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骨刺風濕貼的制作方法
專利名稱:骨刺風濕貼的制作方法
骨刺風濕貼是福建省福州市正益傳統中醫藥骨傷研究所所長陳澈水醫師,在祖傳秘方治療骨痹的經驗方基礎上,根據中醫內病外治原理,歷經十幾年潛心研究,結合現代科學技術炮制提煉精制而成的外用膏藥貼劑。陳澈水醫師出生于中醫骨傷科世家。現為世界醫藥研究中心研究員,中華當代醫學家學會副會長、中華臨床醫學會常務理事、中華名醫協會理事、國際專家、中國中醫研究院中華名醫專家等職。“骨刺風濕貼”產品經福州空軍476醫院、福州市中醫院、福州市鼓樓區正益傳統中醫藥骨傷研究所等醫院臨床驗證,治療國內外患者3萬余例,證明對人體各部位骨質增生、頸肩背腰腿痛、中風偏癱、骨折等后遺癥,風濕性關節炎、肌肉痛麻等均有突破性治療作用,總有效率達98.2%,追訪數年未復發率在80%以上。獲得醫藥界和中外廣大患者的好評。
處方組成鹿茸、生馬錢子、生穿山甲、血竭、路路通、千年健、乳香、沒藥、延胡索、九里香、地膚子等58味中藥組成。
功效與主治溫經散寒、活血化瘀、溫補腎陽、軟堅散結、消刺止痛之功效。用于人體各部位骨質增生(頸、胸、腰椎、膝及跟骨骨刺),頸椎病、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癥、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跌打陳舊性損傷、疤痕粘連等硬結,半身不遂、肌肉痙攣、筋骨痛及麻木疼痛等。
用法與用量1.先確定貼敷部位及相關穴位。2.用生姜片或白酒在貼藥處輕揉擦至皮膚發熱為度。3.將膏藥的塑料薄膜揭去;加溫軟化折勻后貼敷患處或穴位即可。4.每貼膏藥使用5天,20天為一療程;重者療程間隔5天連續第二療程。5.更換藥時,若皮膚上殘留少量藥膏,清洗時,不要用力揉搓,可用棉花蘸取植物油(如香油或花生油)擦凈。
注意事項1.治療中禁房事。2.貼藥處注意勿受涼,少接觸冷水,洗澡時可先揭下膏藥,浴后擦干膏藥加溫軟化后再貼上。3.貼藥處若發癢難忍,可先揭下膏藥,局部可用生姜片擦熱止癢后再貼。4.孕婦及過敏體質者禁用。
規格每張膏藥油重15g(13×13.5)cm2
貯藏密封、置陰涼處,避光。
處方組成作者以祖傳秘方治療骨痹的經驗方基礎上,結合多年用藥經驗及臨床驗證并反復篩選而定。現對本方每一味藥的性味歸經與功用主治作分類如下<一>清熱藥(1)生馬錢子[性味歸經]苦、寒。有大毒。歸肝、脾經。[功效主治]散血熱,通絡、消腫,止痛。治風痹疼痛,拘攣麻木,半身不逐,跌打損傷、骨折、類風濕性關節炎,并治坐骨神經痛、面神經麻痹、重癥肌無力。
(2)生地(性味歸經)甘、苦寒。歸心、肝、腎、小腸四經。[功效主治]涼血生血,消瘀,填骨髓,長肌肉。治損傷瘀血積集,骨蒸癆熱、筋傷骨折后的骨燒等癥。
(3)地龍[性味歸經]寒、咸。歸肝、肺、脾膀胱經。[功效主治]清熱涼血,平肝止喘,利水散風,行經絡之風熱。治半身不遂、肌肉疼痛,關節酸痛,筋攣麻木跌打損傷。
(4)黃連[性味歸經]苦、寒。歸心、胃、肝、膽、大腸經。[功效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治濕熱泄瀉、黃疸,時行熱毒,傷寒,熱盛心煩,癰疽瘡毒,濕疹、燙傷。
(5)木鱉子[性味歸經]苦、微甘,溫、有毒。歸肝、脾、胃經。[功效主治]消腫散結。通經絡、散血熱、除癰毒。治癰腫、療瘡、瘰疬、無名腫毒、風濕痹痛、筋脈拘攣。<二>活血散瘀藥(1)三棱[性味歸經]苦、辛、平。歸肝、脾經。[功效主治]散血去瘀,消積止痛。治積聚結塊、撲損瘀血、食積復痛。
(2)莪術[性味歸經]苦、辛、溫。歸肝經。[功效主治]破血散氣。治積滯酸痛,跌撲損傷、內損瘀血。
(3)桃仁[性味歸經]甘、苦、平。歸心、肝、大腸經。[功效主治]破血行瘀、潤腸。治跌打瘀聚、積聚結塊。
(4)紅花[性味歸經]辛、溫。歸心、肝經。[功效主治]活血通經,祛瘀止痛,消腫。治損傷瘀血作痛,內傷凝結,經閉、腹痛、痛經。
(5)川芎[性味歸經]辛、溫。歸肝、膽、心包經。[功效主治]行氣開郁、祛風燥濕,活血止痛。治風冷頭痛,脅痛腹痛,寒痹筋攣、經閉瘀滯(6)延胡索[性味歸經]苦、溫。歸肝、胃經。[功效主治]活血、散瘀、理氣、止痛。治心腹腰膝諸痛,月經不調,損傷瘀腫。
(7)血竭[性味歸經]甘、咸、平。歸心、肝經。[功效主治]散瘀定痛、止血生肌。治跌打折損、瘀血腫痛,外傷出血和瘡瘍不斂。
(8)血余炭[性味歸經]苦、平。歸肝、胃經。[功效主治]消瘀止血,利尿通淋。治損傷血腫、內傷有瘀,各種出血病癥。小便不利。
(9)九里香[性味歸經]辛、溫。歸心、肝、肺經。[功效主治]行氣活血、祛風除濕,并有麻醉鎮痛作用。治跌打傷痛,風濕痹痛,腫毒瘙癢。
(10)牛膝[性味歸經]甘、苦、酸、平。歸肝、腎經。[功效主治]補肝腎、強筋骨、活血祛瘀、引血下行、利尿通淋。治腰膝骨痛、下肢無力,經閉痛經,衄血、淋病血尿等。<三>行氣通經藥(1)甘松[性味歸經]甘、溫。歸脾、腎經。[功效主治]理氣止痛、醒脾健胃、活絡通經。治胃痛、胸腹脹滿,專治轉筋、風濕痹痛麻木不仁。
(2)乳香[性味歸經]辛、苦、溫。歸心、脾、肝經。[功效主治]舒筋活血、祛瘀鎮痛、行氣生肌。治氣血凝滯、心腹疼痛、跌打傷痛。
(3)沒藥[性味歸經]苦、平。歸肝經。[功效主治]散血祛瘀、消腫鎮痛,通經絡,鎮痙、祛腐生肌。治跌損、筋骨、金瘡、心腹諸痛,寒濕痹痛,經閉痛經。
(4)香附[性味歸經]辛、微苦、甘、平。歸肝、三焦經。[功效主治]理氣解郁,止痛調經。治肝胃不和,氣郁不舒,胸腹脅肋脹痛,月經不調。
(5)沉香[性味歸經]辛、苦、溫。歸脾、胃、腎經。[功效主治]行氣止痛、溫中止嘔、納氣平喘。治寒凝氣滯,胸腹脹滿、虛喘、腰膝虛冷。
(6)廣木香[性味歸經]辛、苦、溫。歸肺、肝、脾經。[功效主治]行氣止痛、溫中和胃。冶中寒氣滯、血氣刺痛,積年冷痛。
(7)艾葉[性味歸經]苦、辛、溫。歸肝、脾、腎經。[功效主治]理氣血、逐寒溫,調經安胎,暖筋骨。治腹中寒痛,溫中開郁,骨冷筋萎。<四>接骨續筋藥(1)土鱉蟲[性味歸經]咸、寒。有毒。歸肝經。[功效主治]破血逐瘀,續筋接骨。治瘀血積結,筋骨折傷及腰部扭傷。
(2)杜仲[性味歸經]辛、甘、溫。歸肝、腎二經。[功效主治]補肝腎、強筋骨、安胎。治腰脊酸痛、足膝痿弱,腰膝無力軟痛。<五>強筋壯骨藥(1)鹿茸[性味歸經]甘、咸、溫。歸肝、腎經。[功效主治]壯元陽、補氣血、益精髓、強筋骨,調沖任,托瘡毒。治虛勞羸瘦,精神倦乏,腰脊冷痛,筋骨痿軟,滑精,子宮虛冷,崩漏帶下。
(2)千年健[性味歸經]辛、微苦、溫。歸肝、腎經。[功效主治]祛風濕、壯筋骨、消腫止痛。治風濕痹痛、肢節酸痛、腰膝酸軟、拘攣麻木,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風后遺癥、胃痛、癰疽瘡腫。<六>化痰剔痰藥(1)白芥子[性味歸經]辛、溫。歸肺、胃經。[功效主治]豁痰利氣,溫中散寒、通絡止痛。治談飲咳喘、胸脅脹痛、中風不語、肢體痹痛麻木、跌打腫痛、類風濕性關節炎。
(2)生南星[性味歸經]苦、辛、溫。有毒。歸肝、肺、脾經。[功效主治]燥濕化痰,祛風定驚,消腫散結。治中風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逐、腦血管意外所致偏癱,面神經麻痹。<七>補氣血藥(1)黃芪[性味歸經]甘、微溫。歸肺、脾。[功效主治]益衛固表、利水消腫,托毒、生肌。治表虛自汗、水腫血痹、癰疽久瘡不愈。
(2)當歸[性味歸經]甘、辛、溫。歸心、脾、肝經。[功效主治]活血補血、潤燥滑腸,長肌肉。治氣血虛弱,痹證、跌打損傷、月經不調。風濕痹痛、肌膚麻木。
(3)雞血藤[性別歸經]甘、平、微濕。歸肝、腎經。[功效主治]補血活血、舒筋活絡。治血虛、經閉腹痛、風濕痹痛、新舊損傷瘀血、肢體麻木癱瘓。
(4)白芍[性味歸經]苦、酸、涼。歸肝、脾經。[功效主治]養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收汗。治胸腹脅肋疼痛、瀉痢腹痛、月經不調。<八>祛風寒濕藥(1)公丁香[性味歸經]辛、溫。有特異芳香峻烈味。歸肺、脾、胃、腎四經。[功效主治]暖胃降逆、壯陽暖關節、化瘀通氣、祛寒。治胃冷痛、冷膈、腰膝寒濕痛、陳舊傷有陰塊者。
(2)麻黃[性味歸經]辛、苦、溫。歸心、肺、膀胱、大腸四經。[功效主治]發汗祛寒、平喘利水、破寒凝堅聚。治赤且腫痛、肌肉不仁、關節冷積、寒積疼痛。
(3)細辛[性味歸經]辛辣、溫、芳香。歸心、肝、肺、腎經。[功效主治]散風寒、行水氣、暖經發汗。治水腫、風濕痹痛,百節拘攣、肌肉萎縮、脊強項緊。
(4)生姜[性味歸經]辛、熱。歸脾、胃、肺經。[功效主治]溫中逐寒、回陽通脈。治心腹冷痛、吐瀉、肢冷脈微。
(5)川花椒[性味歸經]辛、溫、有毒。歸脾、肺、腎經。[功效主治]溫中散寒、除濕、止痛、解魚腥毒。治食積停飲,心腹冷痛、風寒濕痹。
(6)白芷[性味歸經]辛、溫。歸肺、胃、大腸經。[功效主治]祛三經風熱、排膿、止痛、燥濕。治遠年風濕肩背痛、上治頭面諸疾、下治腸風、且治紅腫癰疽及皮膚燥癢。
(7)防風[性味歸經]辛、苦、溫。歸肝、肺、膀胱、脾、胃五經。[功效主治]發表、祛風、勝濕、止痛。治風濕痹癥,周身關節淤走性的疼痛、項強背痛、四肢攣急、破傷風。
(8)姜活[性味歸經]辛、苦、溫。歸膀胱、肝、腎經。[功效主治]暖筋骨,透肌表之風。治全身關節風濕痹痛。
(9)獨活[性味歸經]辛、苦、溫。歸腎、膀光經。[功效主治]祛風勝濕、舒經活絡、散寒止痛。治風寒濕痹、腰膝酸痛、四肢萎痹、鶴膝風等。
(10)桂枝[性味歸經]辛、甘、溫。歸膀胱、心肺經。[功效主治]發汗、解肌、溫經通脈,通陽化氣。治風寒表證,肩背肢節酸痛、寒凝血瘀、神經痛、胸痹痰飲、經閉。
(11)生川烏[性味歸經]辛、熱。有毒。歸膀胱、三焦、腎、肝四經。[功效主治]祛風散寒,除濕鎮痛、破寒積止痛。治風濕關節痛,半身不遂,肩背痛,肌肉神經痛,寒疝腹痛及實邪積聚等。
(12)生草烏[性味歸經]辛、溫。有毒。歸膀胱、肝腎經。[功效主治]搜風勝濕、散寒止痛、開痰消腫。治風濕痹痛、中風偏癱,心腹諸痛、關節風痛,手足冷痛,陰疽毒瘡。
(13)萆解[性味歸經]苦、平。歸肝、胃、膀胱經。[功效主治]祛風濕、強筋骨,利水、分清去濁。治諸痹、腰膝疼痛,膝痛久冷,損傷后骨節痛腫,手足和腰背部肌肉痙攣、骨質增生。
(14)千里風[性味歸經]甘、平。歸肝、腎經。[功效主治]祛經絡之風,療腸癰、下瘀血。治遠年風濕入絡,損傷瘀血入臟腑。
(15)地膚子[性味歸經]甘、苦、寒。歸腎、膀胱經。[功效主治]清熱利水,祛濕止痛。治小便不利,皮膚濕疹丹腫,紅疹,發癢,或外敷藥后反應起皮疹者。
(16)五加皮[性味歸經]辛、苦、溫。歸肝、腎經。[功效主治]祛風化濕。強壯筋骨、利水消腫。治風濕痹痛、腰腿酸軟腫痛、四肢不遂、皮肌多年瘀血不散、皮間水腫脹滿、風濕性關節炎、外傷骨折等。
(17)雷公藤[性味歸經]苦、辛、涼。有大毒。歸肝、肺經。[功效主治]祛風除濕、通絡止痛。解毒殺蟲。治風濕痹痛、四肢屈伸不利、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坐骨神經、三叉神經痛、肩頸綜合征、皮膚發癢等。
(18)路路通[性味歸經]苦、微澀、平。歸肝、腎經。[功效主治]通行十二經。祛風通絡,利水除濕,通經下乳。治風濕痹痛、手足拘攣、水便不利、月經不調。現代多用于風濕性和類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濕疹。<九>香竄開竅藥(1)麝香[性味歸經]辛、溫。歸通行十二經。[功效主治]通諸竅、行經絡、透筋骨、驅風定痛,除濕、辟穢。治跌撲損傷及癰疽瘡腫、關節肌肉風痹、遠年風寒濕痹、扭挫傷、坐骨神經痛、腰肌勞損。
(2)樟腦[性味歸經]辛、熱。芳香。歸心、肝、肺、胃經。[功效主治]散瘀止痛、通關竅、利滯氣、殺蟲、辟穢。治跌打損傷。風熱痛、濕毒瘡癢、肌膚損傷燒痛、牙痛等。
(3)冰片[性味歸經]辛、苦、微寒。歸心、脾、肺、肝經。[功效主治]通竅散火、明目止痛。治濕熱積聚、熱病昏迷、癰瘡瘍毒、中風口禁。<十>軟筋化堅藥(1)生穿山甲[性味歸經]咸、微寒。歸肝、胃經。[功效主治]散瘀、祛風、通經絡、消腫。治風濕痹痛、風溫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乳汁不通、癰疽瘡腫、止血。
(2)生半夏[性味歸經]辛、溫。有毒。歸脾、胃經。[功效主治]燥濕化痰、消腫散結、化堅。治關節瘰腫、流痰壅腫、消硬結硬塊、胸痹寒濕疼痛、骨質增生癥。
(3)急性子[性味歸經]辛、苦、溫。有毒。歸肝、肺經。[功效主治]瘀血、消積、軟堅、化骨。治經閉、積塊、外瘍堅腫、骨鯁不下,酸腫麻木。
(4)透骨草[性味歸經]辛、溫。歸肝、腎經。[功效主治]祛風除濕、活血止痛、軟堅消痞。治新舊風濕筋骨疼痛、跌打瘀血腫痛、積聚痞塊、風濕性關節炎、小兒麻痹后遺癥。<十一>瀉下逐水藥甘遂[性味歸經]苦、甘、寒。有毒。歸脾、肺、腎經。[功效主治]瀉水逐飲、消腫散結、通二便。治水腫脹滿、二便不通、溜飲、結胸、癰腫。
小結骨刺風濕貼是作者在祖傳秘方治療骨痹的經驗基礎上,歷經十幾年的臨床觀察不斷總結并反復篩選改進而成的外用膏劑。方中引用清熱藥5種,除共同具有清熱性能外,各有其特殊作用。以散血熱、通經絡、消瘀、止痛、除癰毒等。活血散瘀藥9種均歸肝經,以活血、散瘀、破堅為其主要功能。以上9味藥物各有不同程度的行散攻積能力。如延胡索攻積能力強,止痛作用大,是瘀滯的良品,牛膝又兼有行經調經作用,九里香又具有麻醉鎮痛作用等。行氣通經藥選用7種藥,使用行氣通經藥,既要行氣,又要行血。因行氣通經藥大都辛溫而芳香,具有行氣疏郁、通經活絡的作用。但其中木香能通肌膚之氣,沉香散寒暖筋,香附行氣散集氣,乳香、沒藥通十二經氣血等,各有所長。接骨續筋藥2種,一味土鱉蟲,此藥性味咸、寒,能入血軟堅,有破堅下血之功,是傷科要藥。另一味杜仲,此藥能補肝滋腎,而肝主筋、腎主骨,腎充則骨強,肝充則筋健,故能續筋健骨。強筋壯骨藥2種,其中鹿茸,此藥性溫、甘、咸,歸肝、腎經。古云“肝主筋,腎主骨”,本方重用補肝、強腎為主。如“肝氣衰、筋不能動”,說明肝臟與筋及其活動有著密切聯系。故強筋和壯骨須補肝益腎,治療骨痹應以補益肝腎為重點。化痰剔痰藥2種,具有燥濕、祛風、化痰、散寒、通絡、止痛之功效。此藥辛溫,去風寒濕尤佳。補氣血藥4種,主要功能健脾益氣,活血養血,柔肝緩急,通經絡止痛。祛風寒濕藥選用18種,凡能祛寒藥,味多辛溫,且有不同程度濕熱的性能,內經云“寒者溫之”如丁香,此藥乃純陽之品,氣味芳香,為暖胃降逆,壯陽暖關節之藥,能理氣止痛。細辛能散風寒濕風邪入經脈不舒適用。此藥是散寒止痛的良藥。本藥大都通散、兼有理氣、溫運、助陽、消陰之功。逐風濕藥具有逐風勝濕的功能,并具有通經絡,鎮痛之功。骨傷氣滯血凝、濕阻,可與上述活血行氣藥合用,臨床證明,其療效甚佳。利濕藥都屬于甘淡苦寒之劑,能利水、逐濕、清熱之功。方中引用路路通,此藥通行十二經,祛風通絡、利水除濕。地膚子主解毒,除濕瘡殺菌,可以預防皮膚的過敏反應。香竄開竅藥3種,性味芳香,開竅,均善走竄,而以通關開竅為主,其中麝香藥通行十二經絡,透肌骨、驅風定痛之功甚大。軟筋化堅藥4種藥,均有化痰結利滯,通經絡軟堅,散結,軟化骨刺,止痛等作用。瀉下遂水藥甘遂一味苦、甘、寒。其功能瀉水遂飲,消腫散結,通二便,達到消除實結、脹滿的目的。本方由58味天然名貴中藥組成,結合現代科學技術,運用傳統方法提煉精制而成的外用骨刺風濕貼。其特點藥力厚猛、持久,藥性平和、組方嚴謹、滲透性強,又能加速局部血液循環,迅速消除無菌性炎癥,可把藥物成分源源不斷地滲入皮膚、肌肉、神經、骨皮質,使藥力直達病灶,起到中斷骨刺的惡性病理循環,抑制骨刺的進一步生長,達到“通則不痛”治療骨刺疼痛的目的。符合現代醫療自然用藥、局部治療,內病外治首選藥劑,并能突出中醫特點特色,又重視整體調理,將整體與局部辯證相結合,其方法獨特,構思新穎,具有一定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療效確切,使用方便,可把膏藥帶回家自己治療直至痊愈。不用住院,安全經濟、無毒副作用等優點。
本膏藥通過萬例患者的臨床應用,確有溫經散寒、活血化瘀,溫補腎陽,軟堅散結,消刺止痛之功效。骨刺風濕貼治療骨質增生癥,藥癥相符,療效滿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權利要求
一、名稱骨刺風濕貼。由鹿茸、生馬錢子、生穿山甲、路路通、血竭、千年健、五加皮、牛膝、細辛、地龍、急性子、地膚子、乳香、沒藥、延胡索、九里香等58味名貴中藥組成。
二、功效與主治確有溫經散寒、活血化瘀、溫補腎陽、軟堅散結、消刺止痛之功效。用于人體各部位骨質增生(頸、胸、腰椎、膝及跟骨骨刺),頸椎病、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癥,坐骨神經痛、腰肌勞損、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骨折后遺癥、跌打、陳舊性損傷有疤痕粘連等硬結,半身不遂、肌肉痙攣、筋骨痛及麻木疼痛等。
三、治愈時間20天為一療程,輕者一個療程,重者二至三個療程。
四、臨床驗證通過治療骨質增生癥(頸、肩、胸、腰椎、膝及跟骨)1000例,總有效率達98.2%。
全文摘要
在祖傳秘方治療骨痹的經驗方基礎上,歷經十幾年潛心研究,經改制而成的外用膏藥貼劑。臨床證明,對人體各部位骨質增生、頸肩背腰腿痛等均有突破性的治療作用。主要成份:鹿茸、生穿山甲、路路通等。功效:活血化瘀、軟堅散結、消刺止痛。主治:骨質增生、頸椎病、風濕性關節炎等。用法:將膏藥加溫軟化,貼患處。用量:每貼用5天,20天為一療程。注意:孕婦及過敏體質者禁用。規格:每張膏藥油重15g。貯藏:密封、置陰涼干燥處。
文檔編號A61P19/00GK1362202SQ0110036
公開日2002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01年1月3日 優先權日2001年1月3日
發明者陳澈水 申請人:陳澈水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中醫傷筋七法
中藥分類——祛風濕藥
中藥分類
2010年執業藥師考試《中藥學》復習題及答案
祛風濕藥
補血藥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澄江县| 云林县| 嘉善县| 安顺市| 武功县| 郴州市| 扬中市| 子洲县| 青龙| 鹿泉市| 敦煌市| 区。| 高尔夫| 荥经县| 策勒县| 保康县| 西畴县| 应城市| 甘孜| 林州市| 太仆寺旗| 商都县| 东方市| 万载县| 林周县| 阳泉市| 崇义县| 苗栗县| 秦皇岛市| 泗阳县| 防城港市| 宁海县| 淮滨县| 梁平县| 股票| 化德县| 灵璧县| 柳江县| 河南省| 永丰县| 分宜县|