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水墨研究》主辦,藝術視界編輯部編輯的最具投資價值的藝術家動物系列《藝術視界一王寅之作品專輯》出版發行。
借虎寄情 以馬言志
作者:吳秀之
中國畫的藝術表現形式,是畫家將自己精神、情感、情緒以及社會認知和人格境界、藝術修養的完美體現。所以說,筆墨是情感的產物,不是單純的線條與墨塊的組合。情感的產生,是畫家在感悟自然中,化腐朽為神奇地發現自然美的過程中,把自己的情感、意緒、心境引發出來。這種心靈感悟融化成筆墨感悟的作品,才是真正的藝術精品。讀王寅之的繪畫作品,不但讓人體味到“以意驅象,象外求意”之趣味,還讓人在享受其藝術美感中,得到思想上的啟迪,哲理上的認知。
王寅之以畫虎著稱,早在1973年時拜張善子的弟子劉邦先為師,恩師傾囊相授,除學習素描、國畫等基礎外,還大量閱讀了張善子的作品。太老師于畫虎擅長外,其于人物、山水、花卉、走獸、云龍等對寅之繪畫也有影響,故頗得大風堂遺風。作為再傳弟子的作品,既有傳統的繼承,又有時代的創新。他不但注重形與神的表達,還注重于意的延伸。觀其虎作,靜臥山林,閑步溪澗,仰天長嘯,這些栩栩如生、姿態萬千的老虎,不但傾注著生命本真的精靈,更蕰含著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以及潛意中的社會責任感。王寅之畫虎是寄情畫筆,以虎的智美和靈感來洞悉人性和社會。他對虎的審美,就是對人的審美,就是對宇宙萬物和自然生態的審美。以人畫虎,以虎察人,緣物寄情,寄情寫心,以虎的生態,肇始出人的生態,這便是王寅之畫虎以心寫意的最高境界。
明董其昌曰:“畫之道,所謂宇宙在乎手者,眼前無非生機,故其人往往多壽。”王寅之的虎畫,在其直面自然中,展示出一種和諧、健康、積極、向上的心態?!段甯ER門》、《仁慈滿乾坤》、《幽壑清泉有虎蹤》、《勃然生機》等作品,表現技法上兼工帶寫,既畫出了虎在蒼茫天地間柔和而雄健的性情和陽剛之中蕰陰柔,陰柔之中隱豪氣,豪氣之中含灑脫的形態之美,又散發出溫厚婉約的人文氣質和樸實清新的時代氣息,更體現出人與自然和諧共存氛圍和健康向上的理想追求。《幽谷雄姿》、《長嘯驚風》、《草澤英豪》、《天地雄風》等作品在造型、筆墨、技法、哲思中不但畫出王者氣概、雄風,而且體現出一種無形的精神骨氣。健壯的肢體,傳神的眼睛,奮張的胡須,展示出威嚴、持正、機敏;洞察出正氣、和氣、善氣。這種通過事物表象所見其內在美的潛質和感悟、啟迪,使得他的作品更具哲理般可堪細味的內涵。
寅之是一位勤奮的畫家,少年時勵志精進,少長后廣采博取,對太老師的作品手摩心追,不獨畫虎亦善其他走獸與花鳥,人物亦有涉獵。當年,太老師張善子畫馬,直逼曹(霸)、韓(干)、不落龍眠,寅之畫的馬亦與之有異曲同工之妙。太老師擅長以線條為馬造型,而寅之則喜用塊面與線條相結合為馬造型,是在繼承前人繪畫基礎上,大膽創新。
如果說王寅之畫虎是借虎寄情,那么他筆下之馬更能體現出他以馬言志的情懷。他畫的不戴籠頭,不系鞍韉,不為人騎,使馬自由自在的奔馳在廣闊的平原,是無羈之靈,顯得超脫自如,反映了畫家對自由生活的一種追求。在馬的形態塑造上,賦予了高度的藝術美,情景的渲染,神韻的把握,筆墨的技巧上皆得心應手,氣韻傳神。其作品既有筆墨、布局等顯性要素,也有神韻、理趣等內在因素。他畫的群馬,奔騰起來像交響樂那樣富有節奏?!短祚R雙行》表現的是兩匹神駒從天而降,畫家通過筆的提頓,墨的濃淡,布局立意等方面隨境而發,隨意潑灑,盡顯神駒的奔放,灑脫、駿美。王寅之的馬,氣韻生動,激情昂揚、雄渾健壯。有雙蹄奮飛,欲沖向太空一博;有奔馳于大野,展現一派前程似錦之勢;有靜立于河邊,留下無限的遐想和迷蒙的幽思;一匹匹駿馬,傳遞出一片片深情;一匹匹神駒,展現出和諧社會的繁榮昌盛和努力奮斗的拼搏精神;一匹匹雄渾健壯之馬,是他一次次藝術的完美升華,是他人格境界和理想追求的盡情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