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增生又稱骨刺,它是一種常見的骨科疾病,在老年人中發病率可以達到60%以上。很多患者一聽說自己長了骨刺,頓生諸多疑問,有不少人就想當然認為需要去除而后快,其實不然。
許多中老年朋友深受膝關節不舒服的折磨。許多一去拍片檢查,往往會發現膝關節有骨刺形成。這就增加了許多的顧慮,這個“刺”會不會切割損傷我的關節呢?該怎么治療膝關節骨刺?
其實大可不必過度恐慌,骨刺其實也是膝關節的一種正常自然老化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關節炎逐漸發生,骨關節炎最主要改變是軟骨的退變損傷,也涵蓋了滑膜的炎癥改變及軟骨下骨的破壞修復重建以及骨贅的形成。而骨贅主要是軟骨磨損退變,韌帶松弛關節失穩,發生微骨折的同時,出現修復、硬化、增生而形成。一些研究發現骨贅的出現早于關節發生狹窄的變化。
一般而言,疼痛是膝關節病變最早發出的信息。如果疼痛較輕,可采取保守治療。此時,患者應適當休息,盡量減少關節負重,避免關節大幅度活動,上下樓梯應扶樓梯扶手,行走時可用拐杖或手杖。
肥胖者應減輕體重以減少對關節的負荷。患者應注意用護套保護病變關節,保證正確姿勢和體位,避免勞損和外傷,注意天氣變化,避免潮濕受冷。
在急性發作期患者可口服消炎鎮痛藥,慢性期可進行局部理療和關節、肌肉訓練,還可行關節腔內注射透明質酸鈉等方法治療。若保守治療無效,膝關節已有輕、中度破壞者宜考慮關節鏡手術治療。
對于嚴重的膝骨關節炎,尤其是晚期患者,選擇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是毋庸置疑的,即磨去損傷的關節表面,換上金屬表面,它可以徹底改善膝關節功能,緩解疼痛,矯正畸形,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