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肺康靈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中醫傳統口服藥丸是純中藥制劑,肺康靈是中醫傳統藥丸生產技術革命,是采用中西醫結合與中西藥配伍生產的、既保持了中醫傳統口服藥丸的劑型和藥效, 又體現了中西醫優勢結合的特色,臨床療效優于市售中西商品藥,是治療現代肺病綜合癥 (包括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侵潤癥、肺氣腫、肺心病)的特效新藥。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現代肺病綜合癥(包括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侵潤癥、肺氣腫、肺心病)的病因病理是呼吸系統免疫反應增強而抑制功能降低,患者對寒冷、刺激性氣體、粉塵和某些微生物分泌的毒蛋白和藥物產生高敏反應(免疫性炎癥);導致呼吸道腺體分泌增強、平滑肌痙攣、血氧交換功能障礙而出現咳喘或咳痰等臨床病狀。而目前市售中西商品藥對慢性肺病綜合癥尚無特效口服藥,是國際性肺病綜合癥(包括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侵潤癥、肺氣腫、肺心病)臨床防治的難題。肺康靈采用中西醫結合理論與中西藥配伍,選用抑制免疫功能、抗炎、抗過敏、抗應激、增強適應性的中草藥和生化藥為主藥,有效預防和控制了免疫反應。同時配伍了快速消除臨床癥狀的藥物,起到了防病治病的綜合作用。肺康靈的制藥技術采用中醫傳統原生中草藥粉碎與現代機械化制丸技術,藥丸劑型仍保持中醫傳統藥丸劑型而藥效則體現出中西醫結合的現代新藥特色。
發明內容
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根據現代肺病綜合癥(包括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侵潤癥、肺氣腫、肺心病)的病因病理是呼吸系統免疫反應增強而抑制功能降低,患者對寒冷、刺激性氣體、粉塵和某些微生物分泌的毒蛋白和藥物產生高敏反應(免疫性炎癥);導致呼吸道腺體分泌增強、平滑肌痙攣、血氧交換功能障礙而出現咳喘或咳痰等臨床病狀。在配方理論上采用具有抑制免疫功能、抗炎、抗過敏、抗應激、增強適應性的中草藥和生化藥為主藥,有效預防和控制了免疫反應。同時配伍了快速消除臨床癥狀(止咳、化痰、平喘)的藥物,起到了防病治病的綜合作用。具體配方為牡荊葉、生麻黃、野蘇、艾草、白前、生甘草、荊芥、陳皮、瓦楞子、桔梗、氟哌酸、雙氯滅痛、氨茶堿、賽庚啶、 病毒靈共計15種中西藥組成;在生產過程中采用原始中草藥粉碎制丸,既保存了中草藥原始的藥物有效成分和中醫傳統口服藥丸劑型,又體現了肺康靈藥名與肺康靈所治疾病的病因病理和臨床療效相結合的中西醫結合理論與現代化機械制丸的新技術特征。臨床應用按成年人常用劑量5克/袋分裝,分裝袋為塑料袋。13-71歲的成年人常用劑量為1次口服1袋,1日3次。71歲以上的老年人和13歲以下的少年兒童劑量酌減。
具體實施例方式肺康靈藥名和配方專利所有權屬于發明人,發明人將肺康靈藥名和配方專利使用權轉讓給中國境內和境外華人醫療機構和藥品生產企業,以支持國內外中醫藥事業的發展。
權利要求
1.肺康靈是一種治療現代肺病綜合癥(包括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侵潤癥、肺氣腫、肺心病)的中西醫結合特效新藥,本發明專利要求保護肺康靈藥名專利權、任何藥物名稱不得與肺康靈相雷同。
2.肺康靈的技術特征是肺康靈的獨特配方,具體配方為牡荊葉、生麻黃、野蘇、艾草、 白前、生甘草、荊芥、陳皮、瓦楞子、桔梗、氟哌酸、雙氯滅痛、氨茶堿、賽庚啶、病毒靈共計15 種中西藥組成,為中西醫結合的現代新藥,本發明專利要求保護肺康靈的配方專利權,任何藥物配方不得與肺康靈的配方相雷同。
3.肺康靈藥名和配方專利所有權屬于發明人,本發明專利要求保護肺康靈發明人的專利所有權,任何人不得擁有肺康靈藥名和配方專利權。
全文摘要
肺康靈是治療現代肺病綜合癥(包括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侵潤癥、肺氣腫、肺心病)的現代中西醫結合特效新藥,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根據肺病綜合癥所治疾病的病因病理和臨床癥狀,采用標本兼治與中西醫結合理論與中西藥配伍。具體配方為牡荊葉、生麻黃、野蘇、艾草、白前、生甘草、荊芥、陳皮、瓦楞子、桔梗、氟哌酸、雙氯滅痛、氨茶堿、賽庚啶、病毒靈共計15種中西藥組成,在生產過程中采用原始中草藥粉碎制丸,既保存了中醫傳統藥丸劑型和中草藥原始的藥物有效成分。又體現了肺康靈藥名與肺康靈所治疾病的病因病理和臨床療效相結合的中西醫結合理論與現代化機械制丸的新技術特征。
文檔編號A61K31/445GK102475789SQ201010560179
公開日2012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23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23日
發明者鮮丹科 申請人:鮮丹科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