中在南非;鉭礦集中在莫桑比 克;石墨集中在馬達加斯加;礬土分布在幾內亞、南非、博茨瓦納、幾內亞比紹、加納、津巴布韋等。

鐵、銅、鋅、鋁土

2014年,非洲儲量皆占世界20%以上。

剛果盆地外環區為金屬礦主要分布區,剛果(金)和贊比亞的銅礦以 儲量大、品位高著名。西非區主要有鐵礦和鋁土礦,利比里亞鐵礦著名,幾內亞鋁土礦儲量居世界首位。[6]

折疊 植物資源

非洲的植物至少有40000種以上。森林面積占非洲總面積的21%。盛產紅木、黑檀木、花梨木、柯巴樹、烏木、樟樹、栲樹、胡桃木、黃漆木、栓皮櫟等經濟林木。草原遼闊,面積占非洲總面積的27%,居各洲首位。可開發的水力資源豐富。

折疊 動物資源

非洲以野生動物品種及數量繁多而聞名,大型有蹄類哺乳動物(約90多種)和淡水魚(2000多種)比其他各洲都多。[7] 魚類約有3000個物種,兩棲動物有約238種,爬行動物有58種,鳥類有589種,哺乳動物有1100種。

折疊 編輯本段 人口民族

折疊 人口

截至2009年,非洲人口10.1億 ,世界人口68億,僅次于亞洲,居世界第二位。非洲人口以年均2.3%的速度增長,遠高于亞洲的1%,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增長率又高于北非。貧困人口眾多,到2050年預計將達20億。[10]

非洲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增長率均居世界各洲的前列。人口分布極不平衡,尼羅河沿岸及三角洲地區,每平方千米約1000人。撒哈拉、納米布、卡拉哈迪等沙漠和一些干旱草原、半沙漠地帶每平方千米不到1人。還有大片的無人區。

人種:非洲是世界上民族成份最復雜的地區。非洲大多數民族屬于黑種人,其余屬白種人和黃種人。[10]

折疊 民族

猶太人含米特人庫希特人尼羅特人尼格羅人班圖尼格羅人蘇丹尼格羅人埃及人利比亞人突尼斯人阿爾及利亞人摩洛哥人柏柏爾人、蘇丹人、努比亞人、丁卡人、貝扎人、安哈拉人、加拉人、蒂格賴人、蒂格雷人、錫達莫人、索馬里人、吉布提人、基庫尤人、卡倫津人、盧希亞人、圖爾卡納人、馬賽人、斯瓦希里人、干達人、洛人、阿喬利人、蘭戈人、盧旺達人、坦桑尼亞人、摩爾人、古安切人、毛里塔尼亞人、沃洛夫人、基西人、塞雷爾人、曼丁戈人、索寧克人、曼德人、克魯人、富拉尼人、莫西-格魯西人、阿肯人、努佩人、埃維人、桑海人、豪薩人、伊博人、約魯巴人、伊比比奧人、蒂夫人、巴米累克人、芳人、杜阿拉人、巴吉爾米人、卡努里人、蒂布人、班達人、阿贊德人、巴剛果人、巴特克人、芒戈人、班加拉人、盧巴人、隆達人、尼格利羅人、俾格米人、班本杜人、奧文本杜人、奧萬博人、赫雷羅人、本巴人、通加人、馬拉維人、馬夸人、堯人、聰加人、紹納人、恩德貝勒人、茨瓦納人、祖魯人、科薩人、阿非利坎人、索托人、斯威士人、霍屯督人、布須曼人、馬達加斯加人、毛里求斯人、塞舌爾人。

折疊 編輯本段 經濟

截至2000年,非洲GDP增長率分別為2.9%、3.3%、3.2%,均高于人口增幅。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非洲2000年GDP增長率可達4%,其中北非為5%-7%。[8]

2014年非洲國家經濟的國內生產總值平均增長3.9%,高于全球平均的3.3%和2013年非洲大陸平均增長紀錄3.7%。

非洲東部地區的國內生產總值平均增長率達到了7.1%,成為非洲大陸經濟增長的最佳區域。其主要經濟體,如埃塞俄比亞,盧旺達,坦桑尼亞看到的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率分別是10.3%,6.1%,和7.1%。

非洲西部地區的平均增長率為6%,因為石油價格的下降和埃博拉危機,該地區的經濟增長能有如此的表現值得稱贊。尼日利亞,非洲最大的經濟體,國內生產總計的增長率為6.3%。

中部非洲地區的平均增長率為5.6%,該地區長期以來一直困擾的問題涉及安全和政治上的不穩定。加蓬增長5.1%是由于非石油部門的擴張,而剛果民主共和國(剛果金)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9%,這是由采礦業和農業部門生產力的提高以及更大的基礎設施的投資驅動。

北部非洲的平均增長率為1.7%,2013年為1.6%,因為它繼續從政治動蕩的阿拉伯之春中恢復。阿爾及利亞GDP增長4%,摩洛哥增長2.7%和埃及增長2.2%。

南部非洲平均增長2.7%,相比2013年的3.6%有所下降。南非由于結構性瓶頸增長1.5%,緊張的勞資關系和較低的投資者和客戶的信任都有很大關系。莫桑比克由于礦產的投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6%,贊比亞和馬拉維因為石油和天然氣勘探GDP分別增長5.7%。[9]

工業

2008年。工業非洲是世界上經濟發展水平最低的洲。大多數國家經濟落后。采礦業和輕工業是非洲工業的主要部門。黃金、金剛石、鐵、錳、磷灰石、鋁土礦、銅、鈾、錫、石油等的產量都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輕工業以農畜產品加工、紡織為主要。木材工業有一定的基礎,制材廠較多。重工業有冶金、機械、金屬加工、 化學和水泥、大理石采制、金剛石琢磨、橡膠制品等部門。[10]

農業

2008年,農業在非洲國家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大多數國家的經濟支柱。非洲的糧食作物種類繁多,有麥、稻、玉米、小米、高粱、馬鈴薯等,還有特產木薯、大蕉、椰棗、薯芋、食用芭蕉等。非洲的經濟作物,特別是熱帶經濟作物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棉花、劍麻、花生、油棕、腰果、芝麻、咖啡、可可、甘蔗、煙葉、天然橡膠、丁香等的產量都很高。乳香、沒藥、卡里特果、柯拉、阿爾法草是非洲特有的作物。

畜牧業發展較快,牲畜頭數多,但畜產品商品率低,經營粗放落后。

漁業資源豐富,但漁業生產仍停留在手工操作階段,近年來淡水漁業發展較快。[10]

交通運輸業

截至2008年,非洲是世界交通運輸業比較落后的一個洲,還沒有形成完整的交通運輸體系。大多數交通線路從沿海港口伸向內陸,彼此互相孤立。交通運輸以公路為主,另有鐵路、海運等方式。南非共和國、馬格里布等地區是非洲交通運輸比較發達的地區。撒哈拉、卡拉哈迪等地區則是沒有現代交通運輸線路的空白區。非洲有公路約130多萬千米,鐵路約78000千米。內河通航里程約52000千米。海運業占重要地位。航空業發展較快。[10]

非洲饑荒

有人認為是非洲極度的人口膨脹造成的,失控的人口加劇導致了糧食短缺危機的出現。也有人說是生態環境被破壞所致。

有科學家發現,引發大饑荒的元兇不是非洲自己,而是北美、歐洲和亞洲等發達工業國家。他們稱這些工業國家的工廠里造成的二氧化硫污染改變了大氣降水狀況。

折疊 編輯本段 文化

折疊 古代文明

非洲是人類進化史上從古猿到森林古猿、拉瑪古猿、"完全形成的人"-能人、直立人、智人、直到現代人都存在過的大陸。人類學家在非洲發現了最早的"完全形成的人"的化石。這些發現使包括進化論奠基人達爾文在內的人類學家得出了非洲是人類誕生地的結論。[11]

折疊 宗教

非洲信仰的宗教主要有三種

非洲宗教分布圖:傳統宗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傳統宗教是非洲黑人固有的、有著悠久歷史和廣泛社會基礎的宗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是后來從外界傳入非洲的宗教。從表面上看,撒哈拉以南37個黑人國家中,穆斯林和基督徒占全國人口多數的國家有21個(伊斯蘭教8個,基督教13個),超過傳統宗教信仰者占多數的國家(16個)。實際上,傳統宗教在非洲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仍有根深蒂固的影響。因為,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在任何一個黑人國家里都沒有能夠真正取代傳統宗教,而是同傳統宗教融為一體。不論是伊斯蘭教還是基督教在非洲都有一個吸收傳統宗教的因素,走本地化道路的過程。

折疊 飲食

在非洲很多地方,吃飯不使刀叉,更不用筷子,而是用手抓飯。

吃飯時,大家圍著桌子坐一圈,一個飯盒和一個菜盒放在中間。每個人用左手按住飯盒或菜盒的邊沿,用右手的手指抓自己面前的飯和菜,送入口中。此時,你將會無所適從,甚至抓得滿手沾飯,而非洲,抓飯時個個動作干凈利落。客人吃飯時應注意的是,切勿將飯菜撒在地上,這是主人所忌諱的。長者未離席時,晚輩要靜坐等候;子女離席時,須向父母行禮致謝;客人則應等主人吃完后一道離開。正式宴請比較正規,先有開胃菜,再上主食,還有甜點。

總體說來,非洲飲食文化比較單一,主要是肉食和玉米、面粉之類。

折疊 語言

非洲語言主要屬于4個語系:

閃含語系(包含240語言,2.85億人使用);

尼羅-撒哈拉語系(包含100多語言,3000萬人使用,主要分布在乍得、埃塞俄比亞、肯尼亞、蘇丹、烏干達、坦桑尼亞北部等地區);

尼日爾-剛果語系(世界最大的語系之一,包含數百多語種,分布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包括班圖諸語言);

科依桑語系(包含50語言,12萬人使用,集中在非洲南部)。

隨著歐洲殖民主義國家的入侵,大多數非洲國家皆采用非洲以外語言作為官方語言,不過如今亦有本地語言,例如斯瓦希里語被用作非洲國家諸如肯尼亞和坦桑尼亞的官方語言。在非洲被廣泛使用的非本地語言有阿拉伯語、法語、英語、葡萄牙語、南非語、和馬達加斯加語等語言,分別屬于閃含語系、印歐語系和南島語系。

折疊 編輯本段 地理之最

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世界最長河流--尼羅河

非洲流量最大河流--剛果河

非洲最大半島--索馬里半島

非洲最大島--馬達加斯加島

非洲最大灣--幾內亞灣

世界最長裂谷--東非大裂谷

世界最大盆地--剛果盆地

非洲最大的瀑布--維多利亞大瀑布(又稱莫西奧圖尼亞瀑布)

非洲最長的海峽--莫桑比克海峽(也是世界上最長的海峽)

世界七大奇跡中保存最完整的景點--金字塔

折疊 編輯本段 自然保護

許多國家另辟大片土地作國家公園、禁獵區或森林保護區。這些公園中,只有少數大得可稱作不受外界影響的生態系,大多數則用來供大哺乳動物生息。在東非還有鳥類和海洋微生物禁獵區。植被保護區主要設在森林保護區及國家公園中。此外,若干國家試圖以拒簽某些動物皮的出口證以保護野生動物,尤其是豹皮、獵豹皮和斑馬皮。

最古老和最著名的國家公園是南非的克魯格(Kruger)國家公園,大多數無樹草原的品種都保留在這里。南非與博茨瓦納共有的喀拉哈里大羚羊(Kalahari Gemsbok)國家公園保留一片干燥地供養有關的羚羊品種諸如跳羚和東非大羚羊;較小的保護區和公園保留特別的品種。只有一類大哺乳動物大羚羊已滅種,有幾個亞種也接近絕滅;如斑馬的一個亞種白氏斑馬也已絕滅。東非和中非國家均有大型國家公園,由于從旅游業上獲利,規模上和數量上均有所擴充。在肯亞,察沃國家公園(Tsavo)是最大之一,占地面積計20700平方千米;養有紅鸛的納庫魯湖國家公園;幾個山地森林公園和一個海洋公園。烏干達有三個國家大公園。坦桑尼亞有一個著名的塞倫蓋蒂國家公園(Serengeti),其無與匹敵的動物就是平原的有蹄哺乳動物;還有恩戈羅恩戈羅(Ngorongoro)、馬尼亞拉湖(Manyara)、阿魯沙(Arusha)及其他諸公園。其他有著名國家公園和禁獵區的國家是博茨瓦納、馬拉維、納米比亞、贊比亞和津巴布韋。在這些國家的所有公園中都保護有典型的林地、荊棘灌木叢、草地和沙漠自然生境和物種。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世界地理分區之非洲篇
漫話非洲板塊(1)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世界地理》非洲的地理區域劃分,“東南西北中”五大區域該怎樣劃分?
非洲國家2011年GDP排名及面積、人口數據
非洲54國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湾省| 休宁县| 曲周县| 进贤县| 南郑县| 大悟县| 赤峰市| 榆林市| 广南县| 凤阳县| 大新县| 读书| 平度市| 元氏县| 滨州市| 怀柔区| 英山县| 格尔木市| 龙岩市| 景泰县| 武义县| 南溪县| 区。| 衡水市| 沛县| 花垣县| 玛曲县| 伊金霍洛旗| 广灵县| 崇礼县| 金华市| 巨野县| 中西区| 确山县| 河源市| 长治县| 体育| 南宫市| 咸阳市| 酒泉市| 拉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