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純原,名煦,號鈍齋,1943年生,江蘇蘇州人,我國著名書法家,畫家,古文物,書畫鑒賞者,國家一級美術師,并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創作委員會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鑒定收藏委員會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書法培訓中心教授、全國中青年書法集刻展評委、江蘇省書協理事、學術委員會委員、江蘇省文史研究館館員、南京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南京市博物館鑒定顧問、江蘇省美術館藝術鑒定顧問、 十竹齋藝術學會會長等。1985年文化部授予“全國文物博物館系統先進個人” 稱號。2002年中國書法家協會授予《德藝雙馨》榮譽稱號。
繪畫師從張辛稼、唐云,王雪濤諸公,作畫重筆墨技法,形神兼備,尤以畫鷹著稱。
書法受業于高二適,林散之,書風剛挺道媚,爽勁奇崛,自然典雅。
作品入選歷屆全國書法篆刻展覽并獲獎,入選一至五屆、八屆全國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并任評委,入選國際、國內大型書畫展至多,在國內外多次舉辦個人書畫展,多次應邀為中央辦公廳、中南海、京西國賓館等作大幅松膺,花鳥、書法。書、畫、詩文多發表于各種專業刊物、雜志、報紙、畫冊,各級電視臺常有專。出版書西集多種《鈍廬詩鈔》一卷,其傳略收錄于各種名人辭書。
文人水墨寫意花鳥畫的傳統,可以說是在元代就已建立的。當時的文人畫家由于受到政治壓抑,處世抱著消極的態度,或者遁跡山林,或者憩身溪泉,充滿隱逸的思想,反映在繪畫藝術中就十分喜愛所謂“不施彩而純以墨色者”的水墨面,以符會自然,不假雕飾的審美趣味和追求“以素靜為貴”的藝術境界。用這種“墨戲”之作,來抒發他們的清逸、疏淡、冷寂和優雅的“自我”理念和生活意趣。風氣一開,趨之若鶩,形成了中國花鳥繪面中很別致的一格,并歷久不衰,如明代的徐謂、清代的八大山人等都是名垂史冊的大家。
從徐純原的作品來看,他的藝術專長,顯然是文人水墨花鳥畫傳統的一格。毫無疑問,他選擇的是一條極艱難的藝術創作道路。因為在歷代諸多藝術大師堅立的圖式面前,要有所突破和超越是非常不易的。但徐純原自有他的信念和意趣,自有他的鑒別和取舍。他在青少年時就酷愛書畫,從吳縣書畫之鄉的胥口來到城市,繪畫從師張辛稼,其后書法入手為高二適,進而探源求本,博取精髓。終于有了不同一般的收獲。
他的水墨花鳥畫所表現的手段,往往用豐且厚的墨盡情地表現對象的氣勢,繼而用勁且利的筆細心地傳達對象的神韻,加之簡而不疏的布局,形成了墩厚的筆墨的韻味中不乏清凌空靈的意趣。如他的作品《松鼠食果圖》,那銳利的針葉,飛白的松干,深淡有致的松鼠,寫來是那么輕松自然,簡法明快,黑白分明,毫不遲疑做作,對水份的適度控制,顯示出特定的環境氣份和他十分嫻熟的水墨技巧。然而,徐純原的畫不是單純地用這些了然于心的筆基功夫,“墨戲”去張揚“自我”意念的呈現,而是憑籍它來墅造種種生動法潑的花鳥形態來表現自然界的生命意蘊。這是他藝術創作的原動力,是他對自然、人性、藝術的深沉的體驗和感悟。徐純原的作品。絕不是古典繪畫藝術的昔日重來,在閑散和文靜中細細去品味,確呈現了一種積極奮進的藝術精神,這也許正是他作品的藝術魅力所在。
在當今江蘇書壇上,活躍著一大批在國內頗具影響和聲望的書家。如百歲老人武中奇先生至今書法氣勢充沛、瓦翁先生的小楷書法嫻靜儒雅、沙曼翁先生對甲骨文與漢簡隸書的獨到通變、尉天池先生草書的姿肆雄奇等等,都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中年一代則以功力扎實,修養深厚為主要特征.其中具有代表性者如徐純原爽勁奇崛的行草書,華人德靜穆從容的隸書,言恭達質厚古逸的大篆,徐利明瀟灑豪邁的行草書,黃敦、孫曉云、王冰石清新妍妙的行書,都以各自的獨特面貌享譽國內書壇,并逐漸進入成熟的境地。
摘錄劉恒 (中國書法家協會研究部主任) 《江蘇當代書法藝術》一文
大量文物書畫的鑒閱,鍛煉了他的眼力, 豐富了他的修養。筆墨功底和文物修養,反映在其作品中的是力量、厚度和傳統的氣息,純原的書畫是傳統的,他對于傳統的取法特點在于由近及遠、由新及舊。如其花鳥畫,是由張辛稼上溯海上畫派;由張大壯, 唐云、窺探惲壽平、華新羅;由潘天壽、李苦禪,進入八大山人。其書法,早年亦以張辛稼為楷則,后又以高二適為轉移,進而學二王、唐太宗, 以至于章草、漢簡。他所形成的面目,當然有驚人的影響、 古人的痕跡, 然又非古非今,因為有他的取舍、他的個性。那種雖簡而具體,雖放猶規范,筆勁而肥,墨豐而厚的風神,以及那時見于其畫的敦實而豐滿的小雀兒,常讓觀者想貝其人。
書畫同源、同法,是我國藝術帶有根本性的特征。所以中國畫家需同時擅書,方能相映成趣。純原于此和我頗有同感,因為他的畫,得力可他的書,這是他長期實踐的心得和體會,他的行草書較之于他的畫,格外灑脫和自如。其書受益于二適先生,因為參用章草,又與明初宋克頗有祖合,一氣呵成且有變化,剛勁飛動又不流于粗悍。
摘錄 蕭平《融合書畫 參用古今》一文
主編周昌:13391246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